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傳統酒店加快轉型勢態下,共享經濟+物聯網帶來怎樣的住宿體驗?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科技

-

2020年疫情對很多行業造成了衝擊,讓很多現金流較差的單體酒店沒有扛過這一關。4月21日,#2020年全國5.9家酒店關停# 的詞條刷爆網絡。本週發佈的《2021年中國酒店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大陸地區共減少5.9萬家15間房以上的酒店類住宿設施,酒店客房減少229.4萬間,其中經濟型酒店客房減少數量最多,達207.2萬間。與此同時,連鎖酒店反而在疫情後得到了逆勢擴張的機會,客房數卻增長了16.6萬間,連鎖酒店的擴張速度不斷加快。


那麼,數據的急劇下降意味着住宿行業的萎縮嗎?其實不然,從各大旅遊App今年五一期間酒店及民宿的預定情況來看,單晚價格呈直線上漲,旅遊城市五一期間的房價更是翻至五倍以上;在此,大部分酒店及民宿已經出現滿房的情況,房源餘量顯得較為緊俏。所以疫情只是酒店業變革的催化劑,加快了行業結構調整,把運營低效、營銷乏力的單體酒店淘汰出市場行列。 

同樣,隨着市場、行業、科技變化以及黑天鵝事件衝擊,發展了十餘年的「傳統共享住宿」模式和理念,也已經到了該翻篇的時候。共享住宿 C2C(連接個人房東與個人住户)理念脱胎於 2003 年風靡全球多國,號召人們免費向陌生旅客開放自家沙發,在旅遊中互幫互助的 " 沙發客 " 文化。2008 年,紐約 80 後創業者 Brian Chesky 突發奇想,將 " 沙發客 " 的免費變為收費,或許會成為是一門富有想象力的生意。於是,共享住宿 " 鼻祖 "Airbnb 便誕生了。 



近幾年,一眾共享住宿平台崛起,主打房東、業主將自己的房間以短租的形式對接給旅遊消費市場。而伴隨着消費升級和變化,傳統住宿產業的發展也必須保持革新,而革新的關鍵在於能否不斷探索住宿行業新的可能性。


同樣經歷了疫情影響的華人易居,一年後強勁恢復,觸底反彈,一展品牌的韌性與強勁的抗風險能力,那麼疫情影響下的華人易居到底呈現怎樣的優勢呢? 共享經濟最初是指通過互聯網技術激活海量的閒置資源,讓物品的所有者通過某一平台將物品的使用權暫時轉讓給他人,從而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而華人易居的定位是類似於滴滴的平台統一運營,又叫C2B2C模式,就是通過建立在線平台來連接房東、房客與運營商,能滿足旅客多元化住宿需求的同時,還可將閒置房源使用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華人易居以自己獨特的運營模式,將城市閒置房屋整合成了分散式無人智能酒店。 



對於「運營商」來説,整合精裝閒置房,以最低的資金投入和最簡單的商業模式開起自己的無人酒店。對於「房東」來説,可以把空餘的房屋進行出租,維護房屋的同時,也能夠獲取一定的收益,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對於「房客」來説,可以在APP、小程序進行下單,三秒智能平台系統會自動給到一條短信,不見房東,導航入住,刷臉開門,體驗的是全球第三種入住方式,更加快捷和私密。對於「社會」來説,積極響應國家共享經濟的號召,大力發展共享經濟事業,致力於整合全球的閒置房屋,服務於萬民旅居。 


使客户能夠自助訂房形成小的閉環,房東自由脱身形成小的閉環,運營商極簡管理形成小的閉環。華人易居又通過華人易居、華人管家、華人宿潔、華人宿雲等多個APP,將這些環節像工業齒輪一樣咬合在一起,最終交互成了“無人智能共享房屋”龐大的閉環!  


分散式無人智能酒店是未來發展方向,同時也是互聯網時代的全新產業,華人易居之所以能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認可,皆因順應了市場需求。華人易居不僅僅追求給客户帶來更智能化的房屋,同時致力於整合房屋為全球華人所用,希望“您”到哪兒都有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