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人文與山水 繪出城鄉美畫卷
當下,梅江區正以“牛角屋”為中心建設新聯藝術小鎮。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攀桂坊坐落於梅江河畔,坊中擁有許多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修繕後的李國豪故居。歐陽佳 攝
一場雨過後,梅江區城北鎮桐花谷郊野公園裏透着新綠,市民三五成羣在公園裏散步,享受着閒暇時光;晴天,年輕人紛紛來到西陽鎮新聯村的牛角屋前取景拍照;東山大橋旁,攀桂坊正經歷着時代的變遷……
從城市旅遊新地標到休閒鄉村旅遊,梅江區的文旅發展正發生新的轉變。據統計,2019年,全區接待遊客1710.5萬人,比增12.5%;旅遊總收入165.13億元,比增13.7%。
作好山水詩,繪出城鄉畫。接下來,梅江區將立足於悠久的歷史底藴與人文資源,統籌山水資源,全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南方日報記者 梁時禹
通訊員 曾仕謙 鍾偉才 魏鍵華 温巨巨
立足資源
加強名人故居保護 激發文旅活力
驅車來到西陽鎮閣公嶺村,沿着村道向裏走,連綿的羣山腳下,一座典雅質樸的古民居引人注目。
屋子的牆壁為白色,瓦片為青色,屋前是半圓形的池塘,屋內是四方形的小院。院內的房間依然保留着木製的窗户和門,顏色因時間的沖刷變得更深。這是一座清代四合院式附築一橫屋客家傳統民居,名為“敦裕居”,是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林風眠的故居。
眼前的“敦裕居”,四周都搭起了支架,梅江區有關部門正在對其進行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我們保留了故居原來的風貌,只是對瓦片、屋面、鵝卵石和門窗進行修復更換。”梅江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遺產股的侯立説。
名人故居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見證着城市歷史文明,是觸摸歷史的“活化石”,也是梅江區對外展示的文化窗口。
做好名人故居修繕工作,不僅可以延續其作為文物的研究價值,而且能充分發揮名人的示範效應、延續城市發展的文脈。今年是林風眠誕辰120週年,梅江區正加快修繕敦裕居,結合時間節點舉辦系列紀念活動,進一步盤活利用林風眠的文化資源。
去年9月25日至27日,梅江區邀請中國美術學院風景建築集團院長周勇及其團隊實地考察閣公嶺村,對白宮河、林風眠故居、立本小學及藝術公園選址進行深度考察研討,初步確立了以林風眠故居為核心的“一居、一館、一園、一路、一河、一村”設計方案。
“一居”指的是修繕敦裕居,“一館”指的是依託立本小學設立林風眠紀念館,“一園”指的是在立本小學後面建立林風眠藝術公園,“一路”指的是提升西陽梅大高速路出口至林風眠故居道路的周圍景觀,“一河”指的是將白宮河打造成為寫生基地,“一村”指的是將閣公嶺村打造成為“風眠故里、美麗家園”。
西陽鎮宣傳委員古偉汕介紹,目前,敦裕居權屬已集約28.5間;故居門口的116畝水田已集約九成;風眠畫廊完成主體建設,棧道已完成地基平整;進入風眠藝術公園全長約2公里的環山休閒步道已實現全線貫通;村民休閒廣場也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對林風眠故居的活化利用,是梅江區推動名人故居保護利用工作的一個縮影。
據初步統計,梅江區現有歷史文化名人46人,名人故(舊)居(含文保單位特色民居)59處,已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梅江區不可移動文物有33處。
近年來,梅江區完成了境內名人故居的基本情況收集整理工作,包括人物主要生平事蹟、建築名稱、年代、面積、地址、風格、特色、價值介紹和名人圖片、建築圖片等,委託專業技術公司開發全區歷史建築和名人故居(舊居)網絡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化和動態化管理。
通過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和建築特色,梅江區進一步維護修繕好林風眠故居、李國豪故居、江歡成故居等,充分發揮名人故居效應,講好名人故事,更好地擴大梅江名人在海內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展現醉美梅江畫卷、千年嘉應文化。
隨着名人故居修繕工作的鋪開,一座座故居正以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
