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曉正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打破思維,與時俱進,王成喜這樣畫梅
文/秋香
王成喜擅寫意花鳥,尤其熱愛畫梅,其筆下的梅花一掃清冷、孤傲的固有形象,呈現出鮮明茂盛,繁花似錦、色彩爛熳、蓬勃向上之美。在畫界享有“梅花王”的美譽。
1、畫壇成就
作為一名從平民中走出來的畫家,成喜先生的作品深厚朴實,雅俗共賞,作品出版諸多,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和音像出版社出版時長90分鐘的繪畫技法錄像帶及光盤《王成喜畫梅》;
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12開本《王成喜畫梅輯》,至今已連續16次再版,創下中國出版界個人畫冊再版次數最多的記錄。
2、寒門才子
成喜先生是地道的農民出身,家裏困難到“20歲之前沒吃過一頓飽飯”,即便如此,當地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成喜先生從小就常聽長輩們講述許多書畫大家的傳奇故事。
成喜先生的繪畫生涯源於“四支粉筆”。上學第一天,老師發給同學們每人一張紙,各自署名,然後隨意在紙上畫畫。
他當時畫了一個牌樓,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任何學習背景的前提下,牌樓上面的磚縫這種細節之處也被他畫了出來,理所當然,老師給了他人生第一個繪畫獎:四支粉筆。
這四支粉筆對成喜先生的意義重大,之後他就開始經常畫自己隨處可見的事物,門窗四壁都留下了他的萌芽印記。考取中央工藝美院那一年,他是班上唯一一個從農村來的學生。
3、精湛技藝
梅花香自苦寒來,艱苦的生活環境磨練了成喜先生樂觀豁達的性格,也深深影響着他的創作靈魂。梅花的不屈不撓、鐵骨錚錚,和他的成長經歷一樣,也如同千千萬萬的逆行者向上拼搏的精神。
不同於古人畫梅的“稀、少、瘦”,成喜先生在中國繪畫傳統技法的深厚功底基礎之上,吸收了一些西畫的表現方法。
“嚼碎”以取其精華,把西畫中的透視、明暗、空間、質感等表現方法融入到中國畫技藝中,二者巧妙結合,形成了打破傳統、獨具一格的風格意境。
可以説成喜先生在中西方繪畫技巧融合方面是非常成功的,這離不開他多年紮根生活、結合現實、汲取時代精神的堅持,他的作品不僅藴含着誠懇質樸的人格品質,更透着積極熱烈的藝術追求。
—END—
本平台所發佈的圖片均蒐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