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38萬公里外穩住“嫦娥”速度,全靠這支“慣測小分隊”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科技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6日訊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及I/F轉換電路組成的“慣測小分隊”,一路以穩定可靠的表現為“嫦娥五號”提供高精度加速度信息,為這次交會對接穩住速度。

任務可靠度可達0.99998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關專家表示:“交會對接時的加速度,只有探測器升空過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千萬分之一量級,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能夠實現微小加速度的精準測量。”換言之,有了這支“慣測小分隊”的助力,這次38萬公里外的 “太空牽手”才不會“擦肩而過”。

此次交會對接階段,主要實施加速度測量的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是這支“慣測小分隊”中的“隊長”,這已經是它第三次陪伴“嫦娥”遠赴月宮。為了能夠給“嫦娥”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測量表現,組合採用了獨特的冗餘設計方案,任務可靠度可達0.999983,曾以完美的表現助力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組合主要承擔探測器在地月轉移、環月飛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月地轉移階段的平動加速度測量,以實現對探測器沿軌道飛行和交會對接過程中平穩、準確的機動控制。”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3所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主任設計師於華男介紹説。

為了這一次“遠行”,研製團隊特地為組合產品增加了新部件——內部減振器。由於此次飛行對組合的抗衝擊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內部減振器就像是給組合增加了一組吸振隔振的“坐墊”,有了這些“坐墊”的加持,即使外界環境存在較大的衝擊和振動,加速度計組合仍能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正常工作。

“金牌搭檔”保障全程加速度

“慣測小分隊”中的石英撓性加速度計和I/F轉換電路是一組“金牌搭檔”,在此次任務中,這對“金牌搭檔”承包了嫦娥五號月宮之旅全程各關鍵階段的加速度測量任務——不僅在高精度加速度計組合產品中應用,還在着陸上升組合體和返回器的IMU(慣性測量單元)中扮演關鍵角色。

作為加速度測量的核心器件,這對搭檔可謂是功勳神器,曾先後助力神舟系列飛船的11次飛行任務和天舟貨運飛船、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連戰連捷。I/F轉換電路還以其高可靠性、高精度的測量信號轉換能力,在長征四號、長征六號系列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中成功應用。

石英撓性加速度計是敏感加速度的關鍵傳感器,I/F轉換電路則能夠將加速度計輸出的電流信號轉換為適合計算機處理的數字脈衝信號。由於在探測器的不同部分承擔的任務各不相同,研製團隊分別為加速度計配備了不同量程的I/F轉換電路。“信號轉換的過程就像是用天平和砝碼給信號‘稱重’,加速度變化量大電流信號變化量也大,則需要使用大的‘砝碼’,” I/F轉換電路主任設計師趙洪利這樣比喻。

在交會對接和軌道控制過程中,軌道器加速度的變化量不大,團隊採用小量程的轉換電路,能夠在同等條件下提供更高精度的加速度測量信息,以實現對探測器更加精準的速度控制;而在月面着陸和返回再入階段,加速度變化量大,則採用“砝碼較大”的大量程轉換電路,滿足對加速度信息的完整覆蓋,確保“嫦娥”飛行全程的速度變化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