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滴滴橫着走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科技

來源丨字母榜(ID:wujicaijing) 作者丨 蔣曉婷

11月3日,滴滴公佈最新業務數據:10月國內月活用户4億——這是滴滴首次公佈月活數據。

同一天,程維在內部會議上,首次提到橙心優選——一款社區團購產品——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這應該是美團、拼多多、盒馬們的戰場。

這次會議上,程維對橙心優選提出要求: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程維

從出行市場一步跨越到團購,表明滴滴正在加速擴展業務邊界。衡量出行平台的數據,一般包括日單量、交易額、滲透率,而滴滴此次強調月活,意味着滴滴希望外界——特別是資本市場——不止將其視為單純的出行平台,而是當做業務多元化的平台型互聯網公司來看待。

行業資深投資人David告訴字母榜,4億月活是滴滴給資本市場彙報的一大好消息,至少能起到旁敲側擊的作用,“程維肯定不滿意滴滴只有600億美元的估值。”

投資人吳迪則認為,月活數據對資本市場用處不大,“滴滴作為出行交易平台,還是要看交易額和交易量。”

在吳迪看來,此次滴滴公佈月活,大概率是為了提振士氣。畢竟,從縱深發展到橫向擴張、多元化,這是滴滴發展歷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程維需要給自己和滴滴員工打氣。

“縱向搞不定只能橫向,這是中國特色”。2017年年底,程維接受財經雜誌專訪,對國內互聯網公司大搞橫向擴張並不認同。在他眼裏,世界上絕大多數成功的企業,都是在一個領域裏做到極致。“太多橫向和一家投資公司又有什麼區別呢?”

當時,程維將滴滴的未來寄託於國際化:“如果滴滴國際化失敗了,我們也勢必成為一家中國本土的競爭驅動的多元化公司,假設滴滴有那一天,我會認為這是一個戰略的失敗。”

3年過去,言猶在耳,程維已經在用一個“中國本土的競爭驅動的多元化公司”的標準(月活)來衡量滴滴了。

當然,滴滴的轉向絕不應被苛責,此處反而應該有掌聲————從2017年到現在短短3年時間,互聯網產業乃至整個世界,已然發生了幅度驚人的變化,包括席捲全球、影響深遠的新冠疫情。當黑天鵝降臨,滴滴的國際化進程難免遭遇挫折,及時轉到橫向發展,更符合公司發展的需要。

自3月提出“0188”目標後,滴滴推出跑腿,貨運,數字公交,砸出10億美元加碼青桔單車;開闢新品牌業務花小豬;重啓“快的”,分羹出租車市場;註冊旅行社;上線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獨立APP。業務堪稱全面出擊。

4億月活這份成績單表明,滴滴的轉型正在快速起效。特別是新業務橙心優選,在試水半年時間內,入駐11個省市,日單量超過280萬單。

橫向拓張的同時,滴滴的主營業務網約車也在穩步提升。8月25日滴滴宣佈全球日訂單超 5000 萬,短短一個月時間,滴滴的日訂單突破6000萬單,逐步逼近程維在“0188”戰略中提及的1億單目標。

今年10月23日,青桔單車的訂單量一度達到 2300 萬。根據界面的報道,青桔的訂單量超過美團和哈囉,後兩者訂單總量分別為 1700 萬單和 1900 萬單。

如今滴滴的4億月活,是uber的4倍,uber目前市值700億美元,如果單純以月活論英雄,滴滴估值現在就得2000億美元起。雖然根據上個月路透社的數據,滴滴最新估值為600億美元,遠低於這個數字。但以月活為指標來看,滴滴的橫向發展,顯然是走在正確的路上。

投資人David也認為,滴滴如果想順利上市,新的業務點非常重要,“或者説新的故事,説明滴滴能夠向其他方面延伸,而不僅僅是出行平台。”

A

程維同樣重視國際化——這是程維驗證自己縱向戰略的加速度動作,“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一樣,從地球到太陽系。”

從2015年和uber在國內競爭開始,滴滴通過合縱連橫手段,通過投資Grab、Ola、Lyft、Taxify等網約車企業,構建海外移動出行網絡,制衡uber。到2018年成立國際業務事業部,收購巴西的最大的共享出行公司 99,親自下場運營。

如果順利國際化,滴滴估值不見得比字節差,而後者手持Tiktok寶劍打開海外市場,推動估值向上一步大跨越,衝向1500億美元。

但同年兩次順風車危機的爆發,安全成了懸在滴滴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整個2019年,滴滴亦有裁員,但裁員給了合理的補償卻也在業界獲得好評。幾乎同時,Lyft搶先上市,成為網約車第一股,uber緊隨上市,而滴滴則尚無具體上市時間表。

到今年年初這場波及全球的黑天鵝疫情,滴滴的國內外日單量一度降至冰點。

隨着海外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再加上國際市場玩家眾多,儘管滴滴已經上線到第11個海外市場——新西蘭,但滴滴海外戰場的恢復遠沒有國內市場的迅速。作為後來者,滴滴除了將在國內積攢的技術、運營等經驗複製,更多的是在網約車場景中如何防疫進行輸出,比如車內防護膜。但在業務規模性增長上,仍需時間考驗。

迄今為止,歐洲市場是Uber的天下。美國網約車市場被Uber和Lyf牢牢守住,東南亞被Grab和Gojek瓜分,澳洲家庭人均有車,居民使用網約車的次數並不多。根據晚點援引知情人士的報道,今年滴滴的國際化業務可能沒有增長。受疫情影響,滴滴的國際化業務進展一度停滯,內部甚至做好了今年海外業務不增長的準備。

