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張文宏:中國不會盲目地開放,但是也不會盲目地進行封鎖

由 簡振武 發佈於 科技

第五屆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11月12日開幕。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在博覽會的醫療健康產業高峯論壇上做“傳染病消除:挑戰與未來”演講。他表示,新冠疫情不會徹底消失,即便疫苗接種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還得繼續實施非常強大的公共衞生政策。多國經驗證明疫苗雖然無法完全阻止病毒傳播,但也可以顯著降低病死率。面對複雜的國際疫情形勢,國家一定能夠保持戰略定力,不會盲目地開放,也不會盲目地進行封鎖,而將依靠科學在充分控制疫情的情況下,實現生活的正常化。

“新冠肺炎的傳播力介於脊髓灰質炎、天花以及水痘之間。脊髓灰質炎、天花和水痘這樣的傳染病在人類中一旦發生,必將長期蔓延下去。”張文宏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早期,當他看到病毒的R0值如此之高,同時又存在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他就判斷,從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這樣的傳染病一旦發生,必將以它自己獨特的形式跟人類進行長期的“搏鬥”。

“人類的免疫力隨着每一次暴發獲得一次增強,或者説獲得羣體免疫,然後疫情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隨着人類免疫力的衰退,新的一場流行又會開始。”

張文宏又舉出1918年大流感的例子。那場疫情在全球的暴發在起始階段導致5000萬人的死亡,而今天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500萬人左右。他表示,如果沒有今天全球採取的有效的公共衞生舉措,500萬的數字“乘以10”是可以預計的。1918年的暴發之後,流感病毒不斷地演化,大流行時不時還在發生,“這意味着這樣一次大的流行,一旦在人類社會紮根了,我們就要做好跟它長期做鬥爭的準備。”

“如果我們不對這樣的傳染病採取任何的措施,可以想象新冠的流行會與1918年流感的走勢極為相似。在大量的人員感染、大量的人口死亡之後,人類會逐步實現了與病毒之間的免疫平衡。”張文宏説,這樣獲得的羣體免疫會給人類造成極大的不能忍受的災難。

他表示,中國通過強大的公共衞生清零能力,徹底遏制了新冠疫情第一波的大流行。接下來,在沒有達成自然感染羣體免疫的情況下,就要由接種疫苗達到有效的羣體免疫。

疫苗能否完全制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呢?張文宏舉出以色列、英國和新加坡幾個國家的例子,他們的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80%以上並已廣泛開展第三針接種。

英國憑藉全面的疫苗接種,新冠病死率一直有效控制在0.5%的水平,但是發病率仍然很高。張文宏説,從這幾個國家的情況看,新冠肺炎比以往任何一次呼吸道傳染病都要難對付,無論接種的是什麼疫苗,無論保護率有多高,即便完成了兩針接種,似乎還是不能完全阻擋這個疾病的傳播。“因此,即便疫苗接種達到非常高的水平,還得繼續實施一個非常強大的公共衞生政策。”

雖然如此,他也強調,疫苗的接種很顯然會給我們帶來好處,就是病死率的降低。同時,在完成44%人口的第三針接種後,以色列出現了與新加坡和英國截然不同的情況——發病率開始下降。“這意味着將來我們還需要在免疫的強化策略上做得更好。”

中國應對新冠的疫苗和藥物研發仍然處在世界第一方陣,張文宏表示,他相信全世界範圍內完成初步疫苗接種後,在強化接種的策略優化方面,中國也會走在前面,從而為新冠疫情防控奠定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他指出,新冠疫情不會徹底消失。“未來對於中國,我們不要期望新冠肺炎的流行由於疫苗接種會在世界上就此消失,但是我們一定會有高效的疫苗和新藥可以降低疫情流行度。在中國我們始終是懷有信心的。”

中國的整體防控策略將如何調整?“今天我們面臨着極為複雜的國際疫情形勢,我們的國家一定能夠保持戰略定力,不會盲目地開放,但是也不會盲目地進行封鎖。我們一定是依靠科學,在對疫情充分控制的情況下,實現生活的正常化。”張文宏説。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前方的路會有曲折,但也充滿希望。今天的疫情防控一定走的就是這麼一條道路。”他最後説。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白波

編輯 匡峯

流程編輯 嚴聖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