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商飛面臨“突破良機”,有望與2大航空巨頭縮小差距
疫情期間,全球航空業遭受巨大沖擊,20年來的繁榮景象被打破,有聲音稱,由波音、空客兩大巨頭稱霸的局面或將被“洗牌”,中國商用飛機或可“後來者居上”。美媒7月23日發表文章稱,在如今的形勢及行業局面下,中國商用飛機正面臨“突破良機”,有望縮小與波音、空客這兩大航空巨頭之間的差距。
瑞士信貸集團的分析師羅伯特·斯賓加恩(Robert Spingarn)認為,新冠疫情可能是大幅改變行業競爭環境的因素之一,因為在疫情下,一些公司正忙於擺脱困境,另一些公司則忙於有所作為。波音及空客便是前者,而中國商飛則是後者。
首先拿波音來説,今年可謂波音最困難的一年,自王牌機型737MAX接連發生空難事件後,消費者對波音的信任本就大打折扣,而疫情帶來的限制出行、封鎖隔離等對波音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根據波音4月發佈的財報來看,一季度,波音營收16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6%,淨虧損6.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約44億元)。另外,根據美媒報道,波音今年上半年僅賣出59架飛機,而退訂的飛機數量卻多達382架,其中,大部分為737MAX客機系列。
而就在波音深陷困境之際,中國商飛卻屢迎突破。6月,中國商飛已成功向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交付由我國自主研發的ARJ21客機,且三大航將在2024年前總計接收105架ARJ21;7月10日,ARJ21已成功完成首航任務,正式投入生產。
除此之外,中國商飛所設計的C919單通道客機目前已完成試飛,即將於2021年交付使用,目標將是同波音737和空客A320相抗衡。中國商飛2018年發佈的預測報告還顯示,未來20年,中國預計將交付9008架客機,總價值達1.3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9萬億元)。
隨着自主研發的國產飛機陸續交付,中國民航製造業也迎來了重大機遇,國產飛機打破雙寡頭格局、撬動航空領域萬億級市場似乎近在咫尺,但從目前來看,中國商飛依舊面臨着兩大挑戰。
一方面,從技術上來説,中國商飛作為追趕者,與波音、空客存在一定差距。由於我國飛機制造業長期以生產外國設計的飛機為主,缺少自主設計飛機的經驗,因此我國整個飛機制造體系是偏向生產的,並不利於國產飛機完全實現國產化。
為此,中國飛機的製造理念在近年來已發生轉變,技術上也有了顯著突破,更採用與國際接軌的“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實行“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高國產化”的發展戰略,為中國商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添了底氣。
另一方面,從市場來看,雖然目前中國商飛已推出了ARJ21、C919以及計劃中的CR929,但真正上市的只有ARJ21,可以説,中國商飛的市場份額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有分析指出,中國商飛目前與波音空客並非處在同一戰略上,前者處在研發,後者處在市場。波音、空客在幾十年的積累下,在全球建立的一體化服務體系——完善的維修保障基地和人員培訓體系,是波音及空客在全球航空市場競爭力強勁的原因之一,而這也是中國商飛現階段要拓展的領域。
總的來説,ARJ21及C919等國產飛機的成功研製,已意味着中國航空業開始邁進一個全新的領域,中國航空為世界航空展現了其“潛力無限”的一面。
文 | 李銀蘇 題 | 黃紫鎵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