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持續叫響“水韻洪澤,澤潤江淮”品牌
——關於加強全區全域旅遊發展的建議
洪澤區目前已成為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長三角自駕遊十強城市。洪澤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逐漸顯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洪澤湖大閘蟹這張全域旅遊亮麗名片更靚了。洪澤湖大閘蟹生長環境美,洪澤湖是淡水湖也是活水湖,生態優美,水質優良,螺螄、水草等動、植物飼料豐富;洪澤湖大閘蟹味美品質佳,先後斬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洪澤湖大閘蟹品牌價值高,經社會第三方權威機構認定,“洪澤湖大閘蟹”品牌價值達到人民幣150.16億元。
二是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這項全域旅遊活動更火了。自2005年以來,洪澤連續舉辦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經過十多年的精心打造,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已經成為展示洪澤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和人民羣眾的盛大節日。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榮獲中國節慶產業金手指獎、中國優秀節慶獎;洪澤湖國際馬拉松賽等賽事活動受到中央和省內外媒體關注;螺螄美食節、牡丹文化藝術節等全域旅遊活動廣受好評。僅2018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24.9%。
三是配套服務這個全域旅遊基礎設施更完備。在交通方面,寧淮高速和寧連一級公路穿境而過,連淮揚鎮、徐宿淮鹽等鐵路環繞周邊,寧淮城際鐵路即將開工。在住宿方面,精品酒店和民俗客棧能部分滿足各種住宿類型需要。在美食方面,“春季螺螄夏季蝦,秋冬螃蟹口味佳”的湖鮮美食享有盛譽,洪澤大米、洪澤湖大閘蟹、小螺螄、小龍蝦、小魚鍋貼“兩大三小”農產品聲名遠播。
一是制度性供給不足,尚未形成“以點帶面”的全域旅遊局面
已經出台的《江蘇省旅遊條例》雖然規定了政府及相關部門扶持與促進水上旅遊、自駕旅遊、全域旅遊等新業態發展,但尚未就進一步措施出台詳細細則,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各地區、各政府落實力度不一。就洪澤而言,雖已印發了《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全域旅遊三年行動計劃》,但並未提煉出符合洪澤全域旅遊的標誌性旅遊元素,洪澤區旅遊發展也呈現出多點獨立發展、分散式發展趨勢的局面,未能形成縣域旅遊的集成品牌,未能連點成線,以點帶面,全區一盤棋共鑄“水韻洪澤·澤潤江淮”的品牌意識不夠強,沒有形成一個給人印象深刻的區域產品感官燃爆點。
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一網打盡”的旅遊服務平台
從全區來看,全域旅遊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景區旅遊服務、旅遊管理、旅遊營銷、旅遊運營的智能化模式還沒有形成,區域範圍內智慧旅遊服務平台還未建成。全域旅遊經營主體運用現代化信息手段進行營銷、推廣的意識還不夠強烈。截止目前,洪澤古堰景區的沿線景點電子講解尚未開通,地圖導航平面圖等還未完全到位,網上訂購、互動體驗等能力還有待提高。從國內部分全域旅遊發展的成功實踐來看,能否開啓全域旅遊的智慧模式已經成為全域旅遊發展的關鍵環節,成為全域旅遊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動能所在。
三是新業態層次單一,尚未形成“一呼百應”的服務商聚集圈
全域旅遊新業態層次單一,未形成梯度式、立體化的服務體系。隨着旅遊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和轉型升級,以及旅遊市場需求的體驗性不斷增強,在傳統旅遊業態的基礎上產生了許多新興的複合型旅遊業態。單純的傳統農家樂式、觀光旅遊式、美食品嚐式的全域旅遊形態已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要,全域旅遊業態需要轉型升級。全域旅遊新業態,不應停留在對轄區內旅遊資源的簡單利用上,而應該是對全域旅遊資源進行包裝和設計,融入自然與文化成分,使業態更加多元化、精緻化。雖然洪澤全域旅遊大力推動與文化、農業等的整合發展,開發生態農業、温泉養生、康養小鎮等旅遊業態類型,但是全域旅遊新業態產品類型還不夠豐富,還未形成全域旅遊新業態系列品牌。
