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平台與供應商合力 跨境品短缺焦慮有解

由 湯生 發佈於 科技

受全球疫情影響,跨境商家面臨着各種不確定性,物流延遲、訂單收發貨不可控,導致跨境商品短缺成為商家和消費者擔憂的問題。實際上,為緩解目前遇到的困難,電商平台與供應商均在持續補貨,協調貨源、運力以確保供應,加上保税倉庫存充足,電商平台及時推出扶持措施,多數商家表示,未來不會出現大面積斷貨,消費者不必大量囤貨。

持續下單補貨

最近,從事跨境進口行業的王麗(化名)店內彩妝銷量幾乎腰斬,奶粉、保健品卻激增。“2月底,向工廠緊急補單1萬多罐奶粉,當時3段奶粉有貨,2段全面斷貨,陸續只補了5000多罐。”王麗對疫情期間從海外補充奶粉的速度有些頭疼,“1萬多罐奶粉理想狀態是需要半個月補齊,實際情況是4月中旬還沒補齊,工廠和代理商只能分批少量補貨。”

王麗經營着一家品牌集合店,主要銷售澳洲的奶粉、保健品以及美妝品。自全球疫情發生後,她感受到海外商品進口時刻都在發生變化,而且訂單收貨、發貨送達乃至運費價格越發不可控。

按照王麗的計算,疫情發生後首次下單拿到的5000罐奶粉,只夠店鋪支撐一個月。為了不讓店鋪斷糧,王麗只能持續向工廠以及代理商下單,但難以做到一次性補齊。“從2月底至今,僅a2奶粉2段就需要補充1.5萬罐。”

儘管奶粉供給有些緊俏,但王麗的店鋪並沒有出現商品大面積短缺的情況。實際上,不少消費者反映,收到跨境商品的時間有所延長,從一週變為半個月,但經常下單的商品並沒有出現短缺,網店裏的商品鏈接也沒有大面積失效。

面對較為緊張的海外商品供貨量,手握貨源的供應商有意控制商品的發貨量。一家銷售進口貓糧的微商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進口貓糧供應方在限量向網店供貨,例如,該商家訂15袋貓糧,供應方只能開出9袋。據他透露,德國的一家寵物罐頭廠商也在計劃停工。他表示,如果是較大的代理商,他們會有留存的商品,不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不建議消費者囤進口貓糧、狗糧,店鋪上新基本正常。”另一家銷售寵物用品的微商表示,雖然最近進口貓糧、狗糧的整體數量較平日少一些,但每月都有上新,不囤糧可以保證貓糧、狗糧的生產日期更新。

保税倉充足

當供應商與平台商絞盡腦汁確保生產時,消費者的需求其實在迅速攀升,並因為海外疫情的結束時間不確定而大量囤積剛需品。

消費者孟女士的孩子今年3個月大,正在吃一款德國原裝進口奶粉,每月需5罐,“因為要保證奶粉日期新鮮,所以一般都是按月買,一次買一箱6罐”。

不過,疫情蔓延後,孟女士改變了按月下單買奶粉的習慣。她稱,疫情發生後,店家提醒奶粉的直郵時間會延長甚至不確定,所以在3月中旬一次性就買了20罐,至少能撐4個月。“畢竟,臨時換奶粉牌子會傷害孩子的腸胃,奶粉至少要吃到1歲半,也就多囤點奶粉了。”

像孟女士一樣擔心物流時效延長導致奶粉短缺的媽媽不在少數。王麗舉例稱,“疫情暴發後,的確出現了囤貨情況。以前,店鋪的常客每月平均購買3-6罐,現在單次下單要20-30罐,店鋪客單價至少翻3倍”。

商家並沒有將20罐奶粉一次性全部直郵給孟女士,雙方協商後,商家先給孟女士郵寄了10罐,剩餘10罐承諾4月末前寄出。不過,孟女士發現,自己女兒所吃的奶粉牌子在京東、天貓以及考拉上都有售賣,“寶媽羣裏不少媽媽都反映,其實不用大量囤貨,提前準備出兩個月的量就可以。現在原產地直郵的時間的確比往常要長,但如果備註是保税倉發貨,收貨時間還算可控”。

