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熊貓神話:食鐵獸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對國寶大熊貓的性情和實力,廣大網民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認識。有人説熊貓是一種萌獸,性情温和,人畜無害;也有人説它是一種猛獸,性情兇殘,咬合力極強,號稱食鐵獸,連獅子、老虎都不是它的對手。這兩種説法哪個對、哪個錯呢?
熊貓真的是一種食肉猛獸
大熊貓的分類地位曾經引起中外學者的廣泛爭論,最終由現代分子遺傳學技術蓋棺定論。大熊貓無疑屬於食肉目的熊科,也就是説,憨態可掬的熊貓和兇猛的北極熊、棕熊實際上是一個家族的。大約2000萬年前,熊科的老祖宗祖熊分化為兩支,一支演化為始熊貓,就是大熊貓的祖先;另一支則演化為今天的七種真熊類。
早在距今100萬年前的更新世,巴氏大熊貓分佈遍及華北、華南和中南半島北部。為避免與更強大猛獸的競爭,它們選擇了以竹子為主食。事實證明這是進化的死衚衕,到1.2萬年前全新世來臨之際,巴氏大熊貓已經完全滅絕了,僅剩下小一號的現生大熊貓殘存於四川和秦嶺的高山峽谷之中。
巴氏大熊貓復原圖
熊貓雖然主食竹子,但實際上仍是雜食動物。它們對竹子的依賴主要還是因為竹子數量豐富,而又沒有大量的其他食物資源,尤其是冬季。黑熊和棕熊會以冬眠來度過冬季的食物拮据期,熊貓是不冬眠的,它們到冬天只能啃竹子。
胡錦矗教授曾在野生大熊貓糞便裏發現過金絲猴的毛,也曾看見過熊貓捕殺竹鼠。熊貓的牙齒雖然已特化嚼碎竹子,但也非常適合啃骨頭,因此它們對豹、豺捕獲後吃剩下的林麝、毛冠鹿屍體向來是來者不拒的,有時甚至食人屍。當人們給熊貓投餵羊肉時,多半熊貓(57%)竟立即把肉吞了下去。
因此熊貓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老祖宗是熊,也沒忘記自己屬於食肉目,它們很少吃肉不是因為不喜歡吃,而是因為捉不到。熊貓行動比較遲緩,只能捉住非常年幼的有蹄類;竹鼠穴居,且不多見;老鼠又太小了,不夠塞牙縫的。
很多人被熊貓可愛的外表迷惑了,以至於悲劇屢屢發生。在我國遊客擅自翻越熊貓場地被咬傷的事已經發生多次;2012年,龍池鎮村民發現野生熊貓下山竟欲徒手捉住,結果被咬傷了;2016年,動物飼養員韋華因操作不規範被熊貓“喜妹”咬成重傷。
熊貓雖然可愛,但本質仍是一種吃肉的猛獸,胸懷一顆“食肉的心”。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它們已經特化以竹子為食,通常不會傷人。但我們必須警惕熊貓的危險性,在觀賞的時候務必要保持安全距離,切不可不拿熊貓當猛獸哦。
咬合力不俗,食鐵獸真不是吹的
熊貓是一種熊,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徵,決定了它不是熊科中的廢柴。
首先,除了北極熊和棕熊,熊貓不比任何一種熊明顯小。傳統觀點認為熊貓在熊科中排倒數第二,熊貓對此表示很冤枉,因為它的體型比馬來熊大得多,卻和懶熊、眼鏡熊、亞洲黑熊、美洲黑熊這些差距都不大。
