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故事丨村裏來了項目監督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張華仁 劉傳福
“棧道結實了,遊客也就安全了。”6月21日,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泰安街道咀陽村的千畝荷花迎風綻放,看着遊客們在新整改的旅遊棧道上拍照打卡,該村黨總支書記楊朝華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近年來,泰安街道在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上做文章,大力發展“荷花經濟”,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為了建好荷花基地,泰安街道投入2000多萬元改造周邊村級公路,同時,給荷花基地修建了旅遊棧道,方便遊客遊覽。
然而,在旅遊棧道項目修建過程中,卻出現了一段小插曲。
“承重樁之間那麼寬,遊客多了好危險啊。”4月22日,楊本榮在荷花基地升級改造項目走訪時,發現正在施工的棧道承重木樁間距較大。作為黨風政風監督員,他立即警覺起來。
楊本榮對工程項目施工有着豐富的經驗。今年3月,他被江陽區紀委監委聘為黨風政風監督員,履行對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資金實施等工作開展監督的職責。
“經證實,承重木樁距離確實與設計圖紙不符,距離比設計要寬,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證實自己的判斷,楊本榮找到該工程的設計圖紙,又實地進行測量,發現棧道承重樁的總間距比設計要求竟多出約1米。
發現問題後,楊本榮第一時間向泰安街道紀工委報告。街道紀工委立即督促村“兩委”整改,相關負責人因未履行好工程的監管責任被處理。
“近年來,政策、資金、資源不斷向農村傾斜,選優配強用好黨風政風監督員,就是為基層增添新的監督力量。”瀘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市聚焦縣鄉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選聘黨風政風監督員,督促協助村居基層黨組織履行鄉村振興主體責任,激活監督“神經末梢”。
今年以來,該市各區縣紀委監委從“兩代表一委員”、村(社區)網格員、返鄉青年黨員、退役軍人、村(社區)致富帶頭人中,選出為人正派、羣眾認可的1640名黨風政風監督員,破解村級監督力量不足、監督成效不明顯、“人情監督”等問題。
“新聘的這些黨風政風監督員,主要圍繞鄉村振興產業項目落地情況、資金管理使用、幹部工作作風等收集上報問題和提出意見建議,配合鄉鎮(街道)紀(工)委相關工作,發揮信息員、宣傳員、風評員作用,對於在監督中發現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問題線索,第一時間報送鎮街紀(工)委。”瀘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黨風政風監督員全部通過培訓上崗,着力推動監督下沉、監督落地,以監督保障產業發展為抓手,跑好鄉村振興接力賽。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