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詞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候。《周易·繫辭》有:“仰以觀於天文,府以察於地理”之句。唐代孔穎達解釋説:“天有懸象而成文章,故稱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西漢《淮南子·泰族訓》明確闡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俯視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陸、水澤、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財,以除飢寒之患。”即根據不同地理環境從事生產,以解決穿衣吃飯問題。
東漢以前,已有兩部區域地理名著問世《尚書·禹貢》和《山海經》。《山海經》中地理價值大的是《山經》部分,它對黃河和長江流域及其以外廣大地區(地域範圍遠比《禹貢》為大)的自然條件以“山”為綱進行了綜合性記述。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把全國分為九州,分別記述了山川、湖泊、土壤等自然地理內容,同時也記述了田賦、貢品、水路運輸線、民族等人文現象。“九州”主要按河流、山脈、海洋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區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這是自然區劃思想的萌芽。就山川、湖澤、土壤、植被、田賦、特產和運輸路線等方面對各州進行了很好的區域對比。及至東漢班固著《漢書》,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它的出現標誌中國傳統必理學開始形成。《漢書·地理志》記載了西漢末年疆域和行政區劃的演變,並以行政區為綱,記載山川、水澤等自然現象和水利、户口、聚落、物產、關塞、名勝等人文現象。
古代地理著作中提及的一些區域概念與現代地理所涵蓋的範圍有所不同: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四海指的是天下、全國。古代傳説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四海。
八荒、六合也指天下。六合即上下和四方,八荒即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江表即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淮左古人以東為左淮左就是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在各種古書中所指地域不盡相同。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就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為西域。西漢時期張騫等人曾經多次出使西域。分別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烏孫、安息和身毒等地,瞭解到今中亞(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一帶)、西亞(伊朗高原、兩河流域一帶)和南亞(印度一帶)的地理情況並寫有書面材料。《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就是根據張騫等提供的材料寫成的,它們是記載中亞和西南亞最早的地理專篇,對於西域各國的人口、兵力、風俗、物產、城鎮交通、水文、氣候以及相互間的距離等都有所介紹。
本文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原創,轉載須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