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荒野小土茶,宋朝的雀舌,今朝的菜茶

由 淡圖強 發佈於 科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句話,説的是心態的調適。

從無到有,這種心態上的變化,很容易,也很常態。

人往高處走,因進取而獲得的成功,大家卻之不恭,受之無愧。

而從有到無,除了疾病的去除會令人高興之外,此外的其它東西,一旦從擁有變成失去,心理上的落差,會很難調適,很難去將就。

抬頭容易,俯身很難。

不但人是如此,茶也一樣。

今天的主角,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宋朝,曾經被皇帝無比喜愛的,雀舌。

它是一種菜茶的芽頭,是白茶最初的形態。

因為量少,因為野生,因為形似鳥雀的舌頭,而得名:雀舌。

因為嫩,因為嬌貴,因為做出來的茶口味獨特,而得到“皇室指定用茶”的殊榮。

然而,滄海桑田,時移事易。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千多年之後,它不但同樣不能量產,並且,它還得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土茶”。

從雀舌到土茶,是這款茶先榮後枯的一生。

從頂端掉到地上,它的心裏,能調適得過來嗎?

從仙界貶謫凡塵,它會懷念,自己曾經的天宮歲月麼?

2021荒野小土茶

——宋朝的雀舌,今朝的土茶

幹茶:

芽頭嬌小,飽滿,極像鳥類的喙;白毫短促,厚密,細軟似幼毛絨毛;聞之,毫香濃郁,乾草香氤氲;觀之,小萼葉嬌小,幼嫩,色彩清翠欲滴,極嬌嫩的一款茶。

第一衝

先出來的是毫香,接着是花香。土茶的毫香與大白茶、大毫茶不同,它的毫香是清淡的,嬌軟的,像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隱士,寧靜而雋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湯水中毫香十分濃郁,湯感鮮香甘淳,入口綿柔,很温柔風的一款茶湯。

湯中的花香,在回甘裏表現得極為張揚,明亮,妍麗。

不知怎的,總感覺湯水中是兩個人在舞劍,一男一女,女的温柔,男的淡泊,像石清和閔柔。

第二衝

這一衝蓋香的前調,香得十分稀奇,既有清鮮似新芽的毫香,又有清鬱似苦楝的花香,這兩股香氣,糾纏在一起,難分難捨,只有擅茶之人,用靈巧的舌頭,一撥,一啜,方才能將它們分開,分別感受出來。

實在太考驗喝茶技術了。

而中調和尾調則是清柔,温柔的晚香玉花香,像是平兒襲人之流,温柔賢德。只是,薄命憐卿甘作妾。

湯水是温柔的,柔美的,細軟的。

是秦少游筆下那個山温水軟的江南,有煙柳長堤,有煙花十里,有斜風細雨,有樓台瓊閣。

一切都如煙如霧,似真似幻。

回甘,是甘淳的,淳和,淳淨,毫香陣陣隱於其間,不必細啜,便能鮮明感受——那股清鬱裏伴着三分甜津,如泉水般湧上舌間。

第三衝

清鬱的花香終於蓋過了野草般的毫香,成為蓋香的前調,熱乎乎地,在揭蓋的瞬間撲鼻而來。

玉米香是中調,微甜,清透,是夏天白水煮玉米的那股澄黃清湯的色澤,三分清麗,二分柔美。

尾調是竹葉香,鮮竹瀝葉煮水的氣味,清鮮明快。

湯水清新,甘淳,温柔,小巧玲瓏又清麗嬌妍。

是芸娘在夏天的傍晚,把紗布縫成的袋子,裝進茶葉,撂到荷花蕊中,待到天明,再取出泡茶,那清鮮中帶着花香與露珠鮮意的茶湯。

茶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

第四衝

毫香、花香、玉米香、竹葉香,握手言和,四香合一,相伴而來。像是一道四色彩虹,赤橙黃綠,花團錦簇,香得豐腴,香得多姿多彩。

這是它漸入佳境的標誌。

是毫香與花香的釋放減弱之後,與稍弱的玉米香,竹葉香並肩而立的一種狀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一種自然規律。

湯水卻是愈發柔和了,甜膩了,甜美了,更加嬌軟。

一杯茶湯在口,只覺得香、柔。

想起元稹的詩,寫美人的,氣清蘭蕊馥,香滑玉肌豐。元稹雖然是個渣男,但這兩句詩,倒是寫得不錯,神妙之極。

這杯又香又滑的茶湯,除了將它比作美人,也別無它喻可比了。

【後記】

這款荒野小土茶,只有10斤。

唯其樹種已經被邊緣化,量產已經不太可能。

每年只能有這一點點產量,滿足列位看官的嚐鮮之慾。

遇上就是緣分,手慢,則是緣分未到罷了。只要這片茶園不砍掉,明年還有機會。

各有姻緣,莫羨人。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