在投資人David看來,滴滴的主場依然在國內,國際化市場如果只有東南亞、巴西等幾個市場,就不算真正的國際化。滴滴今年開始進駐俄羅斯市場,算是已經邁開一小步。

程維不得不轉變思路。即便滴滴的技術、規模在出行市場無出其右,但對滴滴而言,主場必在國內,也必然要橫向拓展。

B

Uber是滴滴的前車之鑑。

作為共享出行鼻祖,uber同樣是依靠資本催肥。從2009年成立到2019年上市,10年時間皆是虧損,一切輸血都靠融資,集郵軟銀、谷歌、微軟等資本巨擘,融資200多億美元,燒出了一個美國的網約車市場C位獨角獸,市場佔有率69%,比第二名Lyft一度高出40%的份額。

但資本市場並不看好uber。儘管上市之前,Uber打出個人出行、外賣、貨運業務的組合拳,又耗費31億美元收購中東網約車Careem,將出行事業版圖進一步擴大。按照外媒報道,uber的市場估值達到1000億美元。

始料未及的是,2019年5月11日上市當天,uber開盤破發,首日跌幅7.6%,市值697.11 億美元,此後跌跌撞撞,市值始終徘徊在700億美元左右。

作為網約車第一股上市的Lyft,同樣沒得到資本市場的好臉色。儘管上市當天,市值大漲21%,市值253.88億美元。但好景不長,第二天即跌破發行價,到如今,Lyft的市值只有91億美元。

回到國內市場,沒人比滴滴更能燒錢。2019年的公開信裏,程維承認,滴滴6年來虧損390億,光是2018年一年,就虧了109億元。

在此之前,站在滴滴背後的豪華投資人團隊一直是程維的驕傲。接受財經採訪時,程維自信表態,“全球頂級資本和科技公司巨頭領域,絕大多數人在支持我們。”

但種種跡象表明,投資人團隊已經不再對滴滴像3年前那樣懷揣耐心。網上關於關於股東出售其股份的信息常有出現。

而根據財新跟接近滴滴高層的人士瞭解,投資人方面確實有退出訴求。

前騰訊、京東戰略分析師李成東此前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也提到,滴滴的部分早期投資股東和後面的股東都急於出售滴滴的股份。

今年5月,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目前滴滴的核心網約車業務已經盈利。但鑑於出行行業燒錢持續多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威固資本市場的信心,成了擺在程維面前的命題考卷。

C

“0188”便是程維立下的軍令狀。目標層次分明:日單量1億,四輪車承擔5000萬單,兩輪車、國際化分別為4000萬和1000餘萬單,滲透率達到8%,全球月活8億。

照目前滴滴的形勢看,“0188”的3年目標可能提前完成。

而在社區團購賽道,滴滴和拼多多、美團、阿里“正面剛”。這片新戰場,參賽選手都是來勢洶洶——阿里特別組建事業部,退休的黃崢親上一線,美團成立“飛虎隊”,滴滴則抽調精兵強將,橙心優選團隊的核心人員出自阿里中供鐵軍,地推經驗豐富。滴滴網約車公司擔任CTO的賴春波被派往橙心優選,負責產品技術、客服、倉配、品控以及履約體系建設。

放眼整個互聯網市場,橫向拓展一條被驗證過的成功模式。而昔日烏鎮會議把酒言歡的3位好友,不約而同在擴張邊界。

前有王興的無邊界理論,給自己樹立了半壁江山的敵人,業務線囊括wifi、便利店、充電寶、電影票以及外賣等,在打出外賣核心賣點後,順理成章佈局起本地生活,介入到酒旅、出行領域。

張一鳴沒放過另外半壁江山,手握頭條、抖音兩大流量閥門之外,業務線觸及教育,遊戲、電商、網文等市場,意圖構建出字節帝國,用B站陳睿的話評價:張一鳴是要做一個突破人類過去商業史所有邊界和格局的Super Company。

迴歸到滴滴身上,橫向擴張也增強了滴縱向發展的能力。國內網約車市場成長8年,在中國出行領域的滲透率僅為3%。上個月底,柳青在花小豬的開放日活動上,就樂觀表態過,對比在電商26%的滲透率,“移動出行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而無論是月活4億,還是激戰社區團購市場,率先公佈日訂單量成績280萬,對滴滴來説,都只是個開始。

但事實證明,滴滴橫着走,遠比固守出行市場更加如魚得水。David告訴字母榜:“滴滴屬於高頻應用,在此基礎上基於用户需求打開更多場景,估值起碼值1000億美元。”

問題是,程維必須在新領域重新展現滴滴的戰鬥力。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三年前。

2017年2月14日,情人節,程維跟王興約飯。吃完飯才知道,美團上線了網約車業務。

年底的財經專訪現場,程維話裏仍帶氣,炮轟王興:假惺惺。

程維第一時間關閉滴滴APP上的美團接口,成立R-Lab事業部,用4個月時間組建團隊、孵化外賣業務,挖了美團70%的騎手,光是開城投入就超過千萬。

緊隨美團打車入駐上海的步伐,滴滴外賣緊急在無錫上線,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補貼大戰,4月9日當天訂單量33.4萬單,無數商家爆單,外賣騎手日薪賺到了數千元。

這樣的景象,會在已經開始的社區團購大戰中重現嗎?

(投資人David、吳迪系化名)

【參考資料】

1、《對話程維:多數人只知道戰爭 卻並不真正理解競爭》,財經雜誌,2017年12月28日

2、《三年月活衝8億 滴滴憑什麼在海外跟Uber正面剛?》,21世紀經濟報道,2020年5月2日;

3、《Uber上市即破發:我虧損我驕傲》,深響,2019年 5月12日;

4、《晚點獨家|滴滴國際化業務 COO 離職後:兩個抓手與多個敵人》,晚點,2020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