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披上元宇宙的外衣去淘金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科技

來源: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於惠如  編輯:羅麗娟

他們想把自己的故事套上元宇宙要素,兜售給願意接盤的人,在眾人搞懂元宇宙之前,先淘到第一桶金。

“以前我跟客户聊方案,他們更傾向於用視頻的方式,這一個多月來,幾乎每個客户都在問:‘你們能用元宇宙的方式呈現嗎?’。”深圳一家專注於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沈哲對全天候科技説。

10月底,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會議上宣佈Facebook改名Meta,all in元宇宙,此後,現實宇宙再掀起一波關於元宇宙的狂歡。

最新的消息是,美東時間週二,在虛擬世界平台Decentraland裏,一塊數字土地被賣出243萬美元的高價,以高出一倍多的價格刷新虛擬房產交易價格紀錄。

在國內,首家元宇宙研究院、首個景區元宇宙研究中心、元宇宙首席分析師……各類新名號也幾乎在一夜之間冒出,元宇宙的浪潮湧到了各行各業,街頭巷尾。

天眼查顯示,截至今年11月24日,申請元宇宙相關商標的企業數量超過700家。而截至11月8日,該數據為近400家。平均算下來,過去近20天,每天有超過17家企業在申請元宇宙相關商標。

同時,數據顯示,元宇宙相關商標申請量已超過4400條,其中超過3000條當前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券商、研究機構等各方的報告又為這股熱潮添柴加火。

清華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發佈的《2020-2021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提出,2020年是人類社會虛擬化的臨界點,2021年為“元宇宙元年”。

中信證券認為,元宇宙很可能是繼互聯網之後,下一個在中長期改變人類生活的聚合創新,帶來以十年為單位的投資機遇。

“現在還處於元宇宙的蠻荒時代,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什麼東西,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賺錢。”一家VR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創始人張文説。

創業者、資本、互聯網巨頭、散户,無論是在哪個時間節點進入“元宇宙圈”,都試圖以不同的方式尋找暴富機會。他們中有人想把自己的故事套上元宇宙要素,兜售給願意接盤的人,在眾人搞懂元宇宙之前,先淘到第一桶金。

01  淘金元宇宙

正如扎克伯格相信,VR是通往元宇宙的入口。

幾周前,一位縣委書記找到沈哲,希望他能出一套方案,用“元宇宙”的方式展現當地茶文化。

這不是個案,沈哲發現,近兩個月來,無論是老客户還是新客户,都在諮詢合作內容能否“搭上元宇宙的邊”,其中不乏一些地方政府項目。

“事實上,大多數人還停留在表層,以為戴上VR設備就是元宇宙了。”沈哲説,但也可以從中看出,將元宇宙與文創結合已經是一種趨勢了。

不到兩個月時間,他的公司也因此營收至少增加了70%,明年年初的活也全部排滿了。

對於接下來的持續增長,沈哲顯然也比較樂觀。他認為,即便是蹭了元宇宙的熱度,但只要中國文創領域可持續,VR就可持續。

“也許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元宇宙的樣子,但當機會來的時候,我們都希望看清楚做什麼事能賺到錢。”11月24日,STEPVR總裁郭成在一場元宇宙峯會上説。

作為一家在VR行業堅守了八年的創業公司,在經歷了2016年的輝煌和此後數年的“寒冬”後,STEPVR迎來“第二春”。

據郭成預測,今年STEPVR整個體系內部的GMV將翻10倍。“目前,我們在全國有150多家店,到這個月月底差不多可以達到200家,我們線下店的毛利率很高。”

在包括郭成等大部分從業者看來,拋開炒作羣體,有產品落地的硬件端是可以最直接商業變現的生意。

資本也在用腳投票。今年以來,“過氣”的VR開始翻紅,企業融資事件、設備銷售量、企業營收均呈現上升趨勢。

在2021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峯會上發佈的《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顯示,2021年1-9月,虛擬現實產業累計投融資金額已達到207.09億元,投融資事件數量和融資金額均已超過以往歷年全年的總額。元宇宙概念的迅速走紅加速了VR賽道的起飛,市場也加入了狂歡。

前不久,Oculus Quest 2的銷量突破1000萬台。作為VR/AR硬件市場的代表性產品,Oculus Quest 2去年10月發佈之後,僅兩個多月,就迅速登上全球VR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2014年,成立僅兩年的VR頭盔製造商Oculus被Facebook用20億美金收購。這一軟件收購硬件公司的消息讓業內側目。

