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實驗室發佈系列研究成果 聚焦智能科學與技術

中新網杭州9月2日電(錢晨菲)9月2日,之江實驗室智能科學與技術系列成果發佈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對外集中公佈其在智能感知、智能網絡、智能計算、智能系統等研究方向的最新科研進展,多項研究成果已進入產業轉化階段。

位於杭州的之江實驗室成立於2017年9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科研機構之一。該實驗室以人工智能與網絡信息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重大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前沿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的有機互動和深度融合。

為解決在體亞細胞量級的病理研究和多器官診療一體化的難題,之江實驗室聯合國內優勢研究力量,自主研製了超細徑高分辨立體顯微內窺成像系統。

之江實驗室發佈系列研究成果 聚焦智能科學與技術
成果發佈會現場。之江實驗室供圖

項目負責人、超級感知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青介紹:“我們已實現了微米量級的成像,突破了大視場共聚焦拼接、多模態集成封裝、高精度立體圖像重建及智能分析等多項核心技術,建立了基於顯微內鏡的在體組織病理學診斷臨牀評價方法,並研製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關鍵核心部件。”

目前,超細徑電子內窺鏡樣機已進入產業化階段。未來,這套系統將實現多器官在體“光活檢”,填補國際空白,為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手術治療提供新的技術路徑。

多中心智能醫學信息平台則是首個進入之江實驗室數字健康成果轉化基地的重大項目。

“我們從‘沉睡’在不同醫療機構的海量醫療數據中打撈出有用信息,實現對腎臟病、肺癌、腸癌、小兒抽動症等疾病的早期篩查,為這類疾病的高精尖醫學研究和臨牀實踐提供支撐。”項目負責人、網絡健康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李勁松説。

目前,上述平台已接入浙江省內多家大型三甲醫院,覆蓋1400餘萬患者的真實診療數據,並構建了超大規模完整電子病歷知識圖譜,實現了原始數據不出醫療機構情況下,多中心臨牀信息共享及深度利用。平台自主研發的同態加密方法與國外同類技術相比,數據安全性提升1024倍,處理速度提升10倍以上。經臨牀示範應用,該平台整體技術水平領先國際同類技術,是全球醫學信息領域的中國領導力量。

巨量的視頻數據如何快速理解?之江實驗室分佈式智能視覺平台依託自研的多種人體特徵描述模型和視頻新型分析算法,實現視頻增強、目標跟蹤檢測、目標跨鏡識別、行為分析和場景理解等功能。

“我們打破了視頻分析依賴‘人臉特徵’‘場景配合’和‘目標配合’的應用現狀,在實戰化複雜場景下,取得了較好的視頻識別效果。”項目負責人徐曉剛説,分佈式智能視覺平台在暗光、強對比度下目標檢測準確率大於95%,基於視頻的行為檢測準確率大於90%,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除了智能視覺技術的突破外,該平台還利用端邊雲分佈式計算技術,有效提高了視頻計算速度,實現視頻分析的任務高實時調度以及數據資源在端、邊、雲上的高效共享,將算力成本降低了10倍以上。

此外,在無人駕駛領域,之江實驗室智能駕駛虛擬仿真測試與訓練平台項目團隊研發了高質量、開放的智能駕駛仿真測試平台,通過數字孿生與泛化衍生技術,提供高價值測試的極限案例,是國內目前提供極限測試案例最齊全的平台之一,包括雨天雷達失效、路中車輛翻倒、行道樹倒塌等現實中“可遇不可求”的極端危險案例,有效提升無人車駕駛算法的道路駕駛安全性和智能駕駛能力。(完)

【編輯:房家梁】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8 字。

轉載請註明: 之江實驗室發佈系列研究成果 聚焦智能科學與技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