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根本就不會“終結”?科學家給出答案,有些顛覆認知
恐懼,是人類最原始的情緒之一,自出現在地球上的那刻起,它就如同附骨之疽糾纏着人類。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每個人恐懼的事物各不相同,但在所有人的內心最深處,其實都隱藏着一個永遠無法剔除的恐懼——死亡。
對於生物來説,死亡絕對是最本質、最原始的恐懼,以至於生物所有的演化、發展其實都是為了延緩死亡的到來。
回望歷史我們能夠發現,在人類文明近萬年的發展歷程中,近幾百年的發展速度絕對稱得上“極速”,人類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程度更是甩了幾百年前幾條街都不止。
但是,對於死亡的恐懼和認識,其實現代人和古代人甚至是幾萬年前的原始人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在科技落後的古代和史前時期,人們害怕死亡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死亡意味着永遠消失、意味着將遠離繁華美麗的世界、意味着將在永恆的黑暗中無限沉淪。
這種認知和感受不用刻意學習,因為在千萬年的演化過程中,它早已是一種本能、早已深深地沁入骨髓。
古人是這麼認為的,現代人同樣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和科學盛行的現代不同,古人其實還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因為對世界認知相對有限,這使得他們能夠構建出一個死後的世界,比如天堂或地獄,這樣死亡就變成了一個新的開始,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相比之下,現代人就要“慘”多了。由於對世界認識相對深入,我們從心底上就不相信天堂地獄這種不科學的事物,所以它們也就無法給予我們一定的慰藉。
現代科學帶來新的慰藉
但是,也得益於科學的盛行以及對世界不斷加深的認識,我們找到了更科學的慰藉方式和方法,比如平行宇宙理論、穿越維度的靈魂飛昇等等。
這些慰藉有些確實是非常科學的,比如説平行宇宙理論。該理論的提出者是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Hugh Everett III),他的靈感來源於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
上個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在研究量子力學時發現,每次觀察量子的狀態都是不同的,而量子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基礎,由此休·艾弗雷特提出,我們的每一次觀察,都會導致我們所處的世界“分裂”一次,每個觀察結果都處於分裂所產生的每一個世界中。
將此理論引申到現實生活中,意味着我們每做一次選擇,世界就會分裂一次。比如正在學習的你突然想拿起手機跟人聊天,那麼當你產生這個念頭的瞬間,世界就會分裂成兩個,一個是你最終沒有拿起手機的世界,另一個則是你已經拿起手機跟人聊天的世界。
平行宇宙理論的出現的確能夠讓我們緩解對死亡的恐懼,但也僅僅是緩解而已,因為無論你的一生分裂出多少個宇宙,這些宇宙中的你最後仍然要面臨死亡。
“靈魂”並不科學
如果説平行宇宙理論還想對靠譜一點,那靈魂飛昇就是純粹的“扯淡”了。嚴格來説,關於靈魂的討論其實並不是從現代開始的,但直到現代人們才能對它進行定義。
當然了,首先闡明的是,靈魂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問題,因為科學必定是能夠證偽的,而靈魂問題根本就是一個既不能證偽也不能證實的概念,所以一個正兒八經的科學家並不會直接去研究靈魂。
如果物質世界中真的存在靈魂,那麼它肯定或者説至少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才能夠存在,一是能夠獲取外界能量,並且能夠存儲這些能量,二是能夠和外界進行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換。
所以説,即便物質世界中真的有靈魂這種東西,那也絕不是各種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那樣,是一道摸不着的虛影。
那靈魂究竟是由什麼東西構成的呢?是基本粒子嗎?而它又是如何跟外界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換的呢?這些科學都無法進行解釋,所以靈魂問題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問題。
荒誕的結論:靈魂21克
可能提到靈魂,有些人會想到一個流傳已久的説法:靈魂的重量是21克。如果靈魂不存在,那麼21克的重量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一個主觀性極強且非常不嚴謹的“實驗”。
20世紀初,關於靈魂的討論莫名的再次火熱起來,一位堅信靈魂存在的醫生鄧肯·麥克杜格爾(Dr. Duncan MacDougall)決定通過實驗來證明靈魂的存在,而他的實驗方法就是給靈魂稱重。
怎麼給靈魂稱重?麥克杜格爾認為,靈魂被束縛在活人體內,當死亡來臨之後,靈魂就會得到解脱離開身體。這個由有到無的過程是稱重的關鍵點。
1901年,麥克杜格爾從療養院中找到了6位瀕死病人作為實驗對象,其中4人患有肺結核、1人糖尿病,另一人病因不明。
在他們臨死之際,麥克杜格爾將他們放到了一張特殊的牀上,這張牀由一個高精度的秤改裝而成。
麥克杜格爾和其助手一邊觀察着秤上數值的變化,一邊等待着實驗者逝去。這一刻對於實驗者來説是沉重的,但對於麥克杜格爾來説卻是極為迫切的。
在等待過程中,麥克杜格爾並沒有閒着,為了保證實驗的嚴謹性,他們一直記錄着實驗者的體重變化。
麥克杜格爾發現,第一位實驗者每小時都會穩定減少28.3克的質量,他認為這是人體內水分蒸發造成的質量流失。
時間到了3小時40分鐘,當實驗者逝去的那一瞬間,秤上的數值發生了變化,實驗者的體重減少了21克。
這一結果讓麥克杜格爾欣喜若狂,因為這和之前測定的每小時減少28.3克不同,所以這並不是人體正常的代謝,而是靈魂的質量。
然而,後續五位實驗者並沒有給出相同的數值,但固執的麥克杜格爾堅持認為21克就是靈魂質量。就這樣,靈魂21克重的説法逐漸流傳開來,但究其本質就是一個不嚴謹實驗得到的不嚴謹數值,根本無法證明靈魂的存在。
從本質上看人類是永恆存在的
既然靈魂並不存在,那是不是代表死亡就是永久的消失、就是一切事情的終結呢?其實這樣的説法還是有些不準確的。
從長遠上看,每個人都會死,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其實永遠也不會死。M理論允許宇宙從虛空中自發出現,並且出現過程可以無限次,而且不需要任何“創始者”的存在。
按照全息原理,一定範圍內時空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上限的。而按照“龐加萊迴歸”,在任何宇宙、任意時間內,無論何種排布方式、物質以及能量,都能夠被無限的多次重現。
因此,在諸多理論的支持下,哪怕我們和我們所在的宇宙消亡了,這一切還是會在其他宇宙或其他時空被重新出來,而這個重現過程能夠發生無數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宇宙以及宇宙中的一切包括人類,其實都在變動中實現了永恆,並沒有所謂的“終結”。看到這個顛覆認知的結果和答案,此時的你是不是能夠釋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