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連續推過兩篇平頭塞大橫評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有不少人推崇已經退役許久的老塞,比如MX985、索尼E888等等;就算不推崇這些已經退役的連二手都買不到的也會推崇一些小眾的退役的。
有點人不如故的感覺哈,不過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就算是人民幣也不是人人都愛是吧,現在很多口碑極好的耳機也會有人吐槽,更何況那些聽慣老塞的估計也沒怎麼聽現在流行的平頭塞,因為耳機不像手機這類數碼電子產品對對技術更些迭代那麼依賴。
源於這個想法,個人覺得應該再補一篇有關平頭塞老塞和現代耳塞的文章,唯一比較遺憾的是個人手裏老塞僅有不知哪個版本的森海MX500,壞處是可能更多偏向現代平頭塞,好處則是沒有先入為主的情懷影響聽感。
再説森海MX500吧,和很多經典老塞一樣,它有不止一個版本,MX500則恐怕是版本最多的,單元有2H、3H包括後來的4H單元,版本有中國版、國際版,估計能把所有版本都聽過的人並不多,有的人可能覺得自己都聽過,但不排除它有可能聽到假貨的版本。
再者,因為MX500屬於豐達出產的單元,在當年耳機還只能當做附件賣的時候,松下啊JVC啊愛華啊甚至包括聯想等國產手機都用過豐達的單元。
怎麼講呢,好處是玩耳機有有意思,僅僅是分辨出誰是李逵李鬼也培養了大批耳機玩家;壞處是以假亂真的耳機市場必然損害諸多花大錢的玩家。
其實這種現象至今也有,就像目前森海、舒爾的假貨依然很多,這一點估計他們本身都解決不了,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哈。
MX500開始給我的好感還挺明顯,中頻結實温和、人聲耐聽,那種不甚明顯的温潤感讓人察覺不到薄厚,細節很利落,歌手的真假音變換之流暢令人側目。中低頻層次也很明瞭,中頻樂器不是那種亮麗飽滿的,但很動聽,這種動聽是建立在人聲為主的基礎上。
過後再聽MX500低頻時就發現問題了,低頻動態不夠、解析不夠、聲底薄、下潛無力等缺陷都暴露出來了,唯一可説的是音色和氛圍跟中頻還保持着較高的一致性。
加上上次在寫低端平頭塞時有幾副耳機在手機端因推力不足表現出的意猶未盡,個人就試着換了前端對比了一下,這也是有了撰寫本文的另一初衷。
不過在分享HIFI前段之前,個人先表達本文第一個觀點:老塞好聽但不完美,多數老塞(或者説想做成優秀的平頭塞)都有點吃前端,即使是MX500人聲我也把音量調到8成,當然也可以打開它的音量開關(也許是增益開關),但是那樣個人會聽到底噪。
在我先前分享的那些入門級平頭塞裏,普遍問題是低頻弱,個別問題是吃推力,所以咱特意挑了森海塞爾MX365、拜雅DP100、BGVP DX5、米粒E100、ZEVAXY 黑炎以及醇聲PT22來探討一下,前端用的則是愛歐迪的PR2。
同樣是森海的平頭塞,MX500低頻聲底薄、動態不足的缺陷依然明顯,MX365有所改善,並繼承了MX500彈性出色的優點,比MX500好推太多,不過整體依然顯得平淡,素質有限;米粒E100給足推力後的低頻下潛深度帶來的層次感顯現出來,不過它的素質個人覺得依然是有限的,彈性好,聲底厚度一般,動態還好,凝聚感一般;ZEVAXY就是加強版的米粒E100,下潛深、彈性好,凝聚感有所改善,層次感出色,氛圍平淡而自然,它和米粒E100都有點MX500的味道,只不過不像MX500低頻那麼吃推力;DP100低頻應該是最接近MX500的,聲底同樣偏薄,彈性沒MX500的好,只不過有下潛的深度,但和MX500一樣槽點多過亮點。醇聲的PT220調音就是綜合老塞和新塞的風格,低頻有明顯的下潛和凝聚感,彈性出色,聲底偏薄,解析良好,且有着不錯的動態,整體氛圍自然;BGVP DX5和醇聲PT220更接近,都算好推的,下潛有深度有凝聚感,且彈性也不錯,解析更為出色,氛圍更自然,聲底雖然亦有偏薄現象,但是在這些平頭塞裏它和醇聲PT220的低頻是最為飽滿、通透的,以此可不難看出,儘管平頭塞發展至今,但低端入門級的仍沒法把低頻做出水平來,但新時代的平頭塞可以讓低頻更好聽。
人聲方面,MX365和MX500差異很大,除了好推,醇厚感明顯增加,中性略微偏暖的風格到時沒變;米粒E100的人聲比MX365更像MX500,沒有MX365那麼立體的飽滿感,雖然亦有點偏暖,但和MX500一樣平淡;黑炎的人聲暖聲就明顯增加了一個度,但是它又和MX500有着差不多的厚度,密度更大,它犧牲了一定的柔和度來增加鋭利度,所以顯得更有解析優勢;
拜雅DP100的人聲有點像黑炎,偏暖程度差不多,但是更為舒展,而且還保持着醇而不厚的質感;醇聲PT220比DP100稍微暖一點,更為醇厚,柔和感更好,解析很自然;DX5的人聲讓我有點意外,本以為和其低頻同其它款的區別,卻沒想到它的人聲其實很像DP100,沒有PT220那麼醇厚,也沒有DP100那樣平淡,擁有PT220一樣的柔和感和DP100一樣的厚度,解析自然,細節比PT220還多。
