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鎮第一壽星”107歲奶奶養生秘訣:6個習慣,活過百年

由 南門語山 發佈於 休閒

1

愛笑。

江蘇省有個白蒲鎮,鎮上有個叫陶克明的老奶奶,年過百歲的時候,她依然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耳不聾眼不花,腰不彎背不駝。

她是名副其實的“小鎮第一壽星”,如果我們追溯她的悠悠往事,長壽秘訣完全有跡可循。

陶克明奶奶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平時不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急不躁,想得透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

別人感覺天大的難題,在她那裏卻可以雲淡風輕,一笑而過。

平日裏,她愛説愛笑,跟街坊鄰居相處融洽,遇到困難或者不如意的事,她會笑笑,滿懷信心地説,都會好起來的。

常言道,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

樂觀心態的她,總能讓自己心平氣和,這也是她健康長壽的第一個秘訣。

2

愛動。

陶克明奶奶愛乾淨,所以她特別喜歡做家務。沒事的時候,她就愛打掃衞生,整理家務。她説,看着窗明几淨,心裏就會特別舒服。

其實,家裏的每個人看到環境清清爽爽,角角落落一塵不染,都會心曠神怡,笑逐顏開。

陶克明奶奶的“動”,主要指的是勞動。

這個優良的習慣,一直伴隨了她的一生。

達·芬奇説,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世,可得永久安眠。

陶克明奶奶説,為人在世,不可一日無事。

《呂氏春秋》曰,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動也。

在勞動過程中,身體的各個器官得到鍛鍊,靈活性得以提高;勞動後,家裏變得清潔衞生,除去細菌病毒,有益健康。

?

3

規律。

陶克明奶奶的日常生活習慣裏,“早睡早起”是一個重要元素。

這一點,她也是數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動。

她説自己從來不熬夜,睡夠了,第二天就會有精神,做起事來也會很輕鬆,愉快。

現代醫學認為,一個人夜晚得到充足的睡眠,肌體的抵抗力、免疫力就會充分發揮出來,對於健康,大有裨益。

而白天快樂地工作,又會促進夜晚優質睡眠的形成,如此一來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這個“良性循環”,是健康生活的強力推手。

有時候,生活就是一環扣一環,把握好節奏,健康長壽必然如約而至。

4

清淡。

林清玄先生曾説過,人間有味是清歡。

陶克明奶奶的“清淡”,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飲食方面。她從不喜歡大魚大肉,更不喜歡暴飲暴食。她是從苦難歲月裏走出來的人,珍惜糧食蔬菜,愛惜一草一木。

她愛吃清淡食物,不挑食也不偏食,這在無形之中完成了全面營養的對接,身體健康,自然而然。

另外就是內心“清淡”,沒有太多奢望,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不庸人自擾,不杞人憂天。

清淡,就是對別人要求得少,把自己的“幸福點”充分低置,一點點的小事,都會讓她開心開懷,笑容滿面。

5

捨棄。

陶克明奶奶經常看電視,聽廣播,對於健康節目,她非常喜歡。每每收聽或者收看,都聚精會神,特別專注,就像個認真的小學生。

因此,她有了很多的“養生知識”。

她雖然厲行節約,但該捨棄的東西,她一定會果斷處理。比如隔夜菜。

特別是綠葉類蔬菜,自身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烹調煮了以後,置放太久,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的風險。

如果是炎熱的夏季,隔夜菜容易滋生細菌,且大量繁殖,很容易引發胃腸疾病。

一個人的時候,她會把飯菜的“量”,控制到恰如其分。家人團聚,飯菜豐盛,她也會把隔夜菜及時倒掉。

6

善良。

有人説,善良是一劑良藥,可以讓人年輕,可以讓人心安,也可以讓人長壽。

一個人愛做好事,他就會被正能量包圍;

一個人與人為善,他就會被好運惦記上。

《聖經》上説,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世間的事,都是因果循環。今天,一個不經意的小小善舉,都可能是明天生命裏的光。

日子好起來以後,陶克明奶奶常常會送出一些東西,給那些過得不太好的人。

為了不讓對方難堪,她還有自己的花式“藉口”。比如給人點心,她會説,我一個人也吃不了,你幫幫忙,不然孩子們又怪我不吃。

那些藉口背後,就是一顆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