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山海 眼有星辰——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見面會側記
新華社酒泉6月4日電 題:心懷山海 眼有星辰——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見面會側記
新華社記者米思源、張瑞傑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陳冬(中)、劉洋(右)、蔡旭哲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新華社發
6月4日上午11時,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內,當3名中國航天員進入大家的視野時,掌聲不絕於耳。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見面會在這裏舉行。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高峯宣佈,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陳冬擔任指令長。
這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首次公開亮相。
3名航天員身穿藍色工作服,精神飽滿,面帶微笑,站立在玻璃牆內,向現場媒體記者揮手致意。他們左胸前的五星紅旗,與身後的巨幅國旗交相輝映。
6月4日,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的3名乘組航天員陳冬(中)、劉洋(右)、蔡旭哲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媒體記者集體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一年前,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見面會在此舉行。那次任務,他們在軌駐留3個月,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紀錄。
僅4個月後,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就在同一面玻璃牆內亮相。他們首次實現在軌駐留6個月,再次刷新紀錄。
今天,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又站在了這裏,他們將開啓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在“中國宮”迎接問天、夢天實驗艙的到來。
一個個首次、一項項紀錄,不斷刷新中國航天的新高度。
6月4日,航天員陳冬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與記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2016年10月,陳冬第一次踏入太空。這一次再徵寰宇,他將在太空駐留6個月的時間。
重任在肩,陳冬心中卻是滿滿的期盼:“中國的太空家園將在我們手中建成,我們是多麼的幸運、更是多麼的幸福。”
6年來,陳冬對那片星空的思念與日俱增,“原來是想上太空,現在是更想上太空。”
將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指令長身份重返太空的陳冬,深感自豪的同時,更感到一種責任。陳冬説,作為空間站任務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乘組,他們有充分的準備、火熱的激情、十足的信心。
心懷渴望的不只是陳冬。
在航天員的工作服上,有一個特殊裝飾——金色五角星,它的數量對應航天員飛天的次數。劉洋的胸標上,也有一顆熠熠閃光的金色五角星。
6月4日,航天員劉洋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與記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2012年,劉洋乘坐神舟九號,成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
離開時,她曾莊嚴地向天宮一號敬了個軍禮,並暗暗發誓:“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再回來。”
返回地球后,劉洋解鎖了很多其他身份。她是學生、是老師,也成為一雙兒女的母親。但她始終沒有停止訓練。因為,她仍然心懷山海,眼有星辰。
今天,劉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堅定地説:“大家一定會在浩瀚太空一次次看到我們的身影!”
6月4日,航天員蔡旭哲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與記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和陳冬、劉洋相比,蔡旭哲是不折不扣的“太空新人”。然而,他們三人的飛天夢,卻在同一個起點。
作為陳冬、劉洋同批入隊的戰友,蔡旭哲12年的堅持與執着,終於一朝夢圓。他用8個字來形容此刻的感受——責重如山,使命神聖。
就在一天前,新一輪“出差三人組”在問天閣內過了端午節。
“問天”這個名字源於屈原的名篇《天問》。
詩人千年前浪漫瑰麗的想象,航天人千年後腳踏實地的奮鬥,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飛天夢想,在這一刻同頻共振。
回答現場記者提問完畢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列隊離場。他們眼神堅定,步伐從容。
很快,3名航天員將從這裏出征,奔赴太空。其間,他們還將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一起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史上首次在軌輪換。
問天閣外的圓夢園廣場上,有一面英雄牆,印有到訪過浩瀚宇宙的中國航天員照片,陳冬與劉洋也在其中。
1個月前,牆上的照片有了新成員——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葉光富成為中國第13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
6個月後,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將回到地球。屆時,英雄榜上的人數將會增加到14人。而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已經在2020年完成選拔,投入訓練。
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飛天英雄記入這面榮譽之牆,載入中國航天的壯美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