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目科技」精選落地場景,開闢毫米波雷達細分藍海
毫米波雷達是指工作在30GHz-300GHz的雷達,最早應用於國防領域。隨着MMIC、SOC技術的出現和CMOS工藝的成熟,使得毫米波雷達商業應用加速邁進,開始廣泛應用於汽車、安防、交通等民用領域。近年來,國內湧現出一批毫米波雷達企業,大多選擇車端應用作為切入點,希望在大熱的自動駕駛風口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現實是,企業間競爭十分激烈,行業發展態勢持續膠着。前有博世、德爾福、大陸等海外巨頭牢牢佔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後有國內整車廠、一級供應商、華為等新玩家紛紛推出了各自的毫米波雷達產品。面對如此局面,不禁令人發問:毫米波雷達領域的初創企業還有機會嗎?
剛剛獲得梅花創投千萬級Pre-A輪融資的電目科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創始人吳超説道:“過去毫米波雷達行業主要講的都是車端應用的故事,很多企業也都獲得了很高估值的融資。然而客觀上講,在車端規模化的前裝應用一直沒有突破。”吳超認為毫米波雷達具備測距遠、精度高、全天時全天候、低功耗、體積小等等特點,有望成為物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傳感器之一。結合國產芯片及產業鏈的日趨成熟,伴隨着價格的快速下降,毫米波雷達即將率先迎來在工業級市場應用的爆發。
聯合創始人蔣彥波指出,企業應該摒棄拿着錘子找釘子的產品設計思路,而應該遵循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戰略,圍繞客户需求創造性地開發產品,避免概念化的偽需求。”以此為理念,電目科技出品了幾款79G毫米波雷達,打入市場。
除了汽車,其他很多細分行業都有大量傳感器升級的需求,毫米波雷達由於過去的認知侷限及價格等問題未能獲得規模化應用。電目科技抓住該痛點,重點研究毫米波雷達在智慧停車、智能樓宇、智慧交通等泛安防領域的應用,在未融資前已實現了多款79G毫米波雷達的量產。第一款雷達產品用於替代傳統的地感車檢器。地感車檢器用於停車場出入口,判斷車輛的狀態,但是施工複雜,需要破壞地面安裝,且無法檢測行人等目標,有時甚至還造成嚴重人身傷害。為了解決以上市場痛點,電目科技推出了數款79G毫米波道閘防砸雷達,可適應停車場等各類型道閘,實現人車區分、行車方向判別等高級功能,適合於車人來往、不同天氣影響下的複雜環境中。目前,已經在停車場、高速公路及加油站等場景下成熟應用。產品量產後,可替換目前的傳統地感車檢器設施。上述場景存在大量市場機會,以停車場計,每年的市場容量就高達數億元。
聯合創始人李黎陽提出,過去毫米波雷達在很多行業未能得到大規模應用主要制約於價格以及需求挖掘不足。目前國內芯片公司在工業級領域應用的芯片已逐步成熟、很快將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這將極大降低毫米波雷達的造價。79G毫米波雷達價格也將快速接近24G的價格。因此,挖掘市場需求找到應用場景至關重要,產品化落地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
在團隊方面,創始人吳超畢業於北航與國防科大,曾在軍隊工作多年,有多年雷達系統研究與技術經驗,在該領域有深厚積累;聯合創始人李黎陽曾任職於平安科技、招銀國際、PP停車,有技術及金融複合背景;聯合創始人蔣彥波曾在中興和華為公司工作多年,歷任項目經理、首席架構師、產品經理。公司目前總員工20餘人,預計年內擴張至50人。
在戰略上,吳超這樣總結自己的方法論:一是要先易後難,在企業初始階段,要沉澱技術和產品,提高競爭力,避免與巨頭直接競爭;二是要從細分賽道切入,先生存下來再謀求拓展領域,獲取更大市場;三是要避免唯技術論,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握客户的真實需求,避免偽需求。
據悉,電目科技於6月初獲得梅花創投的千萬級Pre-A輪投資。本輪融資後,公司將重點關注毫米波雷達在多應用場景的拓展,逐步豐富產品線。汽車室內導航、泊車等相關多款產品正在開發過程中,未來將進一步開拓室內場景的智慧零售、智慧辦公等領域。公司計劃在業績達到市場預期後,於2020年Q4啓動新一輪融資,用於團隊進一步擴充建設以及新產品線的深度研發。
本文文章頭圖來源於電目科技,經授權使用。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