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全國罕見!驚現四姑娘山後,數萬株一級瀕危珍稀植物獨葉草再次現身達古冰川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寇敏芳)在武俠小説中,一花一葉的獨葉草被看成是治療內傷的神藥。獨葉草起源迄今有6700萬年,比始熊貓和珙桐都早,是我國特有孑遺植物。
6月13日,記者從省植物工程研究院獲悉,該院聯合達古冰川管理局在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四川省植物資源共享平台建設”科研項目外業調查,已發現了兩個國家一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獨葉草分佈地,數量在8-12萬株之間,規模較大。此前,該院已經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較大規模分佈地。連續在兩個保護區發現獨葉草,表明我省川西高原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自然資源方向副研究員李臻介紹,聯合調查隊根據5月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在四姑娘山調查到獨葉草的相關信息,推測達古冰川應該具備獨葉草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並着重對相關生境進行重點調查。
6月12日,聯合調查隊在自然保護區內發現兩個獨葉草分佈地,分別為索道下站-鴻運坡棧道周邊,以及洛格斯神山周邊棧道附近,計調查到的獨葉草數量約8-12萬株。其中,在“索道下站-鴻運坡棧道周邊”共計調查到較大面積獨葉草密集分佈點位8個,最大面積400餘平方米,最小面積100餘平方米,項目組對最大分佈點進行了初步統計,該分佈點獨葉草數量達1萬5千株以上,且旅遊棧道兩側約0-10米的範圍內均有20-30釐米寬,1-2長的帶狀分佈。
獨葉草最先由英國採集家F.Kingdon Ward於1913年7月在雲南德欽採到。1914年由愛丁堡植物園的兩位學者發表了新屬,為中國特有屬種。其後,植物學家在陝西眉縣太白山斗母宮東溝採到了該種的果模式標本;在之後,在四川及甘肅陸續發現獨葉草的分佈。
獨葉草不僅“花孤葉單”,而且結構獨特而原始。獨葉草營養葉的脈序、根狀莖和花被片等的形態解剖特徵原始,葉脈二叉狀分枝,這在被子植物中幾乎是獨一無二。它的構造對研究被子植物的進化和該科的系統發育有科學意義。
李臻説,近些年來,在獨葉草的主要分佈地,原始森林遭到破壞,人為採挖及干擾對獨葉草種羣影響非常大。即便只是分佈林地內的腐殖質層被踩踏,就足以破壞獨葉草種羣的生存空間,使植株數量減少,導致種羣萎縮,小面積消失。令人憂慮的是在獨葉草的模式標本產地雲南德欽,自1913年首次採集到獨葉草以來,100多年來一直未再次採集到任何標本,在獨葉草的一些分佈地,如四川的峨眉山和陝西的太白山等地,也因旅遊開發出現獨葉草種羣退化萎縮的現象。目前,獨葉草的天然資源已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
這種距今6700萬年前的珍稀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優異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繼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在四姑娘山發現獨葉草的種羣分佈後,又在達古冰川發現其巨大種羣分佈,標誌着我省川西高原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攝影:李臻、唐霄鏵、楊馬進、張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