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滬過大年:跟着驢哥走 深度讀美街
隨着滬語電影《愛情神話》走紅朋友圈,那些隱匿在梧桐樹下具有海派風情的建築也引起了市民遊客的好奇。留滬過大年,“閲讀建築”“微游上海”成為很多市民休閒度假的首選。記者日前跟隨攜程當地嚮導呂曉亮漫步最美街區武康路,遇見更多美好與驚喜。
圖説:武康路地圖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轉角遇見驚喜
漫步在淮海中路上,許多人會不經意間被一家主題郵局——武康大樓郵政所吸引。推門而入,郵局裏有一隻武康大樓同款造型郵筒,融入了鄔達克建築的獨特元素,供市民遊客投遞信件或明信片。更讓參觀者驚喜的是,這裏有各類熱銷文創在此層出不窮——郵政自行車、郵筒模型、建築可閲讀系列書籍、武康大樓餅乾等。
圖説:武康大樓
不遠處,在淮海中路和天平路交界處,有一個別具匠心的“最佳觀景點”微型廣場:以兩棵大樹的花池為圓心,四周地面有源點指向牌,註明了各個海派文化地標的步行距離,比如,百代小樓《義勇軍進行曲》灌製地750米、徐家彙公園750米……
抬頭仰望武康大樓,狹長的三角形樓身“昂首挺胸”,好似一艘輪船的船頭,正向我站立的方向緩緩駛來,不免讓人產生“諾曼底登陸”的聯想,所以也不難理解,武康大樓的舊稱“諾曼底公寓”的由來了。在這裏,有遊客或舉着武康大樓海鹽雪糕,或拿着一張武康大樓明信片等文創產品,用N種姿勢和武康大樓親密合影。
呂曉亮一邊通過IPAD展示老照片一邊解説,武康大樓由匈牙利籍設計師鄔達克於1924年主導打樣設計。上個世紀50年代後,包括趙丹、王人美、秦怡、孫道臨、王文娟等一批文藝界名流相繼入住,為這棟大樓添就了一番傳奇色彩。聶耳更是曾邀王人美在這裏試彈《風雲兒女》主題曲,即後來成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
圖説:武康路390號一幢典型的地中海花園式別墅
走近優秀建築
漫步在武康路,梧桐濃密,老建築接連成片,屋頂上的老虎窗如同一雙雙精靈的眼,眺望街上人來車往。
武康路390號建於1932年,是一幢典型的地中海花園式別墅。20世紀30年代,是當時意大利駐滬總領事尼隆的邸所。1938年,尼隆作為公證人,幫助愛國商人劉鴻生等人,開辦中意輪船公司,從西貢、仰光運大米到上海,化解了難民擁擠缺糧的危機。任職期間,尼隆還參與了近代中國引水權的收回。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幢洋房在1958年3月交由上海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上汽集團的前身)下屬上海先鋒機模廠使用。在這裏,曾上演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長達6年的桑塔納轎車項目談判。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這裏是中國第一輛桑塔納轎車的誕生地!如今,上汽銷售將武康路390號的小花園裝點一新,於雙休日和節假日對外開放。
徐彙區武康路393號甲是黃興舊居,增建的建築如今是武康路旅遊諮詢中心、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這裏不僅致力於為來往於此處的遊客提供便捷、温馨、周到的公益服務,更在旅遊諮詢中心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全面升級,通過徐匯老房子藝術中心的圖片、模型、美術、攝影等反映老房子的藝術作品展示。
圖説:%Arabica吸引眾多咖啡愛好者
設計路線走簡潔風的密丹公寓,位於武康路115號,其外立面點綴有幾何形浮雕和階梯形裝飾。密丹公寓還是一座頗具趣味性的仿生建築。若能登上週圍高牆從窗口處遠眺密丹公寓,但見象形的灰色公寓樓在大片綠色樹叢映襯下,其形貌猶如雲南西雙版納森林裏的大象一般,頗具觀賞性與趣味性。
羅密歐陽台位於武康路210號。這幢西班牙式花園式住宅,一直人氣頗高。上海作家陳丹燕在《上海的風花雪月》中,曾以細膩生動的文筆描述:“不知道哪個朋友曾經點着它説,那是羅密歐要爬的陽台,從此,大家都叫它羅密歐陽台。”
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是文學愛好者必打卡的點位。巴金故居極具歷史與文學韻味,建於1923年;1955年9月,巴金一家遷入,並定居於此,《隨想錄》等諸多重要作品都在此創作。
圖説:武康路上網紅冰淇淋店
尋覓特色美食
武康路上名人故居多,特色美食也不少,上至精緻的私房餐館、下至傳承老店的小館,還有網紅美食,一應俱全。
舉着武康大樓造型雪糕和武康大樓合影,成為很多市民遊客打卡武康路的“標配”。每一根雪糕上都有找到武康大樓上的空調外機、落地鋼窗、陽台門洞等細節,讓人驚歎不已。
冬天逛武康路,少不了一杯熱乎乎的咖啡。武康路439號武康大樓底樓老麥咖啡店已經開了不少年頭,店內滿滿的工業畫風,擺滿了各種老物件兒,加上覆古舒服的音樂,感覺每個角落都是一道風景;武康路378號的皮爺總是座無虛席,有露天座位,咖啡師也都很專業;武康路376號是很多咖啡愛好者必打卡的點。這家%Arabica店鋪面積雖小,但是寬敞明亮。門口的“%”標誌依然吸引了無數人來打卡拍照。
飛天茅台熱巧是什麼味道?走近武康路98號,賣的是酒味的冰淇淋,主打款茅台冰淇淋了,冰淇淋與茅台融合得絕妙,口感超級細膩順滑,吃起來會更像是酒心巧克力。此外,這裏還有可可威士忌、榛子朗姆等。
呂曉亮提醒,防疫進入常態化,市民遊客春節黃金週體驗城市“微旅行”,需自覺做好個人防護,不扎堆、不聚集,做到防疫“三件套”,防護“五還要”。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