熊科動物體型對比:(自左向右)馬來熊、熊貓、懶熊、美洲黑熊、眼鏡熊、亞洲黑熊、灰熊、洞熊、科迪亞克棕熊、北極熊、巨型短面熊
關於熊貓的體型,傳統説法是體重60-73千克,實際上這些個體是野外救助的傷殘個體。根據胡錦矗和潘文石兩位教授的野外測量,健康的成年大熊貓體重在78-125千克之間,大個體可達150-180千克。
懶熊的體重多在80-131千克之間,野外最大紀錄為192千克,比熊貓稍大。眼鏡熊雖然公熊有100-175千克,但母熊只有60-80千克,總的來説可能還不如熊貓大。
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雖然最大體重可超過200千克,甚至達到300千克以上,但它們性別、地域差異都比較大,大的大、小的小。總體而言,這兩種黑熊成年雄性平均都在110-120千克左右,只比熊貓略大一些;雌性美洲黑熊甚至比熊貓還小。
正因為這五種熊體型如此接近,動物學家將它們統稱為中型熊類,而將北極熊和棕熊劃歸大型熊類,把馬來熊稱為小型熊類。
其次,熊貓擁有熊科第三大的腦袋。論頭骨長度,熊貓在熊科中尚處在中游水平,不大也不小。但它的腦袋異常寬闊,四川邛崍熊貓(這個種羣體型較大)雄雌混合的平均顴寬就有221毫米,超過了成年雄性灰熊的平均(215毫米),逼近成年雄性北極熊的平均(226毫米)。若公的對公的,邛崍熊貓顴寬可勝過北極熊和灰熊(注:灰熊即北美內陸的棕熊)。
若以長寬之和衡量頭骨尺寸大小,熊貓在熊科中排第三位,僅次於北極熊和棕熊。熊貓的腦袋足以把亞洲黑熊、美洲黑熊、眼鏡熊和馬來熊的腦袋裝進去。懶熊腦袋雖比熊貓長,但很窄。
熊科動物顱骨尺寸比較
腦袋寬意味着顴弓發達,顳肌附着面積增大。因此,熊貓能擁有如此巨大的咬合力也就不足為奇了。根據學者P. Christiansen的測算,熊貓犬齒咬合力為1152N,在熊科中位居第一,比體型龐大的北極熊和棕熊還要大,要知道熊貓的體重只有北極熊的1/4。與熊貓體型相仿的另外四種中型熊類,咬力都只有熊貓的50-60%。
大熊貓咬力巨大,連鐵器都能啃壞,因此古籍稱其為食鐵獸,其實它們舐咬金屬器皿是為了獲取沾在上面的鹽分,不是真的吃鐵。1979年武隆有隻熊貓啃壞了農户的菜刀和保温桶,1983年在卧龍飼養的一隻熊貓吃下了一個銻盆。看來,食鐵獸這個稱號不是浪得虛名。
熊科動物的體型和咬合力比較
當然,熊貓也有自己的弱項。與其他熊相比,它們吻部較短,犬齒欠發達,腳爪也很短,這些都是捕獵和打鬥中的重要硬件。熊貓是腳爪和犬齒最短的熊類的,它的犬齒只有2.4釐米左右,而黑熊和懶熊都在3釐米左右,棕熊和馬來熊則有4釐米。
熊貓幾百萬年不吃肉了,現在多數熊貓已經不會捕殺大型獵物了。潘文石教授曾給熊貓投餵活羊,發現它只知道啃羊屁股,不知道咬羊脖子,弄了半天沒把羊弄死。不過,1990年在峨邊縣有隻熊貓很擅長捉羊,它持續作案一年多,晚上鑽入羊圈裏盜食了不少羊,羊的致死傷多位於脖子上(佔75%)。
總的來説,由於長期適應以竹子為主食,熊貓攻擊性比較弱,與捕獵有關的硬件(犬齒和爪子)有些退化了,但額外加強了碾壓與咀嚼食物的能力(臼齒髮達、咬力大)。
熊貓的自然天敵有哪些?
