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AI+智造,機器人將如何賦能產業發展?在臨港新片區產業協同企業沙龍上,這些行業大咖給出答案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科技

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主辦,臨港集團和上海臨港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協辦支持的“臨英薈”——臨港新片區產業協同企業沙龍第二期,智能機器人專場昨天舉行,14家智能機器人產業上下游的企業代表昨天齊聚臨港新片區,圍繞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臨港核心產業,深入探討機器人前沿技術的應用,以及對智能製造的加速助推作用。

本次沙龍以“AI+智造,機器人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邀請了發那科機器人、新松機器人、固都自動化、翼菲自動化和天機智能等五家機器人本體企業,思謀科技、巨哥電子和聚時科技等三家機器人核心技術企業,以及三一重工、上海電氣、長盈精密和昂華自動化等機器人應用企業,共同探討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關鍵技術和核心問題。

疫情期間,三一重機挖掘機需求量仍持續上升,產線24小時不停歇,最高產量時期達每五分鐘下線一台。上海三一重機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製造所所長王清曌在分享三一重工智能化產線規劃及需求的同時,強調了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為應對未來更廣闊市場的挑戰,企業亟待抓住智能製造機遇,成指數提升生產效率。

在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有一台測試用的“功勳”機器人一直鼓舞着新松人,正是從這一台機器開始,國產機器人得到了國外客户的認可,持續的可靠也讓新松進入了汽車產業鏈一環。總經理助理許小剛在會上分享了作為本土品牌的新松機器人拓展傳統市場的切入過程,提出堅定地以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來獲取客户的驗證,是國產自主品牌必須要走的路。

思謀科技分享了透過軸承外觀缺陷檢測分類的AI方案,以及服務國際領先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心得體會。聚時科技將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用於集成電路高端製造質量檢測與控制,覆蓋納米級晶圓分析和後道先進封裝需求。上海臨港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魏鋒表示,依託臨港新片區的產業優勢,研究院將繼續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合作和對接,通過進一步整合技術、資金和人才等產業資源,助力臨港發展。

智能機器人產業為製造業提質增效、換擋升級提供了全新動能,是臨港新片區打造世界級前沿產業集羣的強力輔助。新片區重點支持的智能製造、高端裝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產業領域也為智能機器人的技術應用提供了豐富場景。當前,臨港新片區聚焦“卡脖子”關鍵領域,重點啓動建設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大飛機園、信息飛魚等特色產業園區,成立的一週年內裏累計簽約前沿產業項目約140個,涉及總投資達2000億元。未來幾年,這些項目將快速建設,為智能機器人產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也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創造全新的發展機遇。

據瞭解,“臨英薈”是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主辦,臨港集團承辦的系列活動。主要面向前沿科技產業的頭部企業,通過主題交流等多種活動形式,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上下游企業的深度交流與合作,進一步發揮產業協同的聚合效應。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曉華表示,臨港新片區是中國的臨港、是世界的臨港、更是大家的臨港。希望通過更多的企業、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臨港建設成為創新創業的“天堂”,通過富有吸引力的財政服務支持、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政策、專業化的政府服務、開放廣泛的應用場景等等,共同促進產業協同,擁抱創新創業企業和人才集聚臨港。同時,臨港的企業、人才也要更具家國情懷,主動承擔起“填補國家空白”、“解決卡脖子技術”的戰略任務,共同努力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完整產業鏈。


作者:文匯報駐臨港記者祝越
編輯:朱偉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