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寶
互聯網趨勢觀察家、知名財經作家、新盟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
一則消息不脛而走。
2021年4月21日,滴滴成立了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其中,網約車平台公司CEO孫樞將擔任委員會主任,並直接向滴滴出行董事長、創始人兼CEO程維彙報。平台司機負責人劉西帝任副主任,滴滴安全、規則、產品、供需、區域、溝通、公益等部門負責人擔任常設委員。
信息時代,消息靈通——此番公告一經滴滴出行官方微博發佈後,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留言與關注。
用意何在?網約車司機權益是否能得到保證?
作為如今中國網約車服務的最大平台,滴滴不僅有着海量的乘客羣體,更有大批的網約車司機——這一龐大的司機羣體,從滴滴誕生之日起,便在平台兼職從而開拓了自己經濟的第二曲線。
而隨着滴滴平台發展越發成熟,八年過去,這一批網約車司機職業素養也在也同步增強,個人收入逐漸上升。此時,滴滴跑車悄然間已成為可他們第二,甚至第一的經濟來源。
從這點上説,網約車司機和外賣小哥、快遞員等一道,逐漸掀起了中國互聯網“零工經濟”的波瀾。
1 滴滴的“雙向服務”,司機也是重要一環
滴滴的服務理念從沒有被框住。
從乘客服務至上,到司機服務並重,如今,滴滴成立網約車生態委員會(下稱生態委員會),最直接的“動機”:便是為完善自己“雙向服務”,從而做出的一種完整且體面的嘗試。
原因何在?
從生態委員會服務的內容上説,滴滴的一系列舉措,直指網約車司機的權益痛點。
比如,在司機收入上,委員會將推動建立穩定又靈活的收入模式,確保司機收入可感可知、賬單公開透明;在司乘關係上,委員會會圍繞司乘糾紛、費用糾紛、虛假投訴等場景進行平台規則的升級,避免司機在接單服務中受到不公平對待。
可以説,從收入透明、權益保護、再到平台規則更加公平合理,生態委員會的服務內容,無疑是想的比較全面了。
此外,從人員參與方式來説,滴滴這一項“自我監督”舉措,並非止於表面。實際上,為了確保平台規則的公平與司機權益得到深度保護,“監督”是由內及外,逐漸打開的。
在內部人員監督層面,此次滴滴生態委員會的主任,便是網約車平台公司CEO孫樞——滴滴高層親身參與,並直接向滴滴出行董事長、創始人兼CEO程維彙報,可以預見,圍繞網約車司機的權益保護措施,將得到最快速、有力的執行。
而從外部人員來説,滴滴生態委員會的參與人羣面極廣——比方説,委員會將邀請法律及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作為顧問,並持續通過線上調研、司機開放日、司機共創會、司機懇談會等形式,面向司機羣體徵求意見和建議。更重要的是,滴滴會向政府主管部門和勞動者權益保障部門尋求指導意見,共同推動網約車司機羣體的權益保障儘快升級試行。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網約車委員會也不流於形式,此次“出擊”,落地執行是真正的重點——實際上,委員會現已在線上公開徵求意見,並計劃今年在線下同步舉辦1000場司機懇談會,屆時,將持續收集、歸納司機關心的共性問題,並陸續對社會公示進展。
這一切舉措,其核心不過六個字:公平、尊嚴、實在。
那麼,網約車司機權益是否能得到保證?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先搞清楚:網約車司機想要得到更大權益保障,最大的痛點何在?
實際上,網約車行業近些年持續發展,在提高着乘客出行體驗提升的同時,司機羣體卻面臨着收入波動、權益保障不夠健全、平台規則不完善等現實,這也是目前網約車行業普遍存在的癥結和司機師傅們高度關注的焦點。
此時,滴滴先面向司機羣體徵求意見和建議,彙集問題,梳理合併,併成立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專事專辦,結合具體問題制定出一系列操作性極強的舉措,不僅能切實解決司機權益,更將給行業痛點的解決方案,寫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從另外一個維度而言,保障網約車司機更多、更全、更深的權益,不僅是滴滴開啓網約車服務下半場閉環的一次收官之戰,更是互聯網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基本訴求。
從比拼價格,到比拼服務,網約車行業價值驅動的重心,近年來始終在乘客一方。不過,隨着互聯網經濟的逐漸成熟,科技向善,以人為本的觀念,正成為互聯網巨頭們戰略調整的重要準則。
對滴滴而言,司機羣體既是平台的價值創造者,更是平台服務的重要對象——此時,如何讓司機更滿意,如何讓司機待遇更好,如何讓勞動者更有尊嚴,如何讓司機們工作得更加體面,從而在源頭上提升效率,這成為滴滴戰略傾向的一個風向。
從這點上説,此時滴滴推出網約車生態平台,以“雙向”服務完善自己的服務閉環,正是戰略挑戰的一個重大方向。
更重要的是,如滴滴這樣嘗試更多方式保障新業態勞動者權益的行動,也是中國“零工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大勢所趨。
2 保障“零工經濟”勞動者權益大勢所趨
社會勞工關係的多元化是經濟發展從青澀到成熟,必然且有效的補充。
其中,零工經濟,尤其是互聯網“零工關係”發展與完善,無疑將帶給中青一代勞動者羣體,越發温情、體面且完整的權益保障,更是時代大勢所趨。
為何這麼説?