如今看來,扎克伯格這一押注顯得尤為“有遠見”。Oculus Quest 2的火爆免不了受到元宇宙東風的助力。當下,扎克伯格正將OculusQuest改名為Meta Quest,以期把旗下所有VR/AR相關產品指向Meta。

以硬件為切入口在元宇宙淘金,更多適用於已身處其中的企業。對於那些想“入風口”的創業者而言,硬件設備可能並非最佳選擇。

“硬件設備投入太大,起步就可能需要100億元。所以對於新入局者,內容才是最容易變現的部分。”張文説,今天做元宇宙內容,就像2007年在蘋果手機App Store上開發一款遊戲。

而“碰瓷”內容,似乎也比硬件更有想象空間。過去兩個月,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寶股價漲了四倍。這一切都因為其自稱將推出元宇宙遊戲。

截至11月25日收盤,東方財富元宇宙概念板塊一個月內漲幅超過30%,而這已是在監管已多次介入的前提下。

希望多條腿走路的沈哲也在近期調整了公司運營計劃。“原來我們賣硬件多一些,但現在內容製作佔了主要部分,軟硬件結合,類似於給客户提供一個打包的解決方案。”

02  巨頭趕往元宇宙

元宇宙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所有人都希望率先尋找到核心入口,攜資本、人力和技術入場的巨頭們更是如此。

一位分析師認為,Meta對元宇宙的構想更像是一種“潛在的互聯網版本”。其選擇圍繞硬件和生態兩方面,在對後者的發力上,也投入了千萬美元鼓勵創作者。

Meta邏輯可以看作是以硬件滲透率提升,帶動用户增加,創作者獲得更多收入後,再推動滲透率提升的螺旋增長。與初入局者相比,Meta已成為全面的元宇宙佈局者。

與Meta的社交基因不同,微軟則是希望能推出更“實用”的元宇宙,例如,獻給打工人的“打工元宇宙”。

在微軟的規劃中,明年上半年,Teams協作軟件的用户將能夠獲得新的3D頭像,以虛擬人物或動畫卡通的形式出現在視頻會議中,並不需要戴上VR頭盔,即可享“沉浸式”開會。

遠程工作者還可以使用自己的虛擬頭像訪問虛擬工作空間,共享 Office 文件和功能,例如PowerPoint和Excel。

芯片巨頭英偉達則試圖在其擅長的算力等方面“尋找”元宇宙。

英偉達開放的實時仿真和協作平台Omniverse是“在一個共享的虛擬宇宙中連接3D世界的平台”。它通過雲賦能創作者、設計師、工程師和藝術家,使他們在本地或者超越物理界限的世界各地實時工作,彼此之間可以實時看到進度和工作效果。

換句話説,Omniverse平台提供的是元宇宙的關鍵基礎模塊,比如連接、移動性和計算、人工智能等。

國外巨頭Meta、微軟、英偉達等對元宇宙的佈局涵蓋了基礎設施、終端設備、內容應用等方面,工作場景則為其均看重的主要場景。

與海外巨頭更看重“打工場景”不同,國內公司則以自研、投資、入股等方式,將元宇宙的初嘗試放在社交、遊戲場景。

以騰訊和字節跳動為例,為了不丟失搶奪元宇宙的入場券。騰訊和字節跳動都在積極改變往常打法。

在第五次組織架構調整中,天美工作室負責人姚曉光兼任PCG社交平台業務負責人,主管QQ。騰訊稱“希望探索遊戲領域所積累的就算機圖形技術和能力應用於社交和視頻領域的想象空間”。

在元宇宙的細分領域——虛擬人方面,騰訊也已開始積極佈局。全天候科技在騰訊招聘網站上看到,騰訊CDG事業部正在招聘騰訊廣告創意虛擬人產品經理,該崗位要求應聘人:熱愛研究虛擬人和元宇宙領域知識。

不僅如此,在投資佈局上,最直接的例證是與Roblox的合作。2019年,Roblox宣佈與騰訊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建立一家合資公司,向人們傳授編碼基礎、遊戲設計、數字公民和創業技能。2020年初,Roblox宣佈完成了1.5億美元的G輪融資,騰訊出現在參投公司名單上。

