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幾千年裏,人類的科技水平能進化到什麼程度?
在未來千年中,地球上會出現哪些新技術和新景觀呢?恐怕誰也很難説清楚,但結果肯定大大超出我們的想象。下面,我們僅就現在所能想到的情形做出預測。
電梯連接地球宇宙
如果建造一座太空梯,將地球表面和相對於地球靜止運動的衞星連接起來,那麼,不用火箭我們也能造訪衞星,而且修理人造衞星或進行太空旅遊也將十分方便。20世紀50年代,蘇聯工程師尤里·阿爾圖塔諾夫率先提出了太空梯設想,這一創意在後來的科幻小説中經常出現。
從理論上講,太空梯並不神奇:只要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海面上建造一座平台,將長達10萬千米的纜繩從距離赤道上空約36000千米的一顆人造地球同步衞星上降下,並錨定在平台上;由於地球自轉,所產生的離心力恰好抵消地球的引力,這條纜繩便得到一個向外的張力並豎立起來,就像你在頭頂上甩動一根在一頭拴着小球的繩子一樣;然後,讓一個由激光或磁場提供能量的升降器沿纜繩上下移動,運送乘客或貨物——這就是太空梯的構想藍圖。
將太空梯的另一頭選擇在衞星上,目的是保持與地球自轉同步。但嚴格地講,地球不是標準的球體,而是南半球稍為鼓起的洋梨形。因此,即使衞星的運動與地球的自轉同步,從地球上看,衞星也不是靜止的。事實上,如果從赤道橫切開地球,可以看到這個截面並非標準的圓形,所以地球表面及上空各處的重力大小有差異。幾乎穩定的重力點,僅在莫爾吉布羣島和加拉帕戈斯羣島上空。在這兩點之外,衞星若要保持靜止的位置,就必須經常噴射氣體使其復位。所以,太空梯只能以這兩點上空的靜止衞星為起點,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為了保持重力平衡,太空梯應由兩部分組成:自重心起往上、下兩個方向各自伸展出的幾萬米長的索道或者管道,它們分別被形象地稱為“吊天梯”和“甩天梯”。類似地鐵列車的車輛沿這兩個天梯行駛。因為是垂直行駛,所以車與軌道之間應該有某種固定裝置。一種比較簡單的設想是,在管道四周設置類似於超導磁懸浮列車的懸浮體。至於列車上下行進的動力,可由類似電梯的吊掛牽引裝置提供,或者直接利用磁場變化產生的電磁力。
與地球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樣,太空梯的列車也將被設置成雙向對開,並在適當的高度安裝“站台”,以便乘客和貨物上下。這些站台實際上是固定在太空梯上的空間站。考慮到它們本身的重量及列車的載重等因素,站台的位置必須適當,因為這關係到太空梯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巨大的拉扯力是很難靠太空梯本身的強度來抵消的。事實上,即使處於完全平衡狀態,按照計算,眼下也沒有哪怕一種能滿足太空梯抗拉強度的材料,這也是太空梯構想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題。從理論上講,在現有材料中,抗拉強度能滿足太空梯需要的材料唯有20世紀末發明的納米碳管,它的材質比鋼鐵堅硬許多倍。
只在莫爾吉布羣島或加拉帕戈斯羣島上空這兩點建太空梯,顯然具有很大的地域侷限性。為此,前蘇聯的G·伯利亞科夫又提出了“太空項圈”的構想:將這兩點及之外的靜止軌道上的衞星用纜繩連接起來,圍成一圈,這樣一來,這兩點以外的太空梯就無需花大力氣來進行軌道控制。這是今後建太空梯值得考慮的一個建議。
反物質送人去深空
20世紀70年代,英國曾打算建造無人宇宙飛船,讓它前往距地球約6光年的巴納德星。當時考慮通過核聚變來為飛船提供動力,但因未能解決“核聚變的啓動”以及“飛船的船體過於龐大”等問題,該計劃最終流產。