李國豪故居一改往日的破敗模樣,新漆取代了青苔,屋頂破碎的瓦片也被換下,屋內也重新鋪設了地磚;江歡成故居門前的水塘用花崗岩等圍起,周圍鋪設了水泥,成為新田村村民散步的好去處;朱雲卿故居經過重新裝修,裏面陳列了他的生平事蹟,成為“紅色講堂”……
連點成線
豐富“旅遊 ”業態 助力鄉村振興
對於在廣州上學的邱新來説,假期回家最開心的事便是與父母一起,到附近城北鎮來一場説走就走的鄉村遊。上午在城北鎮四季鮮果園進行採摘,中午到尚上升石斛基地品嚐地道農家菜,下午到玉水村拍照、郊遊。“每個季節來都有不一樣的風景,而且交通方便,適合短期出行。”邱新説。
從206國道出發,經過幽香蘭花品鑑園、石斛基地、愛麗絲櫻花谷,最後到達玉水古村,這是“詩畫梅江都市農業生態遊”路線中的一部分。隨着121鄉道建設的推進,這些景點正被逐一串起,形成一條完整的旅遊線路。
“我們以206國道為主軸,打通121鄉道至206國道的斷頭路,重點發展沿線村莊的農旅產業項目,通過產業帶動,逐步實現鄉村振興、增加旅遊收入的目標。”城北鎮組織委員温惠婷説。
以農業為基礎,發展鄉村旅遊,是梅江區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又一探索。
鄉村旅遊是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遊扶貧的有效載體。梅江區依託地域文化特色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助力。
隨着“四好農村路”的不斷推進,羣益村的枇杷、玉水村的三華李、紮上村的蘭花,也隨着“詩畫梅江都市農業生態遊”路線的完善,展現在遊客面前。
目前,城北鎮已初步形成了以櫻花、蘭花、石斛、芭樂、百香果、枇杷、桑葚種植與觀賞等為一體的農旅產業經濟帶,形成了紮上蘭花、櫻花,羣益枇杷,玉水三華李等“一村一品”品牌,有效帶動當地農户就業創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通過農旅結合、龍頭企業帶動,城北鎮已有效帶動羣眾3100户,解決就業7215人,實現年產值近3億元。”温惠婷説。
在西陽鎮北聯村,“旅遊 黨建”成為脱貧的動力引擎。該村依託紅色資源,打造紅色主題旅遊,規劃了夜宿梅江河畔、感受烈士精神、游擊隊員的一天、茅坪之戰等紅色主題旅遊路線,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黨建課堂。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近日,三峯環保黨支部在北聯村共建單位梅州市拓源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的組織下,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 心繫脱貧攻堅”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中,三峯環保全體黨員幹部在北聯村紅色基因館、農會講習所舊址(誠怡公祠)、交通聯絡站(原北聯小學)、蓼子壩渡口(渡口之戰遺址)4個紅色講堂現場教學點,聆聽了北聯村紅色革命故事並重温入黨誓詞,實地感受紅色文化,學習革命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
“我們與北聯村共建單位——梅州市拓源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集參觀、學習、旅遊、拓展等功能於一體的紅色主題旅遊路線,把傳承紅色基因與精準扶貧、改善革命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起來,以旅遊帶動當地收入。”廣州市醫療保障局駐北聯村第一書記羅偉表示。
近年來,梅江區積極探索“旅遊 ”模式,將旅遊與農業園區、脱貧攻堅、美麗鄉村等其他產業融合,不斷豐富旅遊業態、開拓旅遊新產品,推動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旅遊 互聯網”示範基地、櫻花谷、學宮“旅遊 教育”研學旅行基地、梅台文化創意園“旅遊 工業”示範點等一批全域旅遊示範項目建設。
全域推進
挖掘亮點塑造“梅江旅遊”品牌
走進西陽鎮新聯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嵌在稻田內的“藝術新聯”四個大字,字體因水稻高低錯位而形成,讓人眼前一亮。再往裏走,一座保存完整的圍龍屋呈現在眼前,走到地勢稍高的地方,便能看到屋子的一側向後延伸,宛如長長的牛角。