國內另一家社交軟件巨頭字節跳動切入元宇宙的方式更像是在走Facebook的“老路”——從內容出發,補全硬件。

今年4月,企查查顯示,字節戰略投資了“中國版Roblox”手機遊戲研發商代碼乾坤。作為一個UGC平台,代碼乾坤可以支持用户自由創作模型、物理交互效果和玩法,組成遊戲作品,並將自創的玩法、模型素材和成品遊戲在重啓世界社區或商店發佈,供其他開發者或玩家使用。

8月,字節跳動以90億元收購了Pico,這是字節入局元宇宙終端設備的明顯信號。

不僅如此,字節跳動已親自下場加入元宇宙之戰。據媒體報道,字節跳動在開發一款元宇宙社交產品“Pixsoul”,打造沉浸式虛擬社交平台。

而網易同樣關於“元宇宙”的動作頻頻。除了註冊“網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標,其今年在虛擬人相關領域投資多達5起。

如今,巨頭們不在“元宇宙”,就在趕往元宇宙的路上。

幾天前,小米相關負責人回應公司對於元宇宙的佈局時表示,小米關注元宇宙周邊相關機會,已經進行了不少相關技術儲備,在手機、視頻、顯示等方面都進行有相關投入,進行過相關準備。

03  投資人的“元宇宙”邏輯

市場進入了新的宇宙,投資人們自然不得不跟上步伐,甚至有機構為此調整了投資框架。

在加密基金合夥人丁元的印象中,今年年初,元宇宙就已經在加密基金圈火了起來。

“2017年,元宇宙三大巨頭中的老大Decentraland上線,但那時基本沒有人談論這個話題,因為有大量的傳統賽道可以炒。今年初美股Roblox的火爆,前段時間NFT的出圈,其實都是賽道輪換,大家覺得可以換新話題來炒一炒了。”丁元説。

華西證券的分析印證了丁元的説法。“目前移動互聯網傳統的內容已經飽和,過去無論遊戲或是互聯網廠商,都是限定場景內容讓用户體驗。”

因而,元宇宙被認為是繼傳統移動互聯網之後的新賽道。

彭博行業研究預計,元宇宙的市場規模是巨大的。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普華永道預計元宇宙相關經濟將迎來大幅增長,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500萬美元增至2030年的15000億美元,2020-2030年的CAGR達253%。

元宇宙市場規模增速 來源:民生證券

但硬幣的另一面卻是大部分的項目都在“蹭概念、講故事、騙融資”。

“現在這種形式,什麼最賺錢?當然是跟商業最接近的內容端,把這端的東西全部元宇宙化一遍,就又出現一批造富者。都想搶佔機會抓緊變現。”沈哲説。

在與投資人的交流中,全天候科技發現,一部分理性投資人,他們更關注項目底層技術。比如:在傳感器、操作系統、腦機接口、芯片設計等細分領域是否有可以成為黑馬的標的。

“目前,大部分VR設備大多使用的是高通的芯片,而且是直接用手機芯片改過來的,還是很落後。但是在元宇宙時代,一定會有新的、更適合元宇宙硬件設備的芯片出現,這是國內企業的一個機會,操作系統也一樣。”張文説。

而也有一部分投資人認為,元宇宙是由AI、XR(擴展現實,VR/AR/MR)和區塊鏈三種技術來驅動的。因而投資機會在數字資產領域。

“據我所知,為了能夠投到地道的元宇宙公司,很多一線傳統資本都優化了它們的投資框架,主動擁抱Crypto(加密貨幣)。”丁元告訴全天候科技。

在這部分投資人看來,目前,大多數人的認知還停留在元宇宙的展現形式。

例如作為一個全新的虛擬空間,元宇宙未來可能可以把現實生活中所有的行為,包括生產行為、消費行為、娛樂行為等都1:1複製進去。

“換句話説,元宇宙就是web3.0時代。我們現在所處的web2.0時代解決了信息的高效流通,但web3.0解決的是數據、資產的高效流通。在web3.0時代,用户擁有對數據、資產的所有權。”有投資人提到。

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在元宇宙這個空間裏,核心關鍵在於“你所有資產的所屬權都在你自己手上”。丁元補充道。

“無論是國外巨頭看重的‘打工元宇宙’還是國內巨頭佈局的‘社交、遊戲元宇宙’,都不是真正的元宇宙,它們的佈局更像是‘碰瓷’。因為在區塊鏈這一塊它們是‘斷腿’的。”一位加密基金合夥人説。

(文中沈哲、張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