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80後”院士與後生只爭朝夕尋夢星際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科技

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日前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加快壯大新材料以及航空航天等產業。

懷着崇敬之情,年輕的杜善義在大學時代聆聽過錢學森先生的《星際航行概論》課程後,開啓了航天夢。時光飛逝,今年已是他從事飛行器結構力學和複合材料教學科研工作的第57個年頭。

“幹了大半輩子,現在最羨慕我的這些‘孩子們’,我最缺的就是他們所擁有的時間。”82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杜善義頗有感觸地説。

20世紀80年代,我國航天事業面臨材料更新換代的難題。在航空航天領域,結構輕量化是永恆的主題,飛行器每減輕1克重量,就會節省巨大成本。

一次偶然機會,杜善義瞭解到複合材料的最新應用情況。他立即開展研究,並在不久後創造性提出“力學+新材料”的交叉融合思路,得到業內高度認可。

近40年間,一項項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從杜善義團隊手中誕生,助力我國航空航天和基礎設施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我國長征火箭家族中,“長征五號”是推力最大的新型運載火箭。杜善義的學生、1961年出生的赫曉東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發動機氣瓶熱防護”項目,攻克了熱防護難題。

“在科技未來發展方面,規劃《建議》提到,展望2035年,我國科技實力將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我們希望用更多先進的科研成果助力這一進程。”赫曉東説。

規劃《建議》提出,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造就更多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

1987年,杜善義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首任院長,這也是我國首個航天學院。杜善義將航天相關學科和專業有機整合,着力培養複合型人才。他招學生從不侷限於某一特定專業,而是歡迎多學科交融。

作為團隊新生代,1983年出生的王超目前從事材料力學研究。2012年,他與團隊成員在國際上首次測量出單根碳納米管與碳纖維之間的接枝強度,助力團隊以更先進的結構設計理念研製出更多高性能新材料。

“這樣的突破從何而來?”記者問這位年輕的學者。

王超説:“每次難題的化解都離不開團隊通力合作,大家一起討論、交流,加深對問題理解,很快找到突破口。更重要的一點是勤奮,在杜院士影響下,每個人都養成了爭分奪秒的工作習慣,大家一步一步實現着心中的航天夢。”

被問及“是否感到後生可畏”,杜善義毫不猶豫地答道:“我最希望我的學生超過我,只有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有希望。”

“我始終相信,報國者永遠熱血,追夢人永遠年輕。”杜善義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