20世紀末,美國宇航局推出了反物質發動機的初步設想。所謂反物質,是指與構成物質的質子、電子或中子等“一般”粒子相對應存在的質量相同、電荷相反的粒子。一般物質與反物質發生反應,引起“湮沒”的現象,物質的質量全部轉化為能量,其釋放能量的效率是航天飛機所使用的氫氧燃劑的100億倍,是核電站核裂變反應的1000倍,是核聚變反應的300倍。阿司匹林藥片大小的反物質產生的能量,足以讓一艘飛船巡弋至幾百光年以外,100毫克反物質足以代替航天飛機上巨大的燃料箱和推進器中的燃料。所以,製造能量大、質量輕的反物質發動機是最佳選擇。
目前採用的反物質發動機設計方案,按湮沒的方式,分為固體核心、氣體核心、離子漿核心和粒子束核心四種。第一種方案是在熱交換裝置內進行湮沒反應,利用所產生的能量將氧推進劑加熱並從噴口噴出。接下來的兩種方案是讓反物質與氧推進劑直接發生湮沒反應,以磁力控制所產生的帶電介子或離子漿,讓其從噴口噴出。最後一種方案是直接進行一對一的湮沒反應,然後以磁力控制所產生的帶電介子,讓其從噴口噴出。這種方式的優點是隻需要反物質燃料,不需要推進劑,可以極大地減少飛船的負載。使用粒子束核心發動機的飛船,速度可達到每秒116千米,與之相比,20世紀70年代發射的“旅行者1號”飛行器簡直就像一隻烏龜——速度僅為每秒17.4千米。科學家預計,使用粒子束核心反物質發動機的飛船從地球到火星最少只需24小時,最多也只要14天。
使用粒子束核心反物質發動機,飛船隻需幾毫克反物質就可以在太陽系內遊弋,但是,如果要去像巴納德星那樣遙遠的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則需要幾千克反物質,遠遠超出了目前的製造能力。實際上,以目前最先進的加速器而言,一年也只能生產十億分之一克反氫原子;如果想獲得大量反氫原子,就必須投入鉅額資金建造生產反氫原子必不可少的冷卻環設備。看來,要想讓反物質推進的飛船啓航,人類還需要耐心等待,或許在下一個千年之內能夠實現。
“時間旅行”或許可行
一些科幻作品常常提到時間機器或時間隧道之類的概念,人們只要乘坐“時空飛船”就可以回到早已逝去的古代,或者前往遙遠的未來社會去旅行。例如,乘坐超光速的飛船,就可以追上正在傳播途中的、從地球上看早已逝去的古代事件所發出的光線。
科學家認為,可能用來實現時間旅行的載體有:超光速機器(使用超光速粒子)、Tipla機器(用超高密度物質製造的圓筒形物體,以超高速繞中心軸自轉)、蟲洞機器(1988年由美國加州大學的吉普·索恩提出)等。
所謂蟲洞,是因為它形似害蟲在水果中打出的隧道而得名。早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發表後不久,科學家就在理論上證明了蟲洞的存在。和黑洞一樣,蟲洞也是通過強大的引力場構成的一種時空結構。但是,與黑洞只進不出的單行道不同,蟲洞通常有兩個到空間的出入口。旅行者一旦進入蟲洞,只會得到一定的加速度,而不會像在黑洞中那樣被撕得身首分離。
地球與織女星的空間距離為26光年,但這個空間是彎曲的。索恩設想,在地球與織女星附近有可能存在一條穿越超空間的捷徑,這條捷徑就是蟲洞。一旦宇宙飛船超越蟲洞,你就會發現,原來可望而不可及的遙遠的織女星就在眼前。如果穿越蟲洞重返地球,飛船就回到了過去的世界。
構築蟲洞必須撕破空間。然而,空間不是空空的嗎?怎麼撕破,又怎麼挖孔?實難想象。從理論上説,蟲洞內的空間會被扭曲得極不自然,
以至無法使它保持暢通,就算能開通,也只是一瞬間。對此,索恩設想,首先用頻繁發生的“量子時空起伏”將“普朗克尺寸”的蟲洞擴大到可以讓飛船能夠通過的程度。所謂普朗克尺寸,其最小長度約為10-33釐米。其次,用不讓蟲洞蜕變的所謂高熱質物質使蟲洞穩定下來。另一方面,從理論上説,蟲洞的出入口均有巨大的引力場,但是極性相反。
像黑洞一樣,蟲洞入口具有巨大的吸力,任何物體甚至就連光都無法逃逸;而蟲洞出口則有巨大的斥力,拒絕任何物質和能量進入。也就是説,蟲洞出口只拋出物質和能量。所以,飛船返回地球時,瞬間就被從蟲洞出口拋射到地球,結果就出現了人們所説的回到過去世界的一幕。不過,包括霍金在內的一些科學家對時間旅行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物理學定律不允許有所謂“時間機器”存在,時間只能向前、不能向後的特性是不容破壞的,無論用什麼方法制造“時間機器”都永遠不可能成功。對此,索恩反駁説:“在物理學深刻認識量子引力理論之前,誰也不能下結論。”
