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看房沒戴頭盔,損失二十萬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科技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ID:QbitAI),作者:關注前沿科技,36氪經授權發佈。

只是去看個房而已,戴頭盔是什麼鬼???

最近,這段「濟南某戴頭盔男子進售樓處」的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

他並不是為了搞笑才做出這樣的舉動,相反,目的非常「正當」——保護個人信息。

而這背後「罪魁禍首」,竟然是人臉識別系統。

  • 只是露個臉而已,咋跟個人信息有關了?

  • 如果個人信息被抓取了,會損失什麼呢?

一層層揭秘,這裏面的水,可是真夠深的。

一個攝像頭,可能讓你損失十幾萬

「為保護個人信息,戴着頭盔去看房」。

在這樣一則短視頻引發熱議之後,大眾驚訝的發現,人臉識別系統已經不知不覺成了售樓處的標配。

還是事先不説明,「無感」抓拍,戴口罩也能識別的那種。

不僅是視頻中看房者所在的濟南,隨着事件進一步被公開討論,北京、天津、廣州……這樣的AI應用竟早已遍地開花。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南都記者就在北京大興區的中國鐵建·國際公館體驗到了這種「無感抓拍」:看房1小時,攝像頭沒少見,可每一處都沒有人臉識別提示,銷售人員也並沒有提及人臉識別。

看房結束之後,南都記者在推出這種「人臉識別渠道風控」產品的深圳市明源雲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處,看到了自己被抓拍的照片。

同樣,《北京日報》記者也在實地走訪中發現:

短短一、二百米的路程中,前台、沙盤、展示板等幾個看房人必定會停留的地方,角落處都安裝着一個攝像頭。

長這樣: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而售樓員也在被詢問後承認,這些攝像頭的作用是採集看房人的面部信息。

一個售樓處,一進門就悄沒聲地採集看房人的人臉信息,是想幹嘛?

原因其實並不複雜:

精準區分獲客渠道,防止“內單外掛”、“飛單”等問題。

簡單點來説,就是為了防止售樓處銷售和中介為了客户是誰拉來的,相互扯皮,同時也降低房企自身的銷售成本。

據《光明日報》報道,有業內人士透露,由於房地產行業對分銷渠道依賴不斷加重,渠道(即中介等)佣金不斷水漲船高,飛單現象層出不窮。之所以會出現內單外掛等現象,是因為渠道佣金已經是內場置業顧問的10倍左右,甚至更多。

另一種情況是,客户在看房後不留下真實姓名和登記,轉而尋求中介獲取優惠,傳統的登記等手段無法防範,人臉識別等「房地產渠道風控」服務應運而生。

拍下人臉,比對識別,有了這樣的技術手段,房企就再也不擔心佣金多給了。

據《北京日報》報道,一位不久前剛在南四環某樓盤購買了商品房的消費者告訴記者:他在簽約前才發現自己被人臉識別了。

結果就是,雖然他是在經紀人陪同下籤約的,但由於人臉識別系統記錄到他曾主動到訪過一次,因此不能享受2%的優惠,「兩個價格相差近20萬元。」

這也就難怪有人要戴着頭盔去看房了。

另外,也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我去售樓處上個廁所,就要被採集信息了???

針對這一事件,有不少信息安全、法律界專業人士表示:私自採集人臉信息涉嫌侵權。

強提醒:「人臉識別第一案」已宣判

無獨有偶,關於人臉識別,最近除了「看房戴頭盔」事件,還有一件強提醒事件:

杭州「人臉識別第一案」,判了!

根據《人民網》的報道,原告郭兵在2019年4月,向「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支付1360元,購買了「暢遊365天」雙人年卡。

而當時確定的入園方式是指紋識別,與此同時,郭兵和妻子也留存了他們的其他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

但在2019年7月和10月,郭兵收到了2次來自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的短信,內容中稱:

年卡入園識別系統更換事宜,要求激活人臉識別系統,否則將無法正常入園。

此後雙方就入園方式、退卡等相關事宜協商未果,郭兵便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 圖源:杭州網

最終,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結果為:

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其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

駁回郭兵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焦點是對經營者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尤其是指紋和人臉等個人生物識別信息行為的評價和規範問題。

我國法律對於個人信息在消費領域的收集、使用雖未予禁止,但強調對個人信息處理過程中的監督和管理,即個人信息的收集要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和徵得當事人同意;個人信息的利用要遵循確保安全原則,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被侵害時,經營者需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由於這個事件涉及人臉等個人生物信息採集問題,在網上頗受關注,被稱為國內「人臉識別第一案」。

雖然這個案件看似是一場較真的訴訟,但其背後確實一個大大的數據安全問題。

正如《新華社》所評價:

該案一審落槌,如同一顆石子落入湖水。

這一案件所激起的關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安全話題,值得社會各方思考。

人臉識別是把雙刃劍

雖然人臉識別技術在飛速發展、進步,但與此相伴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

不僅是出入動物園這樣的公共場所,現在,不少小區強制要求業主「刷臉」進出。

此前,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就對小區人臉識別説了「不」:她居住的小區貼出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公告,要求業主提供房產證、身份證、人臉識別等信息。

多數人對收集人臉識別信息不敏感,只是隱隱擔憂房產信息被泄露。而勞東燕作為清華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她認為,人臉識別信息被濫用的風險比房產信息大得多,物業更是無權收集這些個人信息。

具體能造成什麼樣的危害?

舉一個例子,《新華社》在此前的調查中發現,為了通過實名認證,達到註冊虛假賬號或者侵犯他人賬號等非法目的,人臉信息已經成為黑灰產的重要交易信息,並催生出了「過臉產業」:

人臉信息泄露後,不法分子可以通過「照片活化」,將照片製作成動圖,按照相應登錄軟件規定程序,圖片可以完成點頭、眨眼等認證動作,順利通過部分軟件的人臉認證。

細思極恐,若是個人信息就這樣赤裸裸的暴露出來,可能造成的後果、損失也是無法估計的。

巧合的是,最近海底撈密密麻麻的攝像頭,也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

雖然網友們的回覆大多都是較為調侃,「防止偷偷過生日」等等,但還真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技術是把雙刃劍」。

科技的向前發展固然是正確,但怎麼用好一把利刃,卻是更值得深思的問題,你説呢?

參考鏈接: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1058733.htm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0-11-23/doc-iiznctke2761655.s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13035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4110979395212621𝔴=spider&for;=pc

http://www.xinhuanet.com/2020-11/25/c_1126786381.htm

https://mp.weixin.qq.com/s/pmjymkZ4MfglB12yj7l2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