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全球糧食系統排放阻礙1.5℃温控目標實現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科技

拖拉機、化肥和殺蟲劑都能導致全球變暖。圖片來源:FOTOKOSTIC/ISTOCK

一項日前發表於《科學》的新研究顯示,即便能源、交通和製造業完全實現“綠色”,糧食系統的温室氣體排放也會使全球變暖温度超過《巴黎協定》所設的1.5攝氏度温控目標。為防止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傷害,研究者表示糧食生產的各環節急需快速而重大的改革。

“除了在未來幾十年內徹底擺脱化石燃料,我們還需要進行食物系統轉型。”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阿伯丁大學土壤科學家Peter Smith説。

牛津大學食物系統建模師Michael Clark和同事分析瞭如果一切照舊,2020年到2100年農業生產可能釋放對氣候有害的氣體。二氧化碳來源於砍伐熱帶森林用作農田和牧場、運行農業機械以及製作農用化學品等。此外,化肥會排放一氧化二氮,牛打嗝和排泄時會釋放甲烷,這些也是温室氣體。

研究小組假設食物的生產方式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但生產效率持續提高,同時依據聯合國人口預測的標準假設隨着收入的增加,人們傾向於吃得更多,消費更多的肉、奶和蛋。基於以上條件,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其他温室氣體的來源都被堵死,模擬結果表明,僅糧食系統就會產生足夠多的對氣候有害的氣體,使地球(沒有其他排放的情況下)在2051年至2063年間的某個時間,升温超過1.5攝氏度。

“即便其他温室氣體的來源都斷絕,在糧食生產方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結果仍然非常可怕。”Clark説。

糧食政策專家和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糧食生產對氣候變暖具有重大影響力。研究人員研究了五種農業相關策略的影響。其中包括更快地提高作物產量,從而減少森林砍伐;轉向少吃動物產品的飲食;將食物浪費減半。

研究發現,即使消除所有非食物性排放,也沒有任何一項單獨的策略具有較高的可能性使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但是,如果馬上行動,並在五項策略中取得顯著進展,這一目標便觸手可及。氣候變化的威脅要求人們對如何耕種和飲食給予新關注。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7357

【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