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電子元器件拉動計劃築強國家現代工業根基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科技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劉 豔

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就像建房要用到一磚一瓦,電子元器件隱身於整機產品中,滲透至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成為支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關鍵。

基礎作用突出,規模特徵同樣明顯。以有“電子工業大米”之稱的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為例,每台iPhone手機平均使用量超過1000只、每座通信基站使用量超過6000只、每輛新能源汽車使用量超過10000只。

電子元器件如同現代工業的糧食,全球電子信息技術強國均予以高度重視。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我國是全球電子元器件第一大生產國,企業數量過萬家。但是,行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企業整體實力偏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骨幹企業匱乏。

如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古羣所言,彌補制約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實現綱舉目張。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關鍵產品技術取得突破,爭取在射頻濾波器、高速連接器、多層陶瓷電容器等產品領域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專利佈局更加完善;電子元器件行業銷售總額達到2.1萬億元,進一步鞏固我國的電子元器件大國地位;銷售規模達百億元的企業數量超過15家,並湧現出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有所為有所不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説,“電子元器件種類繁多,產品類型數量驚人,全球量產的電子元器件型號就超過2000萬種。《行動計劃》力爭以點帶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智能終端、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等技術前沿、前景廣闊、牽引性強的關鍵市場被《行動計劃》着重圈出。

《行動計劃》不涉及相對獨立的集成電路、顯示器件。

電子創新網創始人張國斌説:“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的集體突破,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和高端集成電路產業同樣重要。《行動計劃》基本指向有源器件,對很多關鍵基礎材料依賴進口,缺乏市場主導能力的本土元器件廠商是重大利好。”

電子元器件通常有無源與有源之分,半導體芯片就屬於有源元器件。在電子電路中,無源電子元器件佔據了總數量的80%、電路空間的70%、元器件總成本的30%以及組裝成本的70%。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賙濟説:“與集成電路不同,無源電子元器件多為通用元器件,應用範圍更寬,影響可能會大於集成電路。”

與半導體技術和集成電路相比,無源元器件相關產業的發展環境遠不及集成電路。

賙濟建議制定出台國家無源電子元器件發展戰略,將無源元器件納入“十四五”計劃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加大對無源電子元器件扶持力度,將國家培育扶植集成電路行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延伸到無源電子元器件行業;啓動面向無源電子元器件的國家科技專項;恢復“電子材料與元器件”二級學科的地位,以加強無源電子元器件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