熊貓的自然敵害,主要有豹、豺和馬熊(青藏棕熊)。豹至多隻能威脅兩歲以下的熊貓幼體。胡錦矗教授在卧龍考察期間,多次在豹糞中發現熊貓幼體的骨頭和毛,有一次還發現了近兩歲熊貓的頭骨和殘骸。豹的主要獵物是毛冠鹿(佔85%),有蹄類佔比超過95%,熊貓殘餘物佔比約0.6%。
豺羣實力在豹之上,對熊貓的威脅也更大。三四隻豺就夠熊貓喝一壺的了,年輕體壯的熊貓還能四腳朝天、背靠大樹與豺羣周旋,伺機爬上樹逃生。但受傷或年老體弱的熊貓就很危險了,有老鄉曾目擊豺羣獵殺熊貓的殘酷場景,老熊貓被咬的腸子都流出來了,兩眼也都被抓瞎。1981年,在卧龍有四隻豺把一隻成年雌熊貓追入了村莊,老鄉把熊貓關進羊圈裏護了起來。
馬熊是個體型中等的棕熊亞種,重150-200千克,熊貓當然不是它的對手。好在馬熊的主要分佈地是青藏高原,在四川盆地僅見於西部山區,和熊貓重疊不大。在岷山的平武縣,曾有隻一兩歲的熊貓被馬熊弄死。
2001年,在寶興縣修路的民工發現一隻重35千克、約兩歲的雌性熊貓從山崖上跌落。它全身有多處撕裂傷痕,右耳被咬碎,右後腿被咬傷,尾部也有較大面積咬傷。研究人員分析,這隻年幼的熊貓應該是遭遇了豹或者豺羣,據説熊貓遇到天敵,實在打不過的時候會滾下山崖求生。可見這些猛獸對未成年熊貓威脅還是很大的。
華南虎在歷史上可能是熊貓的重要天敵,就像今天的東北虎會捕殺黑熊和雌棕熊、小棕熊。但沒等人們系統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華南虎就滅絕了。
在此要闢謠一下黃喉貂捕殺亞成年熊貓的説法。2014年,岷山保護區曾救助過一隻名為平平的3歲熊貓,肚皮破裂,腸子都流出來了,當時工作人員懷疑它是遭到了數只黃喉貂圍攻。但北京農業大學獸醫系的專家經過檢查發現,平平肚子上有一道平滑、整齊的傷口,長8釐米左右,顯然不是黃喉貂造成的。專家推測,平平應該是被暴躁的公羚牛頂穿了肚子。
羚牛還會剮蹭喬木的樹皮導致喬木大量死亡,破壞熊貓鍾愛的生境。因此,熊貓對羚牛繁盛的地區有明顯迴避傾向。在豺狼虎豹已經幾乎絕跡的西南山區,羚牛反而成了熊貓的一大害。
成年健康熊貓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一旦熊貓超過三歲,在自然界就鮮有敵手了。秦嶺有隻公熊貓名叫虎子,在兩歲九個月大的時候重75千克,它曾被套子套傷了後腳,走路有點跛,因而成為三隻豺攻擊的目標。它的臉頰、脖子和屁股被豺撕開了好幾個裂口,幸好潘文石教授即使發現了它,把它從兇殘的豺的包圍中救了下來。
後來虎子在動物園中長大,重返野外的時候已經七歲半了,正值壯年,重達125千克。成年健康的公熊貓是秦嶺南坡最強悍的野獸之一。有一次,虎子遇到了四隻豺正在圍攻一隻老年公熊貓,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虎子衝上去一爪就拍斷了一隻豺的脊樑骨,嚇得另外三隻豺落荒而逃。
潘文石教授拍攝的熊貓虎子
求偶期的公熊貓脾氣特別暴躁,有隻剛結束冬眠的黑熊誤闖了虎子的求偶場所,結果虎子發瘋一樣衝了上去,黑熊被嚇了一跳,轉身逃之夭夭。潘文石教授還目擊到,虎子去河邊喝水的時候,遇到一隻金錢豹剛剛捕獲了一隻小鹿,二話不説衝了上去,疑懼交加的豹子扔下獵物就跑了。
熊貓體型大、腦袋大,尤其咬合力非常突出。豹是鬥不過成年熊貓的;黑熊等中型熊類也只是與熊貓處在同一個級別,誰也奈何不了誰。在熊貓原產地,單體作戰實力能穩勝它的只有老虎和棕熊;大羣的豺可依靠團體協作的力量殺死熊貓。
單論犬齒咬合力,熊貓確實可以與獅、虎、北極熊和棕熊相提並論;而要説咬力商(同體型下的咬力),熊貓更是現存動物中一等一的。然而,咬合力不代表一切。熊貓嘴短、犬牙短,實際咬殺效果要大打折扣,再加上它體態頗為笨拙,以竹子為主食,平時疏於捕獵,攻擊性、攻擊力和技巧都是不足的。因此,熊貓也少有殺傷其他大型猛獸的記錄。
最後用十二個字概括一下熊貓的實力水平:實力不俗,攻擊不足,防守有餘。能咬爛鐵盆真不是吹的,但確實鬥不過獅、虎、棕熊這些頂級猛獸。
參考文獻:熊貓虎子,大熊貓研究,卧龍的大熊貓,中國動物志·獸綱·第八卷,當熊貓森林沒有了豺狼虎豹,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 of bite mechanics and feeding ecology in b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