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懷瑾先生:心性之學,確是中國文化精髓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休閒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年—201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南懷瑾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説》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懷師箴言

心性之學,確是中國周秦以前文化的精髓。在那個時期,世界上,除了希臘文化中的哲學部分略有近似以外,只有印度文化中的佛學,才是對心性之學,有它專門獨到的長處。不過,在曾子、子思的時代,佛學並沒有傳入中國,所以不可以同日而語。

曾子與子思都是傳承夫子道統心法的弟子,也可以説,是孔門儒家之學的繼承者。《大學》與《中庸》,都是專為宏揚孔子“祖述堯舜”的傳心法要,當然就形成它另有一種嚴謹肅穆的風範。

後世的人讀了都非常敬仰,但實在也有“敬而遠之”的味道。因為這些精義,稍加深入,就像宗教家的戒律,使人有可望不可及的遲疑卻步之感。

其實,心性之學,確是中國周秦以前文化的精髓。在那個時期,世界上,除了希臘文化中的哲學部分略有近似以外,只有印度文化中的佛學,才是對心性之學,有它專門獨到的長處。不過,在曾子、子思的時代,佛學並沒有傳入中國,所以不可以同日而語。

但在春秋的初期,中國文化學術儒、道、墨等分家的學説還未萌芽,就有早於孔子而生的管仲,對於心性之學已有湛深的造詣,只是後世的人們把他忘掉,歸到“政治家”裏去了。因此,他在政治領導的方向上,能夠為中國的歷史政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永為後代的典範,並非是偶然的事。

——《原本大學微言》

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各有三句話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講“明心見性”,儒家叫“存心養性”,道家説“修心煉性”。實際上,這就是生命的大科學。

《大學》裏頭有幾句話,你們大概都會背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原則。

中國自古的傳統文化,六歲入小學,十八歲已成為成年人了,便進入大學。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所謂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課,先要認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養。

所謂“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問題。這個“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學問,這屬於內學,也叫內聖之學。

儒家所謂的聖人,在道家老莊的講法叫真人,你聽這個名稱就可以知道,一個人成年以後沒有真正修養心性,都是不夠成熟的,就不足以稱為成年人。

以真人這個名稱來説,必須要有真正心性的修養,認得那個生命根本。道家所説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換句話説,沒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屍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説明“內聖”以後,才可以起大機大用之“外王”。這個“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不過是職務的不同,其實都是啓動心性外用的行為。所以“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才是一個完成圓滿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聖人或真人了。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今日的教育,實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前途,更是個大問題。我經常覺得,中國這幾十年來的問題,根本發生在教育上,而且很嚴重。西方偏激思想之侵入,就是當年教育出了問題。

試看全世界每一地區、每一個國家,開始轉變,開始傾向偏激思想的,都是知識分子,等到大家覺悟已經遲了。……過去我們雖沒有明文規定的教育宗旨,但讀書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這是公認的目的。

可是近幾年來,跟着西方文化轉,尤其是現在美國標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針,大家體會到的生活就是現實,不外物質。教育的目標也因而移轉,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養。

搞到現在怎麼樣呢?有一個學生,是前幾年師大畢業的,已得到碩士學位。一天來看我,我問他認為我們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他説:“老師!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考試啊!”這句話講得很沉痛,我們只好相對苦笑。……

現在我們講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過去向德行的路上走,對於學生知識、學問的成就,還是第二步的要求。

既然受過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好品德的基礎。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為什麼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結果。所以文、行、忠、信並不是四科,以現代觀念勉強來解釋,應該是它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學,乃至一切學問的完成。行,狹義的是行為、品德;廣義的是事業的成果。

忠、信,是內心的修養,是人格的造就。

——《論語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