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生活的人們,日常生活大多是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當踏上回家之路時,太陽早就落山了。雖然北京的天空不缺美麗的黃昏,但很多人都會惋惜地説:等我完成工作的時候,天早就黑了。
其實,太陽是慢慢落山的。
也許幾個月也趕不上一次漫天緋紅的晚霞,但温柔而浪漫的日落黃昏、將暮未暮的傍晚在四九城裏是常有的。
不知你聽沒聽過北島的那句詩:玻璃晴朗,橘子輝煌。不妨偶爾停下手邊的工作,給自己幾分鐘的放空時間,靜靜地看看落日,感受四九城的浪漫。
盛夏將至,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8個京城看日落的好地方,如果嘗試走到不同的地方看日落,會發現,這個城市真的很温柔。
央視大樓穿日
拍攝地:慈雲寺公交站天橋
央視大樓作為最經典的後現代主義建築,極具未來感,渾然天成得帶着對未來主義的審美趣味,晴空萬里下的建築,用玲瓏剔透形容也毫不過分。
當夕陽穿過央視大樓,“懸”而不落,遠遠看去,主樓的兩座雙向內傾斜6度的塔樓剪影被陽光勾勒出來,扭曲的造型營造出豐富的空間感,與街景形成一幅絕美的畫卷:萬物向陽而生,即使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也可以依然期盼着陽光製造的奇蹟。
國貿橋日落
拍攝地:建國門外大街和東三環路相交處
這座立交橋始建於1986年,2000年拆除重建。重建後的立交橋為互通式,分為三層,下層為三環和長安街輔路,中層為長安街主路,上兩層以苜蓿式立交橋的四條匝道連接,曾經的“鐵十字”、“堵十字”終於變成了“金十字”。如果有機會站在臨近建築的高層向外望去,會看到令人震撼的城市景觀,除了摩天大樓構成的城市天際線外,你會不禁讚歎,建築以外的一切,才是城市的血肉。
黃昏時刻會是怎樣的場景呢?在乾雲蔽日的城市中心地帶,很難看到一次完整的日落過程,但這並不會影響看日落的心情。只有在這個地方,你會發現太陽下落時,會被一座又一座的建築遮擋住一小會兒,又忽然從建築之間的縫隙中鑽了出來,而它的光芒始終籠罩着大地,頗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韻味。
要是再多站一會兒,還可以看到街燈一盞一盞的亮起,天空由明亮逐漸變為藍調,轉而變黑,縱橫交錯的立交橋上,汽車飛馳而過留下無數條光軌,彷彿是跳脱出了現實生活,用局外人的眼光見證着這座城市裏的人是如何為生活奮鬥的。
CBD日落
拍攝地:四惠地鐵站路邊天橋
作為現代化城市保障交通安全的必備基礎設施,過街天橋除了實用價值,也可以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座座天橋橫向高架在半空中,日暮時分,光線穿過天橋兩側的透明玻璃投射大地時,正是這座城市最美的時刻。
此時最適合望向遠方,望着人們急匆匆的背影,望着這個瞬息萬變的城市,望着奔流不息的汽車,不知不覺的,在落日的餘暉中,我的身影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風景。
首鋼大橋穿日凌定都閣
拍攝地:首鋼舊址,首鋼大橋東人行橫道
新首鋼大橋,也被稱為“和力之門”, 是一座全鋼結構倒“U”形雙斜鋼塔斜拉橋,從各個角度看上去,都更像是一座兼具力與美的鋼鐵藝術品,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大橋通體純白,極致通透。
“東邊是工作,西邊是家。”處在這種生活模式下的人不在少數,黃昏時,你大概剛好開着車,向着日落的方向,也是家的方向,如果你有機會穿越新首鋼大橋,請一定放緩車速。
日落時分,這座橋也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夕陽從定都閣頂緩緩下沉,穿過“鋼鐵藝術品”首鋼大橋,那場景宛如天空之門,不可錯過。
天壇懸日
拍攝地:天壇東門外體育館路天橋
看多了摩登建築的黃昏,不禁思考,當古建築之美與自然現象產生交集,會散發怎樣的魅力呢?
