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越晚買Model3越划算?想多了,是個車主都免不了當“韭菜”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科技

在目前的國內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國產Model 3無疑是最熱門也是最充滿爭議的車型。要説熱門,20-30萬元之間,沒有一款電動車能夠比Model 3賣得更好,甚至將所有20—30萬價格區間的國產電動車銷量加起來,頂多和Model 3的銷量差不多或者多出一點;要説爭議,一是Model 3在車輛的可靠性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車輛的裝配水平,以及在國內發生過多起車輛不受控制發生的事故,二是Model 3不斷降價,從2019年12月至今,Model 3經歷多輪價格變動,如今入門車型的補貼後售價已經低至24.99萬元,很多老車主高價買車之後,便遭遇官方降價,很多車主自嘲為“韭菜”,一些車主甚至將“韭菜”字樣貼在了車尾。


所以現在在坊間就有一種觀點,那就是對於Model 3這樣的車型,越晚買越能享受到優惠,因為大家始終相信,Model 3還能接着降價,之前傳言Model 3將降價至19.9萬元,遭到了特斯拉官方的闢謠,但是官方的闢謠並沒有消除消費者的疑慮,因為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闢謠了,很多時候,都是話音未落,價格就降了。所以這次很多消費者寧願相信Model 3還能接着降價,因此大家都等着繼續降價,等到降無可降的時候,購買Model 3就不怕成為待割的韭菜了!


不過在我們看來,不管是老車主還是新車主,只要是Model 3的車主,都無法避免成為特斯拉或者Model 3的韭菜,這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舉個例子,我們看到,現在平板電視的價格越來越低,1500元不到買一台50寸以上的平板電池是很平常的事,很多人高高興興買了電視,結果發現很多應用都要會員,如果沒有會員,用起來就非常不便,所以很多消費者為了使用方便,就“被迫”購買了會員。所以現在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便是硬件不賺錢,就是交個朋友,在軟件層面一茬接一茬地割用户的“韭菜”。


其實對於特斯拉這樣立足互聯網的電動車來説,很多操作和應用都需要藉助網絡,也就是OTA來完成,這就給了特斯拉在軟件方面“割韭菜”的機會。之前在Model S、Model Y以及進口Model 3時代,很多老車主可能是在價格方面被特斯拉割了韭菜,但是現在及以後,特斯拉“割韭菜”的手段和方式將會更加隱蔽,在軟件層面“割韭菜”將成為現實。


9月份,特斯拉宣佈國內Model 3車主可以通過在線支付2400元,然後以OTA的形式來“解鎖”後排座椅加熱功能。因為國產Model 3的長續航車型和高性能車型本身就標配這個功能,那麼到了入門車型上,Model 3在出廠的時候,預先埋設了座椅加熱的相關設備,但是不開通功能,消費者想要使用並享受這項功能,就必須通過在線支付,解鎖這項功能。事實上,入門版的Model 3是具備這項功能的,但是特斯拉就要讓消費者花錢,消費者才能擁有這些功能,這就是軟硬件分離的典型案例!


當然Model 3割韭菜,也不是在中國市場的獨家行為,在全球範圍內,特斯拉也都是這樣的套路。之前幾年,特斯拉就為旗下所有的車型全部配備了全套自動駕駛硬件,但是用户想要使用Autopilot相關功能,則需要額外付費。而在去年,特斯拉為Model 3全輪驅動版車型提供了“Acceleration Boost”升級選項,可以將車輛的0—96km/h的加速時間從4.4秒提升至3.9秒,用户則需要額外支付2000美元(約合13972元人民幣)。實際上,從物理性能層面來看,硬件是支持3.9秒的百公里加速的,但是特斯拉就是不開放,就等消費者花錢升級,然後坐收“韭菜錢”。


現在在國內市場,其實也是一樣,我們通過特斯拉官網可以看到,如果Model 3要選裝具有完全自動駕駛能力的軟硬件,車主需要額外支出6.4萬元。這樣一來,就算是補貼後24.99萬入門版的車型,總價也要達到33.97萬元,比長續航車型的價格還要貴。但是自動駕駛有恰恰是特斯拉最能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如今收費選裝,特斯拉可能不少掙。


所以其實作為特斯拉Model 3的車主,不管是之前買車還是坐等降價到位再買車,都有很大可能成為它“割韭菜”的對象,只不過以前是在價格方面明碼標價的“割韭菜”,如今及以後可能變成整車硬件不怎麼花錢,但是在軟件功能、選裝方面,消費者可能要不斷花錢去更新、解鎖更多有吸引力的功能,這才是特斯拉不斷降價,還不擔心利益受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