高頻方面,MX500真不怎麼樣,直接跳過不説了,還不如MX365穩重,米粒E100有點意外,高頻解析要好於中低頻,和MX365一樣有着出色的延伸感,但下盤不穩;黑炎的高頻反而弱於其中低頻雖然延伸感不錯,但有些偏薄,通透感一般;DP100在高頻上幾乎爆發出來,動態很好,風格大氣,聲場開闊,不過下盤依然顯得不夠穩重,通透感一般;醇聲PT220緊接其後,風格大氣,音色亮麗,器樂分離感良好,入耳很刺激但也很粗獷,有不錯的通透感;DX5沒有PT220和DP100那麼大氣,但是其聲場最大,動態尚算自然,瞬態良好,有不錯的延伸感和器樂分離度,綜合方面更為均衡,沒有PT220那麼刺激,但是更細膩。
在個人以上選取的平頭塞對比裏,毫無疑問是醇聲PT220和BGVP DX5勝出。醇聲給PT220定義的是兼具老塞的味道,DX5官方沒有定義,但是能肯定的差別是DX5擁有比PT220更強的解析和信息量。
所以在我眼裏,DX5肯定是屬於典型的新塞,但是它又不像現在的入耳式尤其動鐵耳塞那樣暴力解析,個人還特意對比了醇聲PT220,以胡偉立的《琴簫合奏曲》為試聽對象,PT220解析自然、入耳温潤;DX5則有更深的下潛和信息量,解析更強之餘還保持着温和、自然的氛圍。如果要給新時代的平頭塞做一個定義,個人覺得它比老塞除了易推、解析更容易出來,它還在努力還原信息量,當然前提是它還在“修復”平頭塞固有的低頻羸弱。
關於這一點,其實還有兩個很好參考的對象。
如果您認可pk1算老塞,那麼咱下面的論證就是有價值的。首先pk1是極為難推的,這和難伺候不同,只要推力到位了它的潛力它的韻味就出來了。pk1的低頻一直有點被低估的感覺,推力不足就會渾濁不堪,推力足了就顯得大氣/自然,儘管聲場層次/解析都有待商榷,但最起碼聲底和動態以及厚度不是擺設;其人人聲偏暖卻又保持着一定的乾澀,柔和感有限,細節不拖泥帶水,它的韻味在於整體,和現在的高端平頭塞有個共性,那感覺不像是耳塞這麼小的口徑發出來的。和老塞另一個共性就是高頻給力,聽大編制有條不紊,聲場扛得住,音色趨向飽滿大氣,只不過個人還沒找到能觸摸到它真實上限的前端。
像口碑很好的瑞弦d2 的低頻就沒pk1那麼的大氣,但是下潛深/凝聚感強以及相對要厚實的聲底和出色的動態會讓它比PK1更抓耳;同樣口碑很好的水月雨花灑其低頻亦有同樣的感覺,它突出的是素質,下淺深度略遜於d2 ,但彈性更好,沒有d2 那麼抓耳,氛圍反而要自然一些,和前文所説的dx5有點類似,只不過dx5調音更年輕一點,解析更乾淨;人聲方面瑞弦d2 和水月雨花灑都有着偏暖的醇厚人聲,不過d2 的醇厚更為立體/濃郁,花灑的人聲在醇厚之餘勾兑了差不多比例的柔和,細節更細膩,但兩者的解析都保持着同等的自然,比起pk1的人聲,素質要高一個等級。
在高頻方面個人也特意對比了大編制,兩副現代新塞都顯示出不錯的素質,聽感不會讓你覺得遜於pk1,都有架勢,延伸感出色,亮麗多餘通透,比pk1刺激,但是有兩點是要弱於pk1的,一是大口徑的即視感,二十整體氛圍帶來的樂感,讓我想到一組對立的詞語是精緻和自然。
儘管在這裏我給予了未推滿的pk1更高的評價(更明顯的差距在高頻和低頻),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即是是本文提到的瑞弦d2 和水月雨花灑除了更好推,在三頻上也顯得更均衡,在聽某些歌曲時它們有解析帶來的明顯優勢,亮麗/通透總會給人更愉悦的聽感,這也是現代平頭塞擅長做的。
如果像我這樣的85後(80後更明顯),經歷磁帶/cd/mp3/手機/hifi播放器(音響/黑膠高級燒更深刻),對音樂的攝取是從粗獷到精緻到五穀雜糧順其自然,其實很多時候已經坦然了,因為過了獵奇的心路歷程後,有時就只想享受輕鬆。
這裏插敍一下腦放的話題,有些人並不認可腦放。如果恰巧你看了科波拉的第一部《教父》,應該對開場記憶猶新,馬龍白蘭度的兒子舉行着婚禮,他的下屬在外面執行槍決,鏡頭從花園裏的鮮花切換到執行現場再切回婚禮場面,導演要表達的東西不靠語言不靠動作就靠鏡頭的切換輕易的展現出來,還讓人一看就看到心裏去,沒錯,我説的是蒙太奇。
腦放其實更這個差不多,除非你否認心理學,或者説就是感性作怪,那麼你能剋制自己通過努力得到一副覬覦已久的耳機時的興奮嗎?
人比機器要高級的地方太多了,機器永遠測不出人的精神,哪怕測謊儀可以測出一些人的謊言,但那僅僅還是冰山一角,能逃過測謊儀的也大有人在吧?
關於平頭塞的新老爭議,個人一直覺得是正常的,也不排除剛入燒的朋友喜歡老塞的味道,有時能看到一羣人持同一個意見但也不代表大多數就是對的,真要那數據説話,最起碼有一定的基數,個人更希望各位看官能保持獨立思考的心態和精神。
希望各位在這裏把平頭塞老塞和新塞的差別説清楚了,如果沒説清楚的還請各位指點,個人也將挖掘更多關於平頭塞的內容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