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首富李嘉誠在今年退休了,和同時代的香港商人相比,同為地產大亨的李兆基已在2015年正式退休,更年輕一些的劉鑾雄也因身體原因不再參與商場爭鬥。而信奉“勤奮”的李嘉誠則是超期服役,以90歲高齡掌舵着長和這艘資本巨輪。即便宣佈退休,李嘉誠依然不是那個能享得清福的人。
小米在香港上市的時候,雷軍曾數次去李家登門被拒,直到多次商議才最終得到李嘉誠的認可。而雷軍在小米的感謝信中第一個提到的投資人也是李嘉誠,然後才是馬雲、馬化騰,足見李嘉誠在華人商業圈中的分量依然無人能撼動。
近日,李嘉誠又在和記者的採訪中談及了中美貿易戰。李嘉誠直言:“我不希望貿易戰再深化,對兩個國家會有損失。中美貿易戰受影響的不單是中國及美國,香港經濟亦會受影響,因此希望可以找到一條出路。大家愛和平,不再鬥爭。”
李嘉誠表明了自己愛和平的觀點,貿易戰繼續打下去不會有任何贏家。但是,記者不依不饒,追問下去:“如果一定要分出勝負呢,你認為中美雙方誰會贏?”
李嘉誠説道:“如果中美雙方一定要分出勝負,那麼特朗普一定是輸家。”
“宏觀因素我就不再展開,網絡上有很多專家分析過。我的判斷邏輯很簡單,特朗普肯定沒有下過中國象棋,所以他註定輸。下過象棋的人都知道,心浮氣躁的人,一定會輸;沒有必勝把握頻繁將軍的人,也一定會輸。縱觀中美貿易戰,特朗普浮躁傲嬌,而北京卻無比沉穩。特朗普頻頻主動出擊,而北京都是深思後精準反擊。所以我判斷,特朗普註定必輸。”
接下來李嘉誠又給大家分享了他象棋的三重境界:
第一種人,下棋永遠不思考,只看一兩步,棋路也幾乎沒有創新。這樣的人,絕大多數會是小買賣人;
第二種人,落棋速度快,棋路也經常創新,但明明有些好棋,卻一意孤行,結果輸了。這樣的人,絕大多數會是生意人;
第三種人,他們會研究對手,棋路也創新多變,深思熟慮後再落棋,贏棋的概率極高。這樣的人,絕大多數會是企業家;
李嘉誠説的第三種人,其實就是他自己。縱觀李嘉誠的商業生涯,他一向都是後發制人,而在他從塑料花轉戰房地產以後,李嘉誠曾與當時的勁敵,英資第一大洋行——怡和置地打過三次硬仗。
第一次的時候,李嘉誠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卒,他與置地爭奪港鐵中環段的物業開發,當時的李嘉誠仔細分析了敵我情況認為:置地雖然很強,但是置地的大股東凱瑟克家族一向對內地保持戒備,力主將發展重點放在海外,而置地的大班紐必堅雖坐鎮香港但受到股東老闆制約,精力一定會分散;何況置地一向目中無人,也絕不會對“志在必得”的事情仔細分析,多數人被置地強大的外表所惑,而李嘉誠卻找到了他的弱點。
李嘉誠又對他們爭奪的港鐵項目仔細研究發現:香港政府此前曾將某塊地皮賣給港鐵公司,但港鐵想用部分現金、部分股權的方式來拿下土地,卻遭到了香港政府的拒絕。李嘉誠悟到了港鐵公開招標的真實原因在於:港鐵可能用了高息貸款買下了地皮,所以,現在急需現金迴流。
於是,李嘉誠針對性地設計了自己的投標方案:滿足地鐵公司急需現金的需求,建築費由長實以現金方式支付;同時大樓建成以後,利益由長實和地鐵公司共享,地鐵公司拿51%。一般來説,項目開發開放商的收益應該高於50%,但李嘉誠此舉無疑得到了地鐵公司的歡心,這1%的差別也顯露出李嘉誠的誠心。
於是,當港鐵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和長實老闆李嘉誠與簽訂中環開發協議時,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李嘉誠第一次擊敗了置地。
李嘉誠第二次與置地交鋒是在收購九龍倉碼頭的戰役中,彼時李嘉誠已經在股權上高於置地,但當匯豐銀行的大班沈弼勸他放棄到手的肥肉時,李嘉誠經過深思熟慮將手中的九龍倉的股票悉數轉給了船王包玉剛,既避免了和置頂的二次交鋒,也獲得了沈弼和包玉剛的人情,為他日後收購和黃埋下伏筆。看到這裏,你或許會問,為什麼你做不到馬雲這麼大的成就呢?哪怕有年薪百萬也是好的。因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成為馬雲,也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馬雲。但是你沒有月薪十萬或者得到你想要的生活,肯定是有原因的,其中有個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通病。那就是中國人最講究面子。雖然他們知道臉是自己掙的,即使他們沒有很多錢,他們也不能丟臉。想想創業的開始,放下面子,關心社會的錢誰在乎面子?當馬雲出差時,廣東許多工廠流傳了一句話:“防火防盜防Ali”。他想在互聯網時代面對新的商機,手機運營全球市場,沒有庫存,不用進貨囤貨,一個成熟的系統,加快了成功,擁有“時間自由,財富自由,心靈自由”的生活!馬雲説,在未來18年內,該行業將幫助720萬人實現每週收入3072元或者月收入47萬。馬雲還説,你如果讀到漢字前面的阿拉伯數,試着串起來會有更大驚喜,之後你將有機會改變你的命運,瞭解不會失去什麼,拒絕瞭解可能會錯失良機!今天,就不會再有如此強大的阿里巴巴。我們應該學習馬雲的“敢於嘗試”的魄力和精神,成功永遠屬於那些“先相信後看見”的人,相信的力量來自於全面的瞭解和敏鋭的洞察力。
第三次,當置地在海外投資受挫,又把精力集中到香港時,面對氣勢洶洶的置地,李嘉誠又一次選擇了韜光養晦。他認為與置地瘋狂的行為進行對決,無疑會傷及自身,所以沒必要硬碰硬。而且,就像今天李嘉誠對特朗普的判斷一樣,不需要太多的宏觀分析,置地一定有山窮水盡的那一天。
果然,1983年香港的房地產出現了崩潰,置地出現了13億的虧損,而他的母公司怡和則股價受損,同期盈利額暴跌80%。李嘉誠則抓住機會,收購了置地手中的優質項目,以每股6.4元港幣的折讓價收購置地旗下港燈34%的股權,僅這一項,李嘉誠就省了4.5億港幣。六個月後,港燈股價漲到8.2元一股,李嘉誠又抓住機會出售手中一成股權套現,穩賺了2.8億。
所以,李嘉誠就是他口中所説的第三種棋手,善於研究對手套路,自己也懂得審時度勢,最後深思熟慮後再落子,成為最後的贏家,而反觀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和第二類棋手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