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啥不去種地?看地上長得是什麼就能明白了
《擊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上,農耕文明是最早的文明形態,也是人類生產力的一次巨大飛躍。農耕文明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與這一國家及地區的禮法制度、文化觀念、生態環境以及氣候條件都有關係。中國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發展農耕文明的國家,這裏的氣候條件適宜,再加上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讓土壤的保水能力很強,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除了中國以外,像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希臘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農耕文明國家。
《青城隱者記》有言:“男耕女織,桑麻滿圃。”在我國古代,以一家一户為主體的小農經濟非常盛行,是我國傳統經濟的一大特點。事實證明在我國古代的封建專制政體下,男耕女織促進了經濟的增長,維繫了社會的穩定。但隨着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使得我國的自然經濟開始逐漸解體,並最終轉變為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在世界範圍來看,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文化的融會貫通,似乎是文明發展的必經之路。但是在另外一個大洲,這裏卻和世界上其他地區表現出來的特點完全不同,這便是非洲。提到非洲,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在那裏生活的黑人,其次便是對黑人的一些傳統印象,認為非洲人好吃懶做,所以才會導致非洲那麼落後。如果是這樣,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啥不去種地?
我們如果要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首先要看一下非洲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地圖來看,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低緯,甚至赤道直接從中穿過。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便是赤道地區炎熱,兩極地區寒冷,整體温度是從赤道到兩極地區遞減。非洲這一大陸,幾乎都處於低緯地區,這也就意味着,他們這裏是熱帶類型的氣候,要不就是終年炎熱,要不就是常年陰雨,這種氣候條件,想要發展農業是非常困難的。
在中國,為什麼東北地區被稱為糧倉,這是因為我國東北地區,是非常典型的温帶大陸性氣候,也就是夏天的時候晝長夜短,晝夜温差較大,一天24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處於白晝,農作物受到光合作用的時間很長,所以東北地區的農作物產量大,味道可口,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但非洲很顯然就沒有我們這樣的氣候條件,無論是強烈的高温還是頻繁的雨季,都對非洲地區的農作物造成影響,因此想要發展農業,也就成為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非洲不適合種植農作物,在古代社會時期還情有可原,但到了現代,隨着技術的不斷增長,像是大棚種植等各種技術手段層出不窮,很顯然這並不是農業落後的主要原因,那麼他們為什麼仍然不願意種地呢?看看地上長得是什麼就明白了。
非洲是一個有着豐富資源的大陸,非洲的面積廣闊,各式各樣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雖然在16世紀,這裏的部分資源被西方侵略者拿走,但仍然有很多珍貴的礦產留在了這裏,這也是為什麼當有人提到非洲的時候,總是會把這裏當作是一個有着無限寶藏的寶庫。無論是鑽石還是石油,非洲都有不小的儲存量。
但就算如此,似乎也並不是他們如此下去的理由。這是因為非洲雖然作為人類的發源地,但到了現代,這裏卻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一個大洲,沒有引進任何先進的技術,也沒有能夠留住技術人才的薪酬條件,這就導致非洲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他們本身就沒有充足的實力吸引人才,也就沒有先進的技術手段,這就導致他們的貧窮陷入了一個困境,永遠也沒有人能夠帶着他們走出去,這就是為什麼,近百年的時間裏非洲的發展沒有任何起色,稍微出現幾個有錢有能力的家庭,都想着趕快出國移民,而不是留在當地建設非洲。
我們常説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個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水平較高,有些地區發展水平則是相對較低,而非洲毫無疑問就是相對較低的那一個。非洲的發展面臨困境,我們自然給予了他們很多支援和幫助,但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我們的幫助似乎並沒有起到什麼特別有效的作用,非洲仍然沒有獲得充足的發展,仍然和過去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我們都認為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但這裏卻很少出現饑荒,好像他們能夠平白無故的變出來食物一樣,這是因為什麼原因?非洲是貧窮與落後的代名詞,這裏的人為啥不去種地?
除了當地特殊的氣候條件以外,因為氣候特徵導致的土壤也有很大關係。中國的土壤大多都是黃土,本身的固水保肥能力很強,非常適合種植農作物,但非洲的土壤卻並沒有這樣的特點。非洲的土壤並不是黃色的,而是深紅色的,也就是紅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顏色的土壤,是因為非洲常年高温多雨,雨水的淋溶作用非常明顯,土壤內部存有的鹽類物質在雨水的沖刷下進入深層地下水,並因為温度的升高而導致鹽度不斷增大。這就導致土壤內部的鐵、鋁等氧化物成倍增長,使得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相對較低,整體呈酸性,無論什麼農作物的種子放到這種土裏面,都很難生根發芽,自然就沒有辦法發展農業。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公元16世紀開展的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隨着新航路的開闢,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家對於利潤的瘋狂渴求,歐洲的這些奴隸販子利用廉價的鹽、布匹等物品,運到非洲換成黑人奴隸,再運到美洲兑換當地的農作物和工業原料。在這場持續了三百餘年的貿易活動中,黑人被剝奪了生存的權利,被看作是一種廉價的商品,這導致非洲的人口數量在這300年的時間裏急劇減少,甚至到了現在都沒能緩解。
非洲的人口數量稀少,而且在過去的幾百年時間裏,非洲的礦產資源,一切可以被利用的財富,都被歐洲人強行掠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以後。正是因為這幾百年歷史的影響,讓非洲人不願意再去奮鬥,而是隻想得過且過的度過每一天,這種骨子裏面的觀念十分難以改變。
除此之外,非洲人還擁有一個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其實看看地上長得是什麼就明白了。因為非洲基本上都是熱帶類氣候,因此不利於發展農業,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的農作物都無法在這裏生存,水果就可以在這裏生長的很好。除此之外這裏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麪包樹,這種樹平時根本不需要去管,只要到了固定的日子,過去採摘樹上的果實就好。它的名字雖然叫做麪包樹,但並不是樹上長麪包,而是説這種樹上面結出來的果實,味道和麪包非常相似。
綜上所述,非洲雖然農業難以發展,但非洲的水果卻非常出色,當地人就算一年四季不去種地,只需要去茂密的雨林裏面採摘食物就可以度日,而且因為當地的光照充足,這裏的水果大多都非常的好吃。因此他們自然也就不去想着辛苦的勞作種地了。
參考資料:《青城隱者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