一、以方特項目為龍頭,因地制宜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一是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全區旅遊資源。全面抓好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按照全域生態、全域文化、全域旅遊發展定位,以華強方特項目為龍頭,以高鐵建設為契機,逐步向生態觀光、休閒遊樂、養生度假等全方位拓展,正確認識“多規合一”與“多規融合”,強化旅遊規劃與其他規劃的銜接,確保保護性空間、邊界、城市規模、重點項目等的一致性,加強旅遊規劃、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實現規劃融合。遵循經濟規律與旅遊自身發展規律,着重開發老子山“温泉養生”、蔣壩“河工文化”、西順河“漁家風情”、岔河“味稻小鎮”等特色項目,以適應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羣體需求。二是打造洪澤旅遊品牌,承接方特人氣紅利。依託洪澤湖、白馬湖這兩大資源優勢,盤活水資源,做足水文章,整治提升硯臨河、潯河等城區河流,傳承發展洪澤湖漁鼓舞、洪澤湖漁家婚俗等漁文化、水文化,打造讓人流連忘返的“水經典”,形成讓人津津樂道的“水故事”,讓人回味無窮的“水稻米”。打響湖鮮美食品牌,重點開發洪澤湖大閘蟹、岔河大米、小龍蝦、小螺螄、小魚鍋貼等特色產品,讓“春季螺螄夏季蝦,秋冬螃蟹口味佳”的“湖三鮮”品牌香飄長三角。打響節慶活動品牌,全力辦好中國洪澤湖國際大閘蟹節,不斷集聚洪澤旅遊的人氣、名氣和財氣。
二、以智慧旅遊為平台,以人為本提升旅遊者感官體驗
積極發展智慧旅遊,增強全域旅遊科技含量,促進旅遊與互聯網技術的整合發展。一是打造全域智慧旅遊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旅遊服務。通過智慧旅遊平台,整合全域旅遊資源,發佈全域旅遊活動,推介全域旅遊產品,並依託智慧旅遊平台實現自助導航、景點導遊、自助查詢、網上訂購、互動體驗、數據分析等功能,為遊客提供食住行遊購娛一體化網絡服務,提升遊客感官體驗和獲得感。未來應在其基礎上不斷擴大智慧旅遊景區的景區數量,並逐漸連點成面,打通智慧旅遊的平台,實現全平台對接,利用旅遊大數據對全域旅遊進行更好統籌規劃、服務與管理,切實實現全域旅遊的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二是打造全域旅遊電子商務平台。全域旅遊新業態的出現使得具有洪澤特色的文創產品、旅遊工藝品如鎮水鐵牛、“鐵證如山”等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現代電子商務的普及又使旅遊農工產品從線下走到線上變成了可能,洪澤小龍蝦、大閘蟹、活魚鍋貼、芡實等成為農旅融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旅遊電子商務使全域旅遊拓寬了旅遊者的消費渠道,旅遊者通過線下的實際體驗可為全域旅遊產品的線上銷售增加動能,使線上體驗、線下銷售變成新的潮流與趨勢。
三、以文化iP為載體,借雞生蛋衍生周邊接待共生型服務集羣
以文化IP為核心,環四周發展“文化+旅遊”產業鏈,發展周邊鎮區接待共生型服務集羣,打造2日遊精品路線,讓遊客“願意來、留下來、再回來”。“接待共生”型服務集羣是指為主景區提供延伸服務,為遊客提供交通、住宿、娛樂和購物等一系列旅遊服務的企業和社區居民大量集聚體。一要把文化 IP 同全域旅遊植入結合起來。根據調查,中青年遊客羣體更為青睞具有時尚主題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因而“文化 + 美食”、“文化 + 美景”型的特色旅遊地成為“80後”、“90後”的出行首選。把文化 IP 同全域旅遊植入結合起來,能夠使小鎮成為新經濟語境下綜合文化傳送平台,通過優質 IP 文化內容向目標遊客進行情感滲透,長此以往,以洪澤湖古堰和水文化為核心的在線旅遊產品也應運而生。西順河和蔣壩可以將熊出沒復興之路等文化IP同漁家風情、河工小鎮同“熊出沒”卡通人物有機融合,形成環洪澤湖的一條旅遊產業鏈。二要做好周圍配套網紅打卡地的營銷策劃。按照政府負責“形象營銷”,媒體負責“內容營銷”、企業負責“產品營銷”的思路,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營銷體系,在保留大閘蟹節等自身特色宣傳營銷活動外,藉助新媒體等平台,積極推出一批洪澤網絡短視頻打卡“網紅勝地”,進一步炒熱洪澤旅遊品牌。三要重點抓好遊客集散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積極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加快建設洪澤轄區範圍內的塊旅慢行體系,構建洪澤水文化旅遊體驗圈。調研發現,2021年淮安方特項目投入運營後,按照年接待遊客500萬人次計算,需要20000張左右的酒店牀位,而我區目前僅有酒店牀位約2000餘張,三河食品產業園、蔣壩等地可以利用民宅發展民宿經濟、岔河可以利用稻鴨共養、稻蝦共養開展農民藝術節等開展實境式旅遊體驗。
要注意的是,在積極推動全域旅遊國家示範區創建的同時,還要注重景區管理人員能力的提升和配套設施的更新與跟進。借鑑國內知名景區成熟做法,依託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加強旅遊人才培養,強化校企合作,重視旅遊人才培訓。實行旅遊資源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建立權責分明、運轉高效的景區管理體制,推動全區景區景點由旅遊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資源開發型向深度融合型,政府依賴型向市場運營型轉變,實現建管分離,適時組建全區旅遊集團。整合全區優秀旅遊資源和投融資平台,通過發展旅遊集團,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發展機制,提升產業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作者:洪澤區人大辦公室 張世勳 高良澗街道辦事處 劉 翠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奮力展現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