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何安安
11月29日,“時代小先生,學問大成長”歷史小説《海棠落日》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小説以故居的前身、清代王府花園為核心,以海棠為主線,敍寫曾在園子裏生活過的清朝五位主人故事,通過他們的人生起伏,反映清朝的國運興衰。而座談會所在的濠梁樂趣廳,也是小説中的主要意象。
《海棠落日》的創作開始於三年前,也就是何佳舒14歲那年的春天。因為參加景山學校歷史題材小説比賽,何佳舒想到了自己在宋慶齡故居參加時代小先生活動,志願講解近兩年的經歷。在活動現場,何佳舒説,“我覺得,當小先生的過程,更像是不斷向別人借鑑和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在擴充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溝通和理解力。”
《海棠落日》,何佳舒著,中央文史出版社,2020年10月。
位於後海北沿的宋慶齡故居,在清代曾經生活過許多著名歷史人物。康熙年間它是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的府邸,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生活在那裏;乾隆年間,它是軍機大臣和珅的別院;嘉慶年間,它是成親王永瑆的王府;光緒年間,它是光緒皇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的王府;醇親王過世後,他的兒子載灃成為新一代醇親王,他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之父,也是清朝最後一個掌權者。他們所處的時代串聯起來,代表了清朝由盛轉衰的過程。而在何佳舒看來,他們的故事,正是清朝國運的縮影。
《海棠落日》作者何佳舒(左)在濠梁樂趣廳。“時代小先生,學問大成長”歷史小説《海棠落日》出版座談會由中國文史出版社主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時代小先生計劃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協辦。
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讀完該書後寫道:“《海棠落日》所展開的,是自康熙以降直至清王朝覆滅近300年間,天朝由英氣勃勃走向飄零萎頓的歷史圖卷。作者筆下繁複出現的‘海棠’,由盛而衰,豈不是一個充滿意藴的象徵?”對於書中涉及文化的諸多方面,如官制、禮俗、建築、服飾、書畫、文學等,陳建功認為:“展示了作者對‘無所不窺’之問學境界的追求和積累,顯示了作為一個歷史小説家良好的開端。”
“這座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王府花園,讓人印象深刻。”在座談會現場,中國文史出版社副總編輯張劍荊説,《海棠落日》寫的是王府的故事,卻並非從宮廷權謀出發,而對日常的每一天進行了審美處理,進行了温情化的處理。
張劍荊注意到,在文學史中,少年作者並非常見的現象,“我們最為知名的一位少年作者,就是杜甫。‘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脱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對此,張劍荊希望有更多少年成才的作者去關注歷史,與此同時,《海棠落日》也並非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海棠落日》作為一部高中生的作品,或許帶有青少年對歷史和世界認知的侷限,但也反映了新一代中國青少年的視野和才能,體現出他們面向歷史和現實,不斷探索求知的階段性成長。
納蘭性德是《海棠落日》中出場的首位人物,在眾多影視和文學作品中,他被刻畫成一個才華橫溢卻多愁善感的文人,但在何佳舒眼中,納蘭性德是一個“有點糾結的憂鬱文藝男青年”。這種糾結體現在他到底是忠於君王,還是過自己的生活?何佳舒説,自己在書中描寫了納蘭性德跟隨康熙南巡,與康熙皇帝產生了一段對話,包括在之後,納蘭性德一直在糾結,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是一個侍衞?還是僅僅是納蘭明珠之子?這種對於自己身份的認同感,讓他一直處於一種糾結的狀態,處於一種不斷撕裂的狀態,而這也成為導致他後來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羅東
校對丨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