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已是頭部玩家的天下,留給小商家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掏出手機,一鍵下單......半個小時不到,你不用出門,買的蔬菜就到了。
2012年,生鮮電商的崛起,帶來了生活的極大便利,更是引得了大量商家湧入,不過,2019年,呆蘿蔔的破產,使得生鮮電商進入寒冬,但今年疫情期間,生鮮電商更是“起死回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疫情過後,生鮮電商究竟何去何從,仍在觀望中。
10月15日,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天眼查數據顯示,易果生鮮、雲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於7月30日進入自願破產重組。
而有媒體從多名易果生鮮前員工處證實,易果生鮮確實已進入破產重組,“去年4月份,市場部100多人就已經走的差不多了,公司一直想再融資,沒有成功。”一名易果生鮮前員工告訴媒體。
作為曾經資本市場備受關注的寵兒,如今淪落到破產重組的地位,讓人感嘆,究竟何以走到如此地步?
曾經的“寵兒”,如今的“棄子”
作為老牌的生鮮電商,易果生鮮曾經風光無限。
2013年,易果獲得阿里巴巴數千萬美元A輪戰略投資;2014年,阿里巴巴聯合雲峯基金進行B輪投資;2016年,易果再獲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投資;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天貓出資3億美元投資易果。截至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先後參與易果四輪融資,後者也獲得了天貓超市生鮮的獨家運營權。
圖片來源:天眼查APP
公開資料顯示,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為易果生鮮大股東,持股16.56%;阿里巴巴香港公司持股11.8264%;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9.6245%。以此計算,阿里系持股超過38%。
背靠着阿里系超38%的持股規模和天貓超市的獨家運營權,在前期作為一家C端的生鮮電商,易果在2017年達到了銷售規模的頂峯。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曾透露,2017年易果集團GMV達100億,較2016財年披露的36億元增長178%,預計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
但與此同時,亮眼的成績單也來自對天貓超市高度的依賴。根據2017年的數據,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
轉折則發生在此之後。易果逐漸開始從消費者視野裏“消失”。
2015年,阿里孵化的盒馬鮮生成立,短短几年內就開出上百家門店,而隨着盒馬的崛起,作用上與盒馬多處重疊的易果生鮮在阿里內部越來越被邊緣化。
據悉,易果生鮮大多采取中心倉模式運營,也就是將產品從自家的倉庫,直接配送至最終客户手中。而近年來,像盒馬這樣的前置倉配送模式,從社區輻射的3公里範圍內為消費者送貨,在配送時間方面和成本方面都更有優勢,與阿里的基因也更契合。因此,易果生鮮在競爭中就自然地被擠佔了空間。
也正因為如此,阿里在電商領域逐步轉型。2018年12月,阿里巴巴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給予易果生鮮的天貓超市獨家運營權變為了盒馬。
2019年12月,易果生鮮旗下“我廚” 官網和APP暫停服務。今年10月下旬,易果生鮮宣佈了其破產重組的消息。
圖片來源:易果生鮮網截圖
瘋狂擴張、專注B端是禍首?
這家估值200億的獨角獸,為何大廈將傾?
2020年8月,易果生鮮以200億元市值位列《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108位。
諷刺的是,公司也是在同月傳出破產消息。
追根溯源,早在2019年底,易果生鮮就被爆“停擺”。
2019年12月,易果生鮮被上海長寧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1411萬元。
公司的危機在於,忽視C端。阿里入局後,重視B端,產生依賴。做生鮮要靈活調整,把握用户需求,即使大如美團都懂得靈活調整。
另一方面,在取得阿里大筆投資後,沒有補救造血不足,反而加速擴張,攤子鋪得太大,高冷鏈倉配成本讓公司吃不消。
根據易果數據,公司物流履約成本約超20%,高昂的履約成本成為易果虧損的主要原因。
其實,造成這一困局的原因還成於阿里、敗於阿里。
從其業務軌道看,易果生鮮最早是聚焦C端用户的。在2013年阿里巴巴入主後,公司開始瘋狂向B端試探。
2013年,易果生鮮與天貓超市開展全渠道佈局;2015年將安鮮達從物流部門升級為物流公司,專注打造冷鏈物流,2016年建立雲象供應鏈。
為了將雲象供應鏈做成全球生鮮採購供應鏈平台,易果生鮮投進了絕大部分阿里投資,用來擴張收購,想要鏈接全球資源。
2016年10月,易果收購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 51%股權。
忽視C端,未能加強天貓超市三公里半徑的即時冷鏈配送能力,和天貓所需的C端零售業務,易果生鮮處境已經非常危險。
所以,當阿里的“親兒子”盒馬鮮生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易果就被拋棄了,C端業務被盒馬接管,易果至此走向幕後,從面向C端的生鮮電商,逐漸轉型為供應鏈企業,專注為包括盒馬、大潤發、餓了麼等阿里平台提供生鮮供應鏈服務。
逐漸失寵的易果專注於2B或只是一個説辭,公司在交權後的一年內開始迅速土崩瓦解。安鮮達解散、裁員、“我廚”官網和App也在去年底暫停服務。
一切跡象顯示,易果正逐漸被資本拋棄,過去消息稱,易果打算上市,但沒有一家券商企業願意承銷易果的公開發行股票。
生鮮電商面臨洗牌
首家生鮮電商破產令人唏噓,生鮮電商賽道也一度瀰漫着一股悲觀的情緒。
據媒體報道,2019年11月22日,生鮮電商平台呆蘿蔔,宣佈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引發關店危機;2019年11月29日,社區生鮮電商妙生活被曝在上個月完成清算,關閉全部門店悄然退場;2019年12月6日,生鮮電商吉及鮮召開了全員會,CEO宣佈公司融資失敗,規模盈利不達預期,要進行大規模裁員、關倉;2019年12月11日,主打淨菜配送服務的生鮮電商“我廚”被發現其官網和APP均已暫停服務。
圖片來源:網絡
近兩年,生鮮電商戰況慘烈,整個行業面臨寒冬,倒閉、暴雷的聲音不絕於耳。但即便如此,仍有大批的資本和玩家湧入這個賽道。
目前生鮮電商已經跑出多種商業模式,有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拼多多為代表的傳統B2C自營模式、平台模式,有以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到家”社區模式,還有以盒馬鮮生、7Fresh為代表的“到店+到家”模式。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CR5佔比63.1%,集中度較高,頭部效應明顯。據統計,2019年12月我國主要生鮮電商月度活躍用户數較顯著的平台分別為多點、盒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2019年12月活躍用户數分別為1491.73萬人、1372.73萬人、886.36萬人、703.03萬人。
由此可見,頭部平台逐漸成為生鮮電商賽道的主要玩家。
而對於傳統生鮮電商企業來説,易果生鮮的破產重組,是給這個行業敲響了下注單一巨頭的警鐘,並且倒逼企業始終保持着對行業商業模式的革新。
素材綜合自:中國經濟網、鋅財經、香港財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