“這座圍龍屋名為‘丘式大夫第’,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因形如牛角,當地人都叫它‘牛角屋’。”新聯村黨支部書記丘學松説,牛角屋後有兩口對稱的井,以山脊為身,以屋為頭,以井為眼,遠遠望去就像一頭卧着的牛。
廣東鳳鳴新聯文旅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小斌介紹,目前,新聯村正以牛角屋為核心,建設新文化聯藝術小鎮。“我們共規劃了3個項目,分別以素拓、研學、康養為主題,希望能將藝術小鎮打造成梅江旅遊的新名片。”
按照規劃,新聯村的飛英小學將打造成為廣東省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小學生研學遊學綜合實踐基(營)地,牛角屋將打造成大中藝術院校師生採風基地,村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將打造成集飲食、住宿、娛樂於一體的客家民宿。
突出特色,塑造亮點,是樹立梅江旅遊品牌的重要一招。
近年來,梅江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三宜城市示範區”“旅遊名鎮”“旅遊特色村”為契機,以“全景梅江、全境休閒、全域旅遊、全時度假”為發展目標,努力挖掘梅江新亮點,打造了一批具有梅江特色的旅遊景點,為塑造“梅江旅遊”品牌奠定了基礎。
今年1月,位於三角鎮客天下社區的又見·鈞質樓獲評5星級民宿。這座獨具特色的民宿已成為展示詩畫梅江、千年嘉應的又一文化陣地,以及“世界客都·長壽梅州”的文化創意名片。
走進民宿,綠木、池塘、亭台相映成輝,不僅保留了客家土樓風情,還包含着現代工藝的韻味,給旅客帶來一種“客家自然”的體驗感。“隨着疫情防控態勢不斷向好,越來越多人前來梅州旅遊,節假日民宿一般都爆滿。”民宿負責人梁志龍説。
梅江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梅江區將在建成以又見·鈞質樓為代表的5家精品民宿基礎上,繼續高質量規劃建設一批精品民宿,同時重點推進愛麗絲莊園(櫻花谷)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和梅台文化創意園、新聯村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推薦
詩畫梅江鄉村旅遊精品路線
▶▷線路1
詩畫梅江休閒農業遊
路線: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區(3A級旅遊景區)—百歲山健身公園—高澗觀音—黃坑水庫—黃坑田園綜合體—喜瑩農家樂食府(3星級農家樂)—喜瑩樂民宿—心廬民宿館—冠南民宿館—土灶人家飯店(3星級農家樂―芹洋濕地公園,全長15公里。
部分景點簡介:
梅州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區位於梅江區金山街道龍豐村,以梅州千佛塔寺為中心,總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內有千佛塔、大東巖寺、油巖寺、普同塔院等景點,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千佛塔寺是為保護廣東省重點文物——南漢千佛鐵塔而發展起來的尼眾道場,整座寶塔石雕工藝高超,建築技術巧奪天工,堪稱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是梅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2013年2月,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線路2
詩畫梅江都市農業生態遊
路線:幽香蘭花品鑑園—石斛基地—人和漁村—櫻花谷愛麗絲莊園(3A級旅遊景區)—城北鎮全國保存最好的鹽商古道玉水古村落(省級古村落)—客家博物館—東山書院—院士廣場—夜遊梅江,全長20公里。
部分景點簡介:
城北鎮玉水村,坐落在梅江區北部。這裏曾是梅州和江西商貿繁盛時期商品流通運輸的必經之地,羣賢輩出,代有名人。
整座村莊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民居、淳樸的民風和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積澱而吸引着眾人。
▶▷線路3
詩畫梅江美麗鄉村行
路線:泮坑自然保護區—遊客天下旅遊產業園客家小鎮(4A級級旅遊景區)—林風眠故居及白宮河堤—新聯村(聯芳樓、棣華居、牛角屋)—鳴繡谷農場(3星級農家樂)—阿鯉廊—鯉溪村萬山古村落(省級古村落),全長18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