黑洞發電服務地球
地球能源正在日益枯竭,而支撐地球文明的太陽能也日益減少,人類進入了能量匱乏的窘迫時代。有趣的是,吞噬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物質的可怕怪物——黑洞,卻潛藏着巨大的能源,或許可供人類今後開發利用。
發電機由轉子和定子組成,導電的轉子在有磁性的定子中旋轉,即導體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法國天體物理學家T·達摩設想,在一個帶電的旋轉黑洞周圍設置一個磁場,黑洞旋轉時就可產生強大的電流。當然,隨着黑洞能量被提取,黑洞的旋轉速度將逐漸減慢,只不過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黑洞的能量,除了與質量相關的引力能和與電荷相關的電能以外,還有與角動量相關的轉動能。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提出了一種利用黑洞轉動能的理論。對一個旋轉的黑洞而言,其最外邊是靜止界限,往裏是視界(外視界與內視界),靜止界限與視界之間是能層(儲能區),中心是環形奇異點。彭羅斯設想,將一個物體以逆着黑洞旋轉的方向放入黑洞的能層,這個物體在能層中被黑洞的潮汐(黑洞前部與後部的引力差)撕裂為兩部分,一部分被黑洞捕獲落向黑洞中心,另一部分帶着從能層吸收的能量被拋離黑洞。只要回收被拋出的部分,就可以獲得黑洞的能量。
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是將黑洞作為“引力阱”使用,即把放入黑洞的物質的勢能轉換為熱或光使用,其原理與水力發電站相同。具體的操作是:向黑洞放入氣體物質,使其在黑洞周圍旋轉構成吸積盤;盤內氣體因自身強力的摩擦產生高温,開始發射強光;在盤的周圍設置太陽能電池板,吸收吸積盤帶來的熱輻射。
事實上,黑洞與其他天體的吸積盤就可構成一個黑洞發電系統,這樣的天體系統在宇宙中大量存在,比如X射線雙星(由黑洞與普通星構成)。至於黑洞發電站的使用年限,以X射線雙星建造的超大規模發電站而言,因吸入的是對方星體的氣體,因此使用年限最少也有幾百萬年,最多則可達幾十億年。
控制地震制服火山
覆蓋地球的地殼以下直到2900千米深處,是被稱之為地幔的岩石層。地幔作對流運動,對地殼產生壓力,一旦對地殼脆弱的部分構成突然破壞,就引發地震;而在地幔的上升過程中,當從岩漿分離的氣體噴出地表時,就引起火山爆發。
地震或火山爆發的能量,來自巨大規模的地幔對流。即使再過許多個千年,人類的智慧也同樣無法阻止地幔的對流。但是,控制地震或火山爆發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我們的目標是主動規避地震的危險,以期在某個特定區域阻止地震發生,或有計劃地在特定時間引起多次小地震,一點點地釋放能量,從而避免大地震的發生。
地震每級之間的能量差是30倍。要化解里氏8級地震,我們可以陸續引發上千次6級地震(6級地震至少對發達國家而言已不再構成威脅)。如果要通過引發4級地震來化解8級地震,則須引發上百萬次地震。如果能引發更大量的無害小地震,那麼就徹底解除了大地震之虞。要想避免地表出現斷層,則可在空間上分散地震的發生地點,或在不至於危及生命的地方誘發地震。
那麼,如何控制地震發生呢?關鍵在於地殼的性質。構造地球的岩石具有“結構敏感性”,就算物理條件發生很小的變化,岩石的微結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如果含砂的地基受到震動,鬆軟的地層就會發生像流動的液體那樣的“液化現象”。又比如,反覆對地殼施加哪怕微小的力,也可能使地殼的強度下降。事實上,只要稍微改變黏土的含水量,黏土的硬度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據此,如果向地下岩石注入含表面活性劑的水並通電,則地殼的強度、形變以及地下水的流動都會發生變化,這樣也就改變了地殼的狀態。從理論上説,這樣就有可能解除作用在地殼上的巨大壓力,或者一點一點地消除有害的能量堆積。實際上,向地下注水都可能引發微小的地震。