不妨先看看“零工經濟”的定義。美國學者馬爾卡希曾在《零工經濟:推動社會變革的引擎》中解釋道:用時間短、靈活的工作形式,取代傳統的朝九晚五工作形式,包括諮詢顧問、兼職、臨時、自由職業、個體經營、副業,以及通過自由職業平台找到的短工等。
可以説,這是一項集具靈活、多樣、效率的工作方式。而這,正是中國經濟始終煥發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視線拉長。改革開放初便已誕生,並持續發展至今的“零工經濟”,早年間,實際以外企為其“主戰場”——在此基礎上,外企選用勞動者標準往往採用第三方機構,對勞動者進行選拔與任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勞務派遣也成為外企乃至中國企業常用的僱傭方式。
而在幾十年的實踐過後,“零工經濟”已成為盤活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增加居民就業多元化的一股重要力量。
但是,“零工經濟”為經濟提供了巨大助力與提供越來越多就業崗位時,於勞動者本身而言,權益並不能得到全面深入的保障——比如,規避社保、公積金、個税等一系列問題的頻頻爆發,就成為零工經濟下勞動者們心頭之痛。
換句話説,中國“零工經濟”勞動人羣雖然增長迅速,貢獻巨大,但他們依舊是沉默的大多數。
正因如此,伴隨中國經濟的發展與成熟,“零工經濟”要持續進化,最大矛盾便是:利他性的對象,必須從企業轉移到勞動者。
可以説,從當下到未來,政府與企業都需要去做出更多的嘗試與擔當。
而將視野聚焦下來,中國網約車的司機羣體,便是在當下中國“零工經濟”轉型中,最先受惠的那羣人。
事實上,隨着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包括網約車司機在內的新業態從業者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懷。在北京、浙江、廣東、重慶等一些城市,地方政府紛紛出台了保障新業態從業者權益的政策。
此前,廣東省在4月1日起推出網約車司機可網上辦理工傷保險參保,浙江立法規定網約車平台可單獨為司機買工傷保險,重慶將網約車司機被列為社會保險補貼對象等消息陸續傳出。
可以想見,時代、國家、以及一眾企業正在為中國“零工經濟”的勞動者們,尤其是網約車司機羣體,不竭餘力地努力着。
正因如此,滴滴此次推出網約車司機生態委員會,正是一種大趨勢下,一家有責任的企業一次鋭意温情的嘗試。
3 道阻且長,永遠在路上
中國的“零工經濟”經濟依舊在路上。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曾先後在全球6個國家,對8000人調研後,出具過一份調查報告:其中,有高達10%-15%的適齡工作人口通過打零工謀生。
這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在美國和歐洲的15個國家,共有1.62億自由職業者。根據報告預測,到2025年,各種在線人才平台有望貢獻約2%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並創造高達千萬的就業崗位。
這是一股不容忽視的世界經濟洪流,也是一羣能量巨大的勞動羣體。由此出發,更可以預見:對於快速增長與不斷轉型的中國經濟來説,“零工經濟”勢必將在未來爆發出更為強大的力量。
而對於滴滴來説,作為中國互聯網對“零工經濟”發展提供最多貢獻與可能性的舞台之一,這些年這家公司也在用自己的積極行動,為中國“零工經濟”不斷賦能。
實際上,中國網約車行業,已經不可小覷——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共享經濟年度發展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5至2018年,網民對網約車的使用率從26.3%提升至43.2%。由此可見,我國民眾對網約車的需求增長迅速,未來也將有更多的勞動者投入到網約車司機職業之中。
其中,滴滴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自滴滴上線8年以來,已有累計逾3100萬司機和車主在滴滴平台上獲得靈活收入,超過21%的司機以此作為家庭唯一收入來源,這一羣體中,有237萬是女性——他們奔波在路上,只為自己的子女、父母、愛人創造生活。
在滴滴活躍的司機,分佈在全國2200多個城市中,為超過5.5億的乘客服務了上百億次。不管是急病送醫、見義勇為、還是拾金不昧,這一羣體不僅守護着乘客的安全,更堅守着自己的正直。
而隨着滴滴網約車司機隊伍的不斷壯大,這一羣體更是攜手滴滴,共同創造了越來越多,具有社會高尚道德的標杆性事件——比如,在2020年疫情期間,有超過16萬滴滴司機志願加入滴滴醫護車隊。他們從武漢啓程,在全國15個城市為4萬名醫護人員提供了100多萬次免費接送服務。
不過,成立網約車司機生態發展委員會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道阻且長,需要滴滴們永遠在路上,努力去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