毋庸置疑,古建築是這座城市最有價值的不動產,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既是研究某一階段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又是社會、文化變遷的歷史見證。祈年殿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記錄着舊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希冀。
日升月落,這亙古不變的規律略顯乏味,但別失望,每半年你都有機會在天壇看見一次太陽與古建築的“相會”—— “天壇懸日奇景”。
春分、秋分這兩天是觀賞“天壇懸日奇景”的最佳時機,晝夜幾乎等長,太陽從正東昇起,從正西方落下,你會看到太陽懸掛在道路盡頭的絕佳場景,隨着夕陽徐徐落下,天壇祈年殿的銅製鎏金大寶頂與落日微微相接,伴隨着少量的雲彩與霧氣,盡顯朦朧之美。
景山日落
拍攝地:景山公園萬春亭
“萬春亭上觀皇城,金殿紅牆淹遊人。”萬春亭的景觀已經是北京這座古城的奇蹟,北京南北中軸線的壯觀、北京城內城外的景觀也是一覽無遺的,絕對是個看日落的寶藏地。
向南側看,是北京中軸線的南端,正對着就是故宮博物院的北門——神武門;向北側看,北京中軸線北段既有景山公園北側的建築,也有現代的對稱大樓,還有遠處的鼓樓、鐘樓,在遠處則是奧森公園;向西側看,則可以看到北海公園的白塔。向東側看,則可以看到北京CBD的摩天大樓羣,北京地標建築“中國尊”尤其明顯。
不過景山公園更像是退休的老人們享受生活的所在,提溜着一個鳥籠子,穿着寬鬆的裙子、短褲,再拎上一把蒲扇,就能在亭子上耗上半天。不過這種美滋滋的日子,青年人偶爾嘗試一下,還是很不錯的。
故宮角樓日落
拍攝地:神武門邊,東北角樓旁
角樓是故宮裏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中來頭最大的建築,號稱“紫禁城的鎮城之寶物”。而對於故宮的四個角樓來説,南面的兩個角樓是看不到的,所以能欣賞的只有神武門旁邊的兩座角樓了:日出觀賞西北角樓,日落觀賞東北角樓。
日落時分,角樓上的黃色琉璃瓦頂在陽光下閃爍生光,紅牆綠樹的影子倒映在碧色的水面上,陽光從西面照過來,給灰色的磚石也暈上了一層橘黃,如果正巧吹來一陣微風,樹影搖晃,碧波盪漾,這落日熔金的場景便更添了一絲靈動。
天氣好的時候,來這裏攝影的人們更是數不勝數,攝影師們的“長槍短炮器材展”也變成了故宮角樓的一大特色。
頤和園“金光穿孔”
拍攝地:頤和園十七孔橋
皇家園林頤和園中著名的十七孔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橋面上寬8米,高7米,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卧波,給人以一種雄偉恢宏之感。橋正中的大孔,從橋兩端數來都正好是第9個,而“9”自古便被稱為極陽數,也是古代帝王最喜歡的吉利數字,所以將橋建成十七孔。
頤和園“金光穿孔”的景象一直深受攝影愛好者的追捧,每年的冬至前後都能鎖定無數“焦點”。因為只有這個季節的日落時刻,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小,投射出的光線呈現出斜長的光影,能照到平時照不到的區域,餘暉照亮橋洞的側壁,逐個點亮十七孔橋上的每一個孔洞,遠遠看去就像橋洞內點滿了明燈,金光閃爍。
隨着最後一縷陽光湮沒於步履匆匆的城市裏,這趟浪漫的日落旅程走到了終點。這是眾多黃昏之中的一個,並不比昨天或明天更為獨特,卻能為今天的你帶來一絲温柔。明天又會遇見新的黃昏時分,邂逅嶄新的生活體驗。
每個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人都必須不停的奔跑,要付出足夠的時間與代價才可以換來多年後的從容。沒有人覺得生活不易,但也沒有人敢停止前進。
但不要忘記:生活再忙,也別錯過黃昏與夕陽。
你還有哪些看日落的好地方推薦?
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