但是,如果人為地使某地的地殼性質發生改變,會對其他地方的地殼產生影響,而且影響將逐漸擴大,最終有可能引發令人意想不到的危險後果。所以,要想控制地震,就必須監視整個地殼狀態的變化,一邊預測一邊不斷地調整控制方法。為此,必須擁有精密監測地殼狀態、預測可能出現的變化的手段。
據説,俄羅斯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巨大的裝置誘發小地震,從而避免大地震。他們應用儲存石油的地層,在地下有意識地製造了許多微小裂紋,成功地提高了石油的抽出率。
控制地震的原理同樣可以用於控制火山爆發。為了阻止急劇的火山爆發,一定要避免火山口被硬物堵塞。最有效的辦法,或許是將海水充分注入岩漿源或火山口堵塞處,使岩漿變軟並稀釋堵塞物。由於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可首先應用於海底火山或近海火山。
不過,想要在全球規模上控制地震或火山爆發,好歹也要再等1000年。假若1000年後還不能達到目的,那時的防災技術也肯定已經大大進步了。
想方設法阻止冰期
雖然21世紀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全球變暖,但從地球在過去1億年間的氣候變化趨勢來看,地球實際上正在迅速地變冷。不管怎樣變暖,地球早晚會進入下一個冰期(冰河時代),而冰期的嚴酷並不亞於全球顯著變暖。
地球上最後一個嚴酷的冰期距今已有大約1萬年。現在是比較温暖的間冰期,但早晚要迎來冰期。著名氣象學家米蘭科維奇認為,冰河期與間冰期到來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地球運行軌道發生的週期性變化。從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偏心率、地球自轉軸的傾角以及自轉軸歲差運動的週期變化,可以計算出自太陽的輻射量的變化。
米蘭科維奇根據理論計算提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大約以10萬年的週期發生變化,從幾乎正圓變成橢圓,使地球離太陽更遠。米蘭科維奇還發現,地球的自轉軸傾角大約以每4萬年的週期發生變化,使得南半球或者北半球離太陽更遠。例如,現在北半球從每年6月的夏至起進入夏季,但大約1萬年後,屆時南半球將變成夏季。米蘭科維奇通過10萬年、4萬年、2萬年等週期的太陽輻射量變化,來預測可能引起的氣候變化。
科學家調查過去40萬年地球表層的温度變化,結果發現每個變化週期大約為10萬年,與米蘭科維奇的預言幾乎一致。這個週期性變化的特點是:先經過大約1萬年的温度急劇上升,然後是長達9萬年、但過程緩慢的持續降温。那麼,下一個冰期何時到來呢?如果以過去40萬年的數據為基礎來預測地球未來的氣候,那麼地球從現在起就已開始向冰期邁進了。當然,對這個説法還存在很大的爭議。
與全球變暖相比,全球變冷對世界的破壞其實更大。公元4世紀前後發生過全球變冷,當時中亞各民族被逼南下,西方人也大遷徙,全球變冷成為世界大遷徙的直接原因。現在世界人口超過60億,每年以1億的數量繼續增加,其中約36億住在亞洲。如果全球再度變冷,巨大數量的中亞人將開始南下,不可避免地會造成國際社會的大混亂。
21世紀,對人類最大的挑戰實際上應該是對全球變冷的控制。作為寒冷控制技術,除了安全開發原子能等已有的能源外,還必須注重開發太陽能,以及用反射太陽能技術將能量傳輸到寒冷的區域,等等。總之,人們必須想方設法阻止或至少延遲冰期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