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湖北茂盛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義新
上個世紀60年代末,我出生在隨縣澴潭鎮龍家河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人口多,產糧低,口糧少,飢餓成為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那個時候,吃飽飯,不捱餓,是我最強烈的願望。 這個強烈的願望,後來成為我從事“三農”事業的夢想。2009年,我辭掉了企業高管職位,創辦了茂盛生物。“茂農耕文化,盛民族精神”,這是我們茂盛生物的核心理念,也是對炎帝農耕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創業初期,沒有廠房,我們想辦法租賃;沒有資金,我們求助於親朋好友;沒有市場,我們挨村挨户上門推銷;沒有人才和技術,我們就尋求高校支持。我們把高校的專家教授接到現場,夜以繼日地反覆試驗,終於有了一些起色。由於勞累過度,我暈倒在現場,被送進醫院,等我甦醒過來,想到企業正在關鍵時期,我拔掉針頭就回到了車間。這一舉動,感動了在場的專家教授,他們又增派技術力量,日夜攻關,一個星期後,高品質的新型高效肥料終於出廠。
回顧這段經歷,我深有感觸:初心和使命是我們的原動力;做好肥,多產糧,產好糧,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涉農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隨州有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廢棄物,高校專家説這是發展土壤調理劑和生物菌肥的優質原料。這句話深深地啓發了我,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生產力優勢。2017年8月,我邀請武漢工程大學肖春橋教授來到隨州,陪着他奔赴隨縣吳山鎮,在遍佈鉀長石的礦山,頂着高温酷暑,如獲至寶地多點取樣。持續的高温使團隊多人中暑,肖教授看我們這樣拼命和執着,全力以赴地幫我們圓夢,最終成功生產出土壤調理劑。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項與高校合作的科研技術相繼開花結果。近年來,我們多次獲得湖北省政府科技進步獎,並參與制訂了數項行業標準,掌握了行業話語權。
通過校企合作,我們建立了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等,我本人也被評為湖北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這些年,我們和高校聯合研發的富硒肥料、土壤調理劑等產品,已成為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在專家教授指導下,茂盛生物不斷創新,贏得了市場。目前,茂盛生物的產品覆蓋全國二十多個省市,還遠銷越南、剛果、緬甸、烏克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晨耕”商標也獲評中國馳名商標。
校企深度合作,也推動了企業多元化發展。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我們以最快的速度上馬了醫用口罩項目,當年3月份正式投產。由於專業人才和技術短缺,初期產量忽高忽低,在相關部門領導主動牽線搭橋下,我們第一時間對接了清華大學博士後孫川教授,進行遠程視頻指導,24小時提供全方位服務。經過反覆試驗,一個個難題迎刃而解,逐步達標達產,順利取得了二類醫療器械相關生產及出口資質,為國內外抗疫作出了積極貢獻。孫川教授作為首批科技副總派往企業,進一步推動了企業數字化、智能化高質量發展。
實踐讓我深刻地領悟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校企合作重在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茂盛生物將主動適應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堅持創新引領,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增效,打造現代農港,推進鄉村振興,奉獻我們茂盛人的智慧和力量!
(隨州日報全媒記者楊儀凡整理)
【來源:隋意】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