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專家全景掃描:中國如何邁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以浙江大學潘雲鶴院士為代表的有關專家率先建議啓動“中國人工智能2.0”重大科技計劃,並參與制定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
日前,潘雲鶴等專家受邀在《自然》雜誌子刊《機器智能》發表長文,全景掃描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形成過程和發展現狀,指出中國將着眼於大力培養人工智能本土一流人才、加強學科交叉下人工智能理論突破、規範人工智能倫理,特別是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為人類發展作出貢獻。
在中國邁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進程中,浙江有哪些突出優勢,能發揮哪些獨特作用? 潘雲鶴等浙大專家向浙江新聞記者做了專門介紹。
潘雲鶴表示,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明確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現在來看,這一個目標已經基本達到了。”潘雲鶴説。包括浙江在內,整個長三角地區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蓬勃發展就是一個鮮明例證。
潘雲鶴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至關重要的是實現第二個戰略目標,即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成為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動力。
浙江正在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互聯網+”科創高地,明確要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創新突破,並要求形成3—5個世界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羣和5—8家千億級企業。可見,這一發展目標與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目標是高度一致的。
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認為,浙江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優勢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浙江有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理論和技術創新產生巨大牽引作用。“我們常説,人工智能(AI)加上場景才是‘真AI’(真愛)。豐富的場景和應用終將引領我們打開原始創新的大門。這樣一塊豐饒的人工智能‘試驗田’是我們獨特的優勢。” 吳飛説,浙江充分應用數字信息技術支撐經濟活動和社會治理中不斷湧現出的新機制、新手段,這有助於發現其背後複雜的人工智能科學問題,在疫情防控期間快速發展的在線經濟和 “健康碼”等精密智控手段就是代表。
其次,浙江正在着力建設之江實驗室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這些機構整合各方優勢科技創新資源,人才激勵機制更加靈活有效,創新組織自主性強,科技攻關更加高效,在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突破上將發揮強勁動力。
第三,浙大作為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重鎮,在學科交叉中引領人工智能創新,形成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浙大建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及“智能+”人才培養體系,並於日前上線“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浙大多位專家參與編纂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其中《人工智能導論:模型與算法》、《可視化導論》和《智能產品設計》已率先出版,形成各具優勢、銜接前沿、涵蓋完整、交叉融合的教材體系,為人工智能各類型人才培養做出應有貢獻。浙大與阿里巴巴達摩院等科研機構協同,面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需求,相繼研發出知識計算引擎、智能經濟計算系統、互聯網經濟認知計算引擎、智能司法機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新成果。
“邁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我們與世界各國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都在勇闖‘無人區’。”潘雲鶴説,我們要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態,力爭在大數據智能、羣體智能、增強智能等一些優勢領域率先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