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體影音隱形冠軍背後的憂愁
Roku的硬件和內容合作伙伴都是行業巨頭。
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在全球各地肆虐,越來越少的户外活動,消費與娛樂場景的花費會更集中在家庭娛樂。而亞洲比較少為人知的Roku,可能是宅經濟下的隱形冠軍。
Roku是美國市場市場佔有率約4成、排名第一的OTT(over-the-top)機頂盒平台,截至2019年底有超過3,690萬的用户,比前一年增長了36%;其2019年的年度營收達11.2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了52%。
在影音流媒體訂閲大混戰、有線電視剪線潮的年代,Roku作為美國流媒體影音市場最主要的渠道,到底有什麼神秘優勢?
打出四成市場佔有,他們如何在美國悶聲發大財?
Roku的競爭優勢之一為平台的中立性。海納百川的Roku,將主要的內容提供者納入自家服務,無論是Netflix、HBO、Disney 、Amazon Prime、Hulu等主流的內容訂閲供應商,都能在Roku平台增至到。
Roku同時解決了內容廠商的兩個關鍵痛點──渠道的廣泛性,和電視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的易用性,與之合作的內容夥伴,可以輕易地將內容上架到Roku,就可以觸及到最廣泛的觀眾。
該公司並推出Roku OS授權搭配的電視廠商,消費者可以直接在智能電視中使用Roku平台。2019年美國銷售的智慧電視近1/3都是Roku TV。
而談到主要商業策略,Roku是用低價的硬件來攻佔市場,主要獲利來源則是靠平台服務。Roku自產銷售的機頂盒(電視棒)價格最低可到29.99美元,比市場上的競品都來得便宜。
也因為價格優勢吸引了大量用户,讓內容提供者能夠接觸到大量用户,並且使用Roku作為他們推廣內容與服務用户的平台,甚至允許在上面打廣告,直接吸引用户購買或訂閲。
可以這麼説,Roku的核心商業模式,圍繞在:讓更多的用户花更多時間,觀看其平台上供應的授權內容。2019年一整年,Roku流媒體影音的播放時間,從240億小時增長了68%,來到403億小時。
帶有付費廣告的“廣告隨選影音”(AVOD, Advertising Video on Demand)是Roku增長速度最快的營收來源,隨着提高的用户觀看時間,衍生更多機會和版位可以投放廣告。
回到品牌擴展策略,硬件是用來低價推廣其平台服務,Roku在2019年的硬件毛利率只有1%;而平台服務的毛利率則高達43%,整體營收的佔比則從2017年的44%,提升到2019年的66%(平台盈利除了用户訂閲費用,還包括廣告收益)。
或許是策略湊效,Roku的每月活躍用户穩定增長,自2018年末約2,710萬來到2019年末的3,690萬,此外,該公司的關鍵指標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產生的營收),從2018第四季的17.95美元,來到2019第四季約23.14美元,同期增長29%。
全年毛利則從2018年3.32億到2019年的4.95億美元,增長幅度近五成。目前都走在十分正向的發展道路上。
廣告獲利黯淡成虧損加劇隱憂
流媒體影音是個巨頭雲集、競爭激烈的行業,蘋果、亞馬遜、Google都是Roku不容小覷的對手。看似前景一片光明,但無可避免,且最直接、顯而易見的風險就是,Roku是一家仍在虧錢的公司,自上市以來的淨利都沒有轉正過,運營成本的增速,依舊高過營收增速。
且Roku雖然市場佔有高,但收入集中在廣告。隨着疫情蔓延、經濟放緩,各企業節省開支、紛紛從廣告縮手的情形下,他們極有可能會陷入觀看時間加大,但廣告收入卻增速不及的窘境。
這個全美最多人使用的流媒體影音服務品牌,營收九成理當集中在美國市場,在全球化的經濟趨勢中,是多數投資人不看好的。
OTT市場相當本土化,各大地區都有自己的主流機頂盒平台,以及內容供銷體系,要打進去絕非易事。也因此,Roku的國際增長軌跡,可能不見得與Netflix在海外的腳步相似。
説到底,Roku的核心商業模式是在流媒體影音訂閲掏金潮中賣鏟子,中立的平台可能是該公司最大的優勢,加上有線電視剪線潮持續強勁的大勢之下,OTT需求增長的態勢不易改變。關鍵就在,Roku能否展現出符合自己身價的變現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