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雲霧之中,觸摸自然時令
處於湖南最南端,湘粵交界處,郴州莽山以林海茫茫、蟒蛇出沒而得名。總面積284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9.6%,是地球同緯度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原生型常綠闊葉林區。山奇、水秀、林幽、石怪、氣爽,在這裏達到了奇妙的融合。
有越來越多希望尋找自然真諦的人們走進這座大山,盼望與自然時序同呼吸。
古老的山川異域,“小青龍”的神秘傳説
大霧籠罩在莽山頂端。葱鬱的綠色鋪滿視野,深吸一口氣——草木特有的治癒味道不由分説衝進口鼻,混着細細的水汽。這是遠離城市的、難得的清香。
從景區西門進入,自然博物館緊鄰入口。在博物館內,可以觀賞到莽山擁有的珍稀動植物標本和國寶動物級的“莽山烙鐵頭蛇”。
莽山烙鐵頭蛇是蛇博士陳遠輝1989年在莽山的一個驚世發現。經中科院院士趙爾宓組織專家鑑定,確認這是人類從未發現的新蛇種,於是將它正式命名為“莽山烙鐵頭蛇”。
莽山烙鐵頭是大型毒蛇,遍體青色,僅尾巴末端是銀白色,當地人稱為“小青龍”,視其為祖先的靈魂,尊為圖騰。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位精通草藥的瑤族姑娘上山採藥,碰見段成兩截的白尾、頭似烙鐵的小青蛇。小青蛇來自天上的瑤池,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喝醉了,溜出天宮遊玩而摔在了莽山的一座山峯上。
瑤族姑娘悉心照料了小青蛇。它痊癒後,贈予瑤族姑娘一個寶珠。瑤族姑娘用寶珠為村民排憂解難,對村民有求必應。但莽山有一隻剛成了精的穿山甲,修煉成功,在地下翻跟斗,把莽山整個地下都掏空了,還造了九宮十八殿。小青蛇鑽入地底下跟穿山甲鬥了七天七夜,戰勝後的小青蛇遍體鱗傷,為了養傷留在莽山修煉。我們看到的烙鐵頭蛇,就是它的後代。
“一山跨兩省,湘粵在莽山”
從博物館出來,我們就來到莽山猴王寨景區,一步步踏上青石板階梯,能感受到瀑布羣濺開的水珠。負氧離子監測系統顯示,8月31日,這裏的負氧離子濃度為1666個/立方厘米。
63歲的彭叔伸手舉着手機,打開自拍模式,對着鏡頭微笑。他想記錄下這宜人的一刻,與身後的瀑布合影。我詢問彭叔是否需要我來幫忙拍照?他熱情回應:“要得,你幫我拍!”
我們得知,彭叔和老伴、一對親家從長沙驅車來到郴州遊玩。兒女要上班、孫子剛好開學,四位長輩不願在家“發黴”,於是結伴外出旅行。
彭叔的親家母邱阿姨精神頭極好。彭叔走台階時用一根隨手拾的長木棍撐着借力,走一段便需要停留歇息一會兒。邱阿姨扶住石板路兩邊的扶手,一路不停;走熱了,她就將充滿活力的綠色外套脱下,系在腰間。
邱阿姨認為,這趟旅行來得很值。“我們花300塊錢,住了好大的一間民宿!”她的語氣很興奮,“昨天去看了‘霧漫小東江’,特別漂亮。我告訴你一條好路線!”
我們路遇許多老人。他們三三兩兩結伴,有的脖頸間還掛着專業照相機;長沙口音居多,也聽見不少粵語。畢竟,“一山跨兩省,湘粵在莽山”已流傳甚廣。
青山綠水之間,觸摸自然時令
世間總有些美好的偶遇。9月1日,當我們從莽山東門進入、漫步五指峯景區時,又碰巧迎面遇見了彭叔一行。邱阿姨囑咐我“前面這段路很長,要慢慢走呀!”
我們是通過索道上山的。這是有國內最長的單線索道——長3.7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景區投資1.6億將五指峯景區建設成了全國首家全程無障礙山嶽型景區。6公里長的無障礙步道、兩部140米和120米高的垂直觀光電梯、5部斜掛式輪椅提升機、3部垂直提升機,46米長的自動扶梯,都在為殘障人士、弱勢羣體提供關愛。
在景區內峽谷餐廳裏,可以看到一家人帶着坐輪椅的老人前來遊玩的融洽場景。無障礙步道讓這種幸福,成為了可能。
棧道修築在絕壁之上。腳下是數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高空,五六米開外又是白霧,驚險中混雜着神秘。雲霧有時散開,可遠遠看到山巒各異的形態:這樣看是金鞭神柱,另一個角度看又神似“渡海觀音”。加入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還不乏姜太公釣魚之類的奇景。
但山間的雲霧捉摸不透。要想捕捉到最美的日落、雲海、星空,恐怕還得提早給“渡海觀音”打聲招呼。
來自浙江嘉興的蔣叔也像這雲霧一般,極有探險精神。他與旅遊團一同來莽山遊玩,誰知旅遊團裏的年輕人都不願意上山。“他們怕累,我倒覺得習慣了,走一走很舒服。”蔣叔年近70,頭戴鴨舌帽,背後一個揹包,腰間一個挎包,顯得十分矍鑠。
年齡不是問題。不久之前,蔣叔剛剛結束在甘南的旅行。老伴和孩子們都在國外,他有足夠的時間走遍大好河山。
站在海拔1750米的莽山最高峯天台山,春看杜鵑、夏望星空、秋觀雲海、冬賞霧凇,一年四季的時令都得以觸摸。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 攝影記者陳正 部分照片由景區提供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