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投資PP停車,騰訊入局互聯網停車意圖何在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科技

隨着如今國內市場車輛保有量的高速增長,對於許多用户來説,在日常使用車輛的情況下停車無疑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問題。但如何快捷地找到車位,所面臨的則是包括停車價格、停車場距離,以及車位充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特別是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説,在車位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停車難”的問題也已經日益凸顯。

伴隨着停車這一用户需求的出現,“智慧停車”與“互聯網停車”這樣的概念也開始於2014年興起,也出現了例如ETCP、停簡單、中國好停車等大量互聯網企業。作為O2O場景下的新興領域,互聯網停車是通過信息交換的方式使得車位資源的利用最大化,也讓原本需要在線下逐一去了解停車場的情況,用户如今只需點點手機屏幕,就能輕鬆查詢到相關停車場的狀況,讓找車位享受到了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紅利。

日前有消息顯示,互聯網停車平台PP停車獲得騰訊集團2億美元戰略投資,並且在此次融資後,騰訊出行副總裁鍾學丹將出任PP停車董事。事實上,騰訊方面在今年9月就通過關聯公司入股了PP停車主體神州路路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以持股比例約11.11%成為該企業的大股東之一。

而騰訊對於互聯網停車這一行業的加碼自然也引發了眾多關注,並且騰訊方面的這一動作是看好這一行業的發展,還是促進其進行更多互聯網化的改造,也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投資“PP停車”,騰訊入局互聯網停車行業

早在2014年前後,這一行業就已經不斷有資本下場,並且藉着共享經濟的“東風”,相關企業也一度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因此也使得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驟增。根據中國交通技術網今年8月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其篩選的100家主營業務為“互聯網+停車”的企業中,2015年成立的公司佔比為19%,2014年成立的佔比為35%。

並且在2015年,這一領域就開始了補貼與融資“交織”的盛況。2015年1月,停車寶率先啓動雙向補貼,一方面對停車場進行補貼,另一方面則向用户提供優惠;同年3月,該企業完成A輪1600萬元融資,成為當時國內互聯網停車行業最大的一筆融資。但就在短短3個月之後,ETCP方面宣佈獲得A輪5000萬美元融資,也刷新了由“停車寶”此前創造的融資記錄;隨後在2015年11月,ETCP宣佈對車主與停車場進行全面補貼行動,並宣稱“你停車,我買單”,參與活動最高每人可獲100元的停車券,也更是引發了“補貼戰”的導火索。

但隨着停車寶與寶和停車在2016年4月宣佈合併,這一行業也開始從“補貼戰”走向洗牌階段。一方面,ETCP開始啓用免費安裝、免費維保,以及免費升級的“三免政策”開始在停車場這一端“跑馬圈地”,並隨一系列車輛後市場與推廣服務獲取利潤,實現了逐步向公司盈利方向的靠攏。而在用户量與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一眾沒有資本“撐腰”的相關企業被市場淘汰,也成為了定局。

如今在整個行業補貼戰停止,並經歷洗牌後,騰訊在這一時間點並未選擇頭部企業ETCP,而是2億美元投向PP停車,在外界看來其對於這一行業的未來無疑抱有不小的期望。

佈局互聯網停車行業,或為騰訊帶來更多可能

事實上由於圍繞停車所產生的場景非常豐富,因此早前就有觀點認為,圍繞這一領域的有着極為寬廣的想象空間。而騰訊方面此前也已經有所涉足,其中例如“微信無感支付停車場”就是其中的典型。早在去年4月,微信支付聯合萬達廣場與丙晟科技,在全國283家萬達廣場上線微信無感支付停車服務。而外界認為,此前已經有所佈局的騰訊如今投資一家互聯網停車企業,也或將補足其在車位方面數據來源。

事實上,同為移動支付巨頭的支付寶,早前也已經涉足“無感停車”這一領域。早在2017年6月支付寶就已聯合上海虹橋機場推出“無感停車”功能,在經過了三年的發展後,截至2020年7月“無感停車”功能已支持全國數萬個停車場,業務覆蓋國內大多數省份,並涉及眾多交通樞紐。因此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外界認為騰訊如果要在這一領域獲得與競爭對手相似的份額,可能也是投資PP停車的原因之一。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為26150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762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2635萬輛。因此也意味着用户對於停車將會有着日益龐大的需求,所以選擇此時佈局互聯網停車行業,也或將會是騰訊對於未來的投資。

除此之外,由於騰訊方面此前已經有例如智慧商圈等To B業務,因此互聯網停車這一方向對於其來説,也有着幾乎可以無縫接入的優勢。並且在此前已經有“支付”業務的情況下,將其升級為整個停車環節,也顯然符合業務升級的方向。

互聯網停車行業有着天然的壁壘

作為面向用户端提供數據的平台,對於互聯網停車企業來説,數據的真實與可靠性無疑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實際的落地中,對於希望停車場將數據開放的平台來説,往往卻會遇到對方積極性並不高的情況。對此丁丁停車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對北京的一些大型購物中心或超市而言,停車場並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渠道,對互聯網信息化升級並不十分‘感冒’,甚至有些停車場直接就要求平台支付開放數據的相關費用”。因此不難發現,對於如今眾多的互聯網停車平台來説,想要保持車位數據的實時更新,確保更好的用户體驗,這也成為了該行業的一大門檻。

除了數據方面的難題外,對於停車場智能化改造同樣也是個不小的問題。現階段智慧停車行業的市場格局,主要以智能停車設備商、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互聯網停車平台三大類為主,但無論是對於老舊停車場的升級換代,還是新停車場的智能化,互聯網停車平台顯然也有着為數不少的競爭對手。

從互聯網停車平台的使用流程來看,幾乎每一個步驟都與用户的使用體驗息息相關。停車前,需要通過APP查看停車位的空餘情況和收費情況等信息,隨後預定停車位,並導航前往;停車時,則需要停車場的系統自動識別車牌信息、核算停車費,並通過停車場內指引到達預訂車位停車;在整個車位使用完成後,用户離場前則需要進行停車費的支付。這在一系列的流程背後,無疑也都是一道道的技術門檻。

並且在外界看看,現階段整個互聯網停車行業未能出現“拔尖”企業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停車場資源高度分散,平台聚攏這些資源的成本較高,因此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特別是在停車位的產權歸屬問題,數據整合,以及管理等方面有着十分複雜的市場狀況。

特別是在停車場的數字化改造方面,相關配套設備的落地及多方合作也有着不小的挑戰,整合行業現階段仍然處於探索階段。再加上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互聯網停車企業宣佈盈利,因此對於任何一家相關企業來説,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顯然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騰訊下場,能否能為行業帶來新變化

2億美元的融資對於一家“蓄勢待發”的互聯網停車企業來説,無疑猶如一針強心劑,而對於騰訊來説,此時投資互聯網停車行業,一方面或許是看中了行業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對自身業務的補足。但對於想要入局的新玩家來説,互聯網停車行業天然的眾多壁壘無疑也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經歷過多年的發展後,ETCP城市停車已於2017年估值就突破了83億,率先成為整個行業的首隻獨角獸。而相比與ETCP的發展模式、更多龐大的業務規模,以及技術研發能力,PP停車的主要功能則更契合微信無感支付的移動支付屬性。因此此次騰訊投資的落地,除了或將作為微信支付入口和智能商圈等B端業務的補充之外,在例如相比其他競品在停車場相關數據方面的缺失,也能為騰訊地圖為代表的出行生態添磚加瓦。而對於互聯網停車行業來説,騰訊的加碼能否再造一隻獨角獸,則還有待時間來給出答案。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