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HDMI、DP、DVI、VGA哪個更好?別因為幾塊錢白白浪費顯示器性能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科技

隨着顯示設備提供的畫面越來越高清,為了滿足更大的數據傳輸量,顯示器連接線也在不斷進化。

儘管日常使用我們可能並不能看出什麼區別,但如果你是對顯示器成像有一定要求的用户,那麼選對顯示器連接線就非常重要,否則斥重金買下的高端顯示器可能就無法發揮全部實力了。

最初 DVD 和小霸王使用紅白黃的 AV 線,一根負責畫面、兩根分別負責左右聲道。

CRT 顯示器(大頭)時代,VGA 接口興起,因為 CRT 顯示器是模擬設備,所以 VGA 連接線也傳輸模擬信號。雖然後來液晶顯示器不用模擬信號了,但也繼承了 VGA 接口,顯示器內部裝有 A/D 轉換器,將 VGA 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

VGA 一般最高支持 1080P,再往上性能就跟不上了,畫面會虛、抖動、拖影。

DVI 還沒興起就被遺忘。它有很多型號,和現在主流的 HDMI 差不多,只是支持的分辨率稍微差一些。

最關鍵的是 DVI 和它的前輩們,都不支持音頻傳輸。

我們今天主要説的是目前最主流的 HDMI、DisplayPort,還有近幾年興起的 Type-C。

01、HDMI

HDMI 俗稱「高清線」,正面看起來是左右對稱的梯形。是目前最常見的連接線,電視、電腦、投影都支持它。一根 HDMI 就能同時傳輸畫面和音頻。

HDMI 經過了很多次升級,簡單介紹一下各版本不同:

HDMI 1.4:4K 24Hz(4,096 x 2,160),4K 30Hz(3,840 x2,160)以及1080P 120Hz;HDMI 2.0:4K 60Hz,更高版本(HDMI 2.0a 和 2.0b)還包含對 HDR 的支持;

HDMI 2.1:巨幅升級!10K 120Hz,並且還有動態 HDR,增強的音頻通道允許傳輸杜比 Atmos 和 DTS:X 音頻。

Ps:以上僅列出部分情況,因為上限實際上由帶寬決定,HDMI 雖然在開啓 HDR 的情況下以 4: 4: 4 色度顯示只支持 4K 60Hz,但如果關掉 HDR 後以 4: 2: 0 色度顯示,它的帶寬也能支持 4K 120Hz。

關於分辨率與幀率對帶寬的大致需求,可以參考下表:

另外需要注意,不管是什麼接口和連接線,都需要輸出設備、連接線、顯示設備同時支持相關功能(分辨率、刷新率、HDR 等)才能得到最終結果。如果顯示器本身不支持 120Hz,那就算上 RTX 3090 和 HDMI 2.1 也是白搭。

同理如果顯示器和顯卡都支持 120Hz、8K 加 HDR,結果用一根 HDMI1.4 連接,那最終結果也只有 30Hz 的 4K。

另外 HDMI 還有兩個衍生版本 Mini HDMI 和 Micro HDMI。

這兩種接口更小,主要用在小型設備,例如相機、便攜播放器,性能上沒有差別。

02、DisplayPort

對於遊戲黨或者有更高需求的朋友 DisplayPort(簡稱 DP)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正面看上去它像是缺了一角的長方形,能夠同時傳輸畫面和音頻。

DP 也經過多次版本升級,簡單介紹一下各版本區別:DP 1.2-1.2a: 5K 30Hz,4K 75Hz 和 1080P240Hz;DP 1.3: 8K 30Hz,4K 120Hz和 1080P 360Hz,支持HDR;

DP 1.4: 8K 60Hz,4K 144Hz,動態 HDR,同時兼容 Type-C,可以在輸出畫面的時候傳輸數據,並且 DP1.4 支持「菊花鏈」方式連接多台顯示器,簡單來説就是將顯示器串聯,而不是所有顯示器都需要直接連接輸出設備。

DP 2.0(即將到來): 8K 75Hz 和 4K 240 Hz。

我們對比一下 DP 與 HDMI 各代差異:

Ps:DSC,顯示串流壓縮技術,能實現傳輸 3:1 壓縮率的視頻信號,需顯示器支持。

排序的話應該是 DP2.0 > HDMI 2.1 > DP 1.4 >DP 1.3 > HDMI 2.0 > DP 1.2 > HDMI 1.4。

總的來説在輸出和顯示設備都支持的情況下,DP 應該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它繼承了前輩所有的優點。但因為 HDMI 的普及度更高,如果是經常需要移動連接很多設備,那 HDMI 依然有更大的優勢。

另外在蘋果的牽頭下,DP也誕生了 MiniDP 這個衍生版本,接口更小,但性能沒有變化。

03、DP vs HDMI 其它差異

除了分辨率和刷新率,有些朋友還有其他需求,但這些特殊需求並不是所有連接線都支持,以下區別需要注意。

FreeSync 和 G-Sync 分別是 AMD 和 Nvidia 的可變刷新率技術(VRR),用於解決畫面撕裂和卡頓問題。

HDMI 從 2.0b 開始可通過 AMD 擴展支持 FreeSync,但不支持 Nvidia 的 G-Sync。據説 HDMI2.1 將支持。

而 DP 線則同時支持 FreeSync 和 G-Sync,對遊戲玩家比較有幫助。當然前提是顯卡和顯示器都支持。

隨着 4K 視頻的流行,為了防止內容被盜,一些媒體平台對播放環境有嚴格要求。例如 Netflix 的 4K 視頻必須要 HDCP2.2 支持。HDCP 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播放的畫面被複制。HDMI 和 DP 都可以支持 HDCP,但它並不是默認功能。如果有這方面需求應該在購買之前提前瞭解清楚。

線纜長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潛在問題,線纜越長圖像音頻信息丟失和延遲越嚴重。DP線在這方面做的不是很理想,它的最大長度大約在 3m 左右,但建議 DP 線長最好不要超過 1.8m,否則顯示質量會大打折扣。

而 HDMI 的長度優勢就很大,最高支持 15m。

擺在桌面上的顯示器可能 1.5m 都感覺影響收納,但對於家庭影院來説長度很關鍵。

DP 2.0 和 HDMI 2.1 是最強的兩個接口標準,但都是為次時代設備準備的,目前支持的設備還極少。昨晚發佈的 RTX 30 系列顯卡好像並未提到是否支持 DP 2.0 和  HDMI 2.1(理應支持)。中低端顯示器和電視則可能需要等到 21 年末才開始普及。

04、Type-C

Type-C 僅代表接口形狀,前面説的 DP 和 HDMI 除了形狀還有傳輸協議的意思。

目前使用 Type-C 接口的協議有 USB3.1 和雷電,前者常用於安卓手機,後者則在筆記本電腦上比較常見。

USB 3.1 的設計標準滿足視頻傳輸要求。最新的 USB 3.1 支持 4K 60Hz,大致與 HDMI 1.4 相當。

雷電則像是 PCI Express 和 DP 的合體。PCI 簡單來説就是用來傳輸數據,而 DP 則用來傳輸圖像和音頻。雷電的性能比 USB 3.1 更強,在 4K 60Hz 顯示的同時還支持 USB 3.0 滿速傳輸數據,因此常被用於外接顯卡。

總的來説雷電應該是目前最全能的傳輸協議,支持電力、數據和信號。並且雷電也支持菊花鏈。

05、接口轉換

很多時候我們的輸出設備的接口並不能與顯示設備完美契合。這時候接口轉換就是最性價比的做法。

接口轉換的方法有兩種,一根線兩種頭或兩根線中間用轉接器。

轉換器常用在筆記本上,因為筆記本接口少且需要經常連接多種顯示器。一根線兩種頭則常用在台式機或電視這種不會經常挪動的設備上。

不管選擇哪一種方式,最終得到的效果上限都是低端頭的上限。

比如 DP 1.4 轉 HDMI 2.0,即便顯卡和 DP1.4 都支持 4K 144Hz,但因為 HDMI 2.0 最大支持 4K 60Hz,最終得到的效果也不能超過 HDMI 2.0 的上限。

總之大家在買「大車」時也要配一個合適的馬匹才行,否則 6W 元的蘋果顯示器也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