這個國慶長假,你在外旅遊嗎?去了什麼地方?為什麼想去那裏?
10月1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官網發佈了《2021年國慶節假日文化和旅遊市場每日小結》,其中提到,三星堆國慶首日共接待遊客1.24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69.54萬元,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415%、316%,較2020年同期增長588%、378%。
三星堆旅遊呈爆發式增長,反映了人們如今出行旅遊的新變化和新趨向。不再一股腦兒扎堆衝向景區,滿足於打卡、拍照,到此一遊,今天的遊客更希望自己的旅程更有意義,更有收穫。於是,文化旅遊就成了假期出行的香餑餑。
人們會做出這一新選擇,並不奇怪。一次充實的文化旅遊不僅有趣味性,讓人們漲知識,更重要的是它以物質載體的形式,展現了一個地方、一個景點、一件文物的歷史文化以及自我認知。
每個人都想知道自己和腳下土地之間的聯繫,知道自己是誰、從哪來、向哪去。文化旅遊熱,説明越來越多的遊客在物質追求之外,更希望得到精神方面的滿足,尤其是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對本土文化的再認識。
不光是這次國慶假期裏的三星堆,故宮文博、敦煌旅遊,都曾產生過刷屏級別的熱度。博物館,也成了時下不少年輕人最熱衷於打卡的地點,甚至有機構專門發佈“中國博物館熱搜榜”。這不是年輕人在“趕時髦”,而是中國文化吸引力的最生動體現。
截至9月30日上午11時,故宮國慶假期前6天的門票均已售罄。圖源:微博 @中國新聞網
文化旅遊越來越熱,也得益於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發佈了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建成博物館強國,包括重點培育10至15家世界一流博物館,實施卓越博物館發展計劃、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等內容。
今後,文化旅遊將會成為更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這也提醒我們,如何讓文化旅遊不斷迸發出新的生命力,不至於因為迎合人們的需求就變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目前,北京有汽車博物館,上海有八音盒博物館,杭州有中國傘博物館,重慶有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博物館可以大而全,也可以小而美,百花齊放、多元共生的博物館生態正可以給我們提供寶貴的啓示。
各地正可以結合自身優勢,充分挖掘獨特的文化資源,吸引更多人來了解、領略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事實上,中華大地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的傳承、歷史的積澱,對於這些“寶藏”,沒有理由視而不見。既然現如今大家有需求,就應該充分開發,把文化旅遊這篇文章做好、做透。
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本讀不完的書,更是一個與世界對話的窗口。文化旅遊既然已經熱起來了,就更應該趁熱打鐵,讓中國文化與我們的距離更近一些,不光是成為假期出行的新選擇,而是內化為我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原題為《三星堆旅遊爆火,説明了什麼?》 作者 滬生)
編輯:王航
統籌: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