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縱容“養號控評”虛增流量

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不能縱容“養號控評”虛增流量

為泄一時私憤,家長劉某在微博上發佈了一條虛假信息,謊稱自己女兒被老師體罰致吐血搶救,而且圖文並茂。劉某還找到網絡推手,花費760元將這一條虛假信息炒成5.4億閲讀量,一時引爆輿論,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近期,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對這起網絡散佈虛假信息案進行審判,劉某及網絡推手受到了法律嚴懲。

案件雖然塵埃落定,但由此牽扯出“養號控評”虛增流量的灰黑產業鏈不得不警惕。有媒體預估其整體規模恐達千億之巨,涉及面廣且數量龐大,在互聯網這棵大樹下盤根錯節。比如,案件中劉某隻是通過簡單的網絡檢索,就找到了網絡推手。有記者調查也發現,如今檢索平台上搜索相關詞語,就能顯示千萬條以上的鏈接,有的更是“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就是網絡推手公司,絲毫不加掩飾。

在流量為王的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金錢,有利益自然就會引來逐利者。但為何這些製造虛假流量的不法網絡平台敢如此明目張膽?一方面,與當前法律尚未完善有關。目前,雖然從法律層面上,網絡虛假流量根據不同事實和行為性質可能會違反多項法律規定,但涉及面較為零散。有專家指出,尤其在刑法領域,相關違法行為仍存在一定的認定困難。這讓處罰難打其“七寸”。另一方面,監管打擊難度較大。這些流量製假的網絡平台,大多技術含量不高,即使被查封網站,重新註冊一家空殼公司,幾台電腦、幾部手機,一套代碼,一家網絡助手公司換個馬甲又開張了。此外,有不少網絡黑灰產業甚至租用境外的雲服務器和僱傭境外人員從事相關違法行為,監管打擊容易陷入鞭長莫及的窘境。

整治流量造假網絡黑灰產業,還有賴於法治化、多元化治理。虛假流量看似小打小鬧,實則極易異化成擾亂社會秩序的事件,風險隱患不容小覷。除了要儘快完善相關立法工作,還應從行政、司法及社會治理等層面多管齊下。要打擊流量黑灰產業,必須步步緊逼打壓其生存空間。在實踐中,不妨多考慮從需求端入手,讓購買假流量的人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不敢有需求,自然也就沒有相應服務。

(陳文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33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能縱容“養號控評”虛增流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