一位電商採購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品牌商一般會優先保證向一級代理商這樣比較大的代理商的供貨量,即使供貨量有所減少,也不至於完全斷貨。“但一些往日拿貨量較少的經銷商的確會出現缺貨現象。”

孟女士在各大電商平台時刻“監督”着所需奶粉的銷售情況,劉女士則忙着跑了幾家線下的母嬰店和超市買奶粉。劉女士對奶粉情況的擔憂在最近有所緩解:“3月一整月,只要看到有賣孩子吃的奶粉,就會多看幾眼。最開始出現了一些奶粉有效期臨近、批次比較老、品牌上新減少等情況。疫情後期時,上述狀況就有所緩解了。”

跨境母嬰平台寶貝格子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寶貝格子平台內跨境商品多數以直郵、保税倉發貨、一般貿易三種方式銷售至消費者手中。因為疫情影響,直郵商品的運輸時效會延長,而保税倉商品不會出現缺貨的情況。該負責人稱,國內保税倉的商品可以支持消費者的日常購買,品牌經銷商會根據保税商品庫存、物流時效情況適時批量訂購商品。

電商平台補救

從多家電商平台的情況來看,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不少海外商家的經營銷售面臨比較大的挑戰,來源於日韓、澳大利亞、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的商品在短期內有短缺現象,但均在陸續補貨,電商平台也在多方協調貨品、物流、倉儲資源。

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發現,產能下降只是導致商品短缺的眾多原因之一,消費者的超預期下單、空運與船期的減少則是更為重要的原因。

唯品會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強調,國際航班運行受限,進而影響了個別供應商部分商品的供應。京東負責人舉例稱,母嬰類的缺貨原因主要是銷售超預期,這可能是因為疫情改變了人們線下購買的習慣,造成線上銷售激增。

“船運排期的時間有所延長,以前是提前3天申請船尾就行,但現在需要半個月至20天。”王麗解釋稱,航班與船運都很緊張,大批量商品無法走空運,像奶粉這類重物只能走海運,整體時效就會慢下來。

疫情暴發前,王麗多利用航空補貨,每週四補貨一次,每次2000件左右。如今,每月內補貨兩次就是理想狀態,由於一次性就需要補1.2萬罐奶粉到保税倉,王麗只好改用海運。“後期物流狀態説不好,物流運輸幾乎是一天一個狀況,從澳洲到國內保税倉,現在只運了1次。”

當然,物流的不確定性,讓商家和消費者要為此支付更高的運費。王麗要為這1.2萬罐奶粉多支付20%-30%的運費,如果是空運直郵成本還要上漲,“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物流費用增長50%。從澳大利亞直郵一罐成人奶粉需要15元人民幣,航班緊張時首重上漲到36元人民幣,續重之後,3罐奶粉就需要95元人民幣”。王麗多少有些無奈,“增加的運費,需要商家和消費者共同承擔”。

疫情期間,消費者看到的是部分商品臨時短缺,不過像王麗這樣與供應商打交道的商家,在不同階段感受到了不同的問題。她解釋稱,很多奶粉的包裝罐在中國生產,然後運至澳洲裝奶粉,再從澳洲運至中國。“早期的問題是耗材短缺,國內疫情嚴重的時期,包裝材料供不上。待疫情在海外大面積蔓延後,成品奶粉運回中國就比較慢了。”

針對商家與消費者的諸多困惑,國內的電商平台紛紛出台各項措施,緊急補救。舉例來講,京東國際推進海外商家入倉,京東物流幫助海外商家保證履約時效,加大備貨量;部分海外品牌受疫情影響產能下降,京東國際也通過開放招商來不斷引入新商家、新品牌和新商品,來滿足國內市場對進口商品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在4月,天貓國際啓動了海貝行動,針對進口奶粉提供菜鳥頭程跨境物流服務、保税倉租減免、階梯式備貨三大扶持政策。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王維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