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版權保衞戰號角吹響 73家影視機構聯名對二次剪輯説“不”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科技

本報記者 謝若琳

版權保衞戰的號角已經吹響。4月9日,73家影視機構發佈聯合聲明稱,將對目前網絡上出現的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針對影視作品內容未經授權進行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行為,發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維權行動;呼籲短視頻平台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切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

“短視頻誕生以來,佔據了大量受眾的碎片化娛樂時間,對長視頻行業造成明顯衝擊,無論是長視頻平台還是內容製片方都受到了影響,最近幾年有些優質的製片方已經開始着手拍短劇了。”一位傳媒行業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視頻平台上有很多賬號依據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創作,以谷阿莫“X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為例,確實也損害到了版權方的利益。

版權問題待解

具體來看,上述聲明的發起者包括中國電影協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等在內的15家影視行業協會,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5大視頻網站,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慈文傳媒、新麗傳媒、華人文化等53家涉足影視綜製作和發行的傳媒公司。可以説是當下影視行業中堅力量的一次集體發聲。

該聲明稱,淨化、優化短視頻平台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的版權環境,形成“先授權後使用”的良好行業生態,是加強法治建設、實現強國戰略的重要一環。

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份,廣電總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指出,“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並對二次創作視頻內容提出版權管理的要求。

彼時,國金證券研報就將該《通知》的主要內容總結為四點:一是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二是加強網上片花、預告片管理;三是加強對各類節目冠名、贊助的管理;四是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先,《通知》規定了“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實際上已經對二次創作視頻內容提出版權管理的要求;其次,影視版權方維權更多的是從著作權受到侵害的角度切入和起訴,因為《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並在第53條中規定了侵犯著作權所要承擔的民事侵權責任。“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作品未經授權都不能使用,《著作權法》第24條中就規定了十二種情況的‘合理使用’情形,只是二次創作的部分內容為了吸引觀眾和網友,往往會超出合理使用範圍來進行創作,所以,也就不適用本條款的規定。”

影視公司苦剪輯賬號久矣?

在上述聯合聲明中,特別強調了短視頻領域未經授權對影視作品內容進行二次創作的行為。“業內苦影視剪輯賬號久矣,宣發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一部劇剛上映時就有短視頻賬號對其進行二次創作,基本上就是縮短劇情時長,附加吐槽解説。”一位影視公司宣傳總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視頻的傳播會給版權方造成兩點傷害:一是,在影視劇上映初期就引導觀眾口碑;二是,受眾可能會因為看了帶有觀點的二次創作,導致不再願意看原影視劇,從而引發流量減少。

《證券日報》記者在某短視頻平台中搜索“影視”“説電影”等關鍵詞發現,有不少賬號打着“影視自媒體”的名義,對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加工,其中不乏粉絲數量在500萬以上的“大V”。

即便是在B站這類長視頻平台,也有不少賬號的內容圍繞對影視作品進行二次加工。以擁有222萬粉絲,擅長吐槽影視劇的賬號“開心嘴炮”為例,該賬號曾在吐槽《乘風破浪的姐姐2》時提及,由於該節目的版權風險,因此吐槽視頻選擇“出鏡視頻”,除這一期外,該賬號的吐槽視頻大多是對影視劇的二次剪輯。

趙銘表示,二次創作對版權方造成影響,這種影響也是雙層次的,一方面是積極的:比如對原版權作品的引流,使得該作品讓更多的人羣關注,達到正面宣傳的效應。另一方面是負面的:即對原作品的合理使用超出了必要範圍,比如使用行為降低了原作品的社會評價、損害原作品的社會剩餘價值等。司法實踐中,負面影響往往是原版權方最為痛恨的,也是發生最多的。

一位熟悉短視頻運營規則的MCN機構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絕大多數的影視剪輯賬號是沒有版權授權的,他們也知道版權風險,這類賬號的生存法則就是“平時剪輯解説經典外國電影吸引流量,保持曝光度,後續接國內影視作品的宣發廣告,一般國內影視作品上映時會集中在短視頻平台做一輪宣發,有的公司會選擇找這些電影賬號做一些預告片解讀”。

“只剪輯國外的老電影,仍面臨侵權風險。”趙銘對此進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