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雙桂湖:閃耀於城中的生態明珠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休閒

人民網重慶7月15日電 14日清晨,愛好攝影的成都市民李天瀾與“攝友”們一起,在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旁架起“長槍大炮”,捕捉雙桂湖的千姿萬態。

這是李天瀾第12次來到梁平,第一次只在旅途末尾匆匆瞥過雙桂湖一眼,之後11次則是專為雙桂湖而來。李天瀾説,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清晨、夕陽、夜色,雙桂湖的美麗説不完,道不盡。“這不僅僅是片濕地,是讓壓力釋放的港灣,它是讓心靈感到寧靜平和的載體。”

張橋煙雨。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供圖

全域治水 濕地潤城

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佔地面積近萬畝,是長江一級支流龍溪河的發源地之一,國家重要濕地,是重慶生態湖、三峽風景眼,梁平 “城市之腎”。

充分挖掘城市濕地之美,是人居環境發展的大趨勢和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雙桂湖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圍繞“全域治水?濕地潤城”濕地保護建設目標,梁平區率先提出了“城市濕地連綿體、鄉村小微濕地和鄉村濕地生命共同體”三個濕地生態建設理念並先行先試。

在保護濕地的過程中,梁平區謀篇佈局,堅持嚴格保護、自然修復為主,成立了專門的濕地保護管理機構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整合城管、林業、水利、農業等項目資金,集中力量進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

此外,區人大形成《關於加強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的決定》,區政府先後出台了《重慶市梁平區濕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關於加強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的通告》《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規定,在濕地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環境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防火等各個濕地保護和生態修復領域作出明確規定,為加強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保護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時,梁平區保護好所有生態岸線和原有林盤、山丘農田,劃定生態保育區,讓鳥兒與昆蟲有一個生態修養、安全穩定的家。

近年來,在雙桂湖棲息的鳥兒種類、數量明顯增多。2018年世界極危鳥類青頭潛鴨落户雙桂湖,2019年闊別重慶39年的灰雁再次迴歸雙桂湖。

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既要着眼於大方向,也要“糾結”於小細節。為雙桂湖撐起保護傘的梁平區,也在用“繡花”功夫24小時守護着雙桂湖的生態安全。

“老師,魚類是雙桂湖濕地生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保護好魚類就是保護好了雙桂湖的生物多樣性,這裏是不能釣魚喲。”昨日深夜,在雙桂湖邊巡邏的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勸離來釣魚的市民。

據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稱,雙桂湖風景秀麗,生態環境良好,時常吸引市民和遊客前來散步。向魚投食,留下垃圾,踩踏草坪等情況偶有發生。

為此,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加大管護力度,對遊客不文明行為進行常態化勸導,提醒市民在湖邊注意安全,從細節之處保護雙桂湖的生態。

三峽竹博園。熊偉 攝

打造湖邊景觀 增添湖景美感

入夜的梁平區,華燈璀璨,霓虹煥彩。觀景棧道、疊水景觀、燈影搖曳……一處處美景映襯着光影,夜色温柔如水,清風撩撥心絃。

作為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的一個亮點,雙桂湖燈飾設計秉承“簡約實用、美觀大方”的理念。都梁飛雪、張橋煙雨、垂雲北觀等已建成的燈飾設計融“特色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達到了“景融燈、燈藴景,景燈一體”的藝術效果。

璀璨燈飾,碧藍湖水,城市建築,梁平濕地美景與城交相輝映。

雙桂湖旁也處處彰顯着人文與自然的交融。在雙桂湖南岸、梁山草甸、三峽竹博園等地,5座生態廁所與環境相融,既富有美感,又滿足了市民的如廁需求。

在桂湖夕照、梁山草甸,梁平區新建了長約1.3公里的環湖防腐木棧道,讓市民親近濕地,迴歸自然。

成羣結伴的綠翅鴨翱翔在水面。餘先懷 攝

打造亮點特色 凸顯文化底藴

如今,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已是濕城融合發展的典範,更是梁平生態休閒、文化教育和城市建設的一張重要生態名片。

高顏值的雙桂湖,不是個“花瓶”,它有着自己獨特的氣質。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梁平區對三峽竹博園及濕地文化元素升級打造,建成生態文明展廳、三峽竹博館、濕地宣教中心、自然課堂、荇菜長廊等,讓其成為濕地與竹文化相結合綜合展館。

張橋煙雨景點建設也在如火如荼推進。景點包括梁平水利博物館、風雨廊橋兩部分。現水利博物館已完成初步設計,風雨廊橋現已向市民開放。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今年3月,中國僅有7個城市入選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推薦城市名單,梁平區便是其中之一。

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的雙桂湖,正和遠處巍巍高梁山,西岸稻丘小微濕地羣,湖畔都梁新區以及岸邊自然林地構成一幅山、水、林、田、湖、草、城和諧的生態畫卷。(劉政寧、謝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