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華為年底能自產芯片?人家自己都不知情
這兩天,華為要搞 “ 塔山計劃 ” 的消息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的。
這個計劃大概是説,為了抗衡美國對於華為芯片代工的封鎖,華為決定自己來建造一條沒有美國技術的 45nm 芯片生產線,預計在今年年內建成。
如果順利的話,還將和國內幾家芯片龍頭產業探索建設更進一步的 28nm 芯片產線,名單幾乎囊括了國內所有的芯片製造企業。
簡單來説,就是華為打算學英特爾自己搞芯片的生產線了,這頗有點 “ 舉國之力 ” 抗擊美國技術封鎖的味道。
各路吃瓜羣眾也都在社交平台上渲染華為的這個宏偉計劃,只要大家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可惜這些消息都不是真的。。。
很快,海思的內部員工就否認了有這個計劃,表示從來都沒聽過。
最早拋出這個消息的博主也發推文承認,這件事兒根本就是子虛烏有,大家不要再聽風就是雨了,並刪除了原博。
差評君覺得,這事兒可能是別有用心的人為了炒作半導體股的熱度,故意拋出的假消息,以此來捧高股價,藉此發一筆 “ 芯難財 ” 。
而從這件事本身來看,也是經不太起推敲的。想要在一年之內搞出一條成熟的 45 nm 芯片生產線,不光要建廠、購買設備,還要撥出大量研發經費和專業人員。
關鍵是這麼大的動作沒有提前透一點消息出來,實在是説不過去。
然而這假消息也並非空穴來風,之前在華為的心聲社區論壇,就有爆出一個代號為 “ 南泥灣 ” 的項目正在招人,業務方向猜測和芯片有關。
甚至還有人開了一個帖子,暗示這個項目的存在。
不管是真是假,咱們吃瓜羣眾也就聽個樂呵。塔山計劃也好,南泥灣計劃也罷,目前都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透露。
但確實,華為自主芯片製造這條路要怎麼走,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我們就假設 “ 塔山計劃 ” 是真的,華為真的強大到把所有國內的半導體企業都整合起來,專攻芯片製造,那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實現自給自足呢?
很難。
芯片製造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流程上來説,需要光刻、蝕刻,擴散,薄膜,量測這些步驟,少一個都做不了。
這其中最核心的三大設備分別光刻機、刻蝕機和薄膜沉積設備。
眾所周知,我們在光刻機這塊兒被卡了脖子,目前只有荷蘭一家叫 ASML ( 阿斯麥 )的公司有能力提供製造高端芯片的光刻機,最高精度能達到 5nm ,而國產的光刻機目前只能做到 90nm 的精度。
刻蝕機這部分就好了很多,在 2017 年,中微半導體就研製出了 5nm 的等離子刻蝕機,它不僅是第一台國產的半導體芯片設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 5nm 蝕刻機,並已經投入了使用。
但要知道,中微半導體從 2004 年成立開始,前後花了 13 年時間,從最初的 65nm 一步一步發展,才到瞭如今的 5nm 蝕刻。
工藝更難的光刻機想要在一年內從 90nm 進階到 45nm ,幾乎是無稽之談。
而且就算華為真的搞出了 45nm 的芯片產線,實際上也沒辦法解決自家產品 “ 缺芯 ” 的燃眉之急。
比如華為用在手機上最新的麒麟 990 芯片,它用到的 7nm 製造工藝,目前只有被美國控股的台積電才有能力生產。
至於生產出來的 45nm ,就只能用作圖像處理的 CMOS 傳感芯片,距離邏輯電路( 包括 CPU )所需要的 28nm ,起碼還需要兩年左右的研發時間才能做出來。
老餘也在剛結束不久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上説了,華為下半年的旗艦機 Mate 40 系列的芯片庫存還有,難的是明年的 P50 系列,如果在這之前沒能找到合適的芯片,那華為的旗艦手機可能真的會涼涼。
但事情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糟,這兩天有消息説高通正在試圖遊説美國政府取消自己向華為出售芯片的禁令,如果順利的話,高通將獲得華為 80 億美元的芯片市場。
明年華為的 P50 ,説不準真會用上高通的芯片了。
華為的芯片困境是事實,同樣也是機遇,但在 “ 塔山計劃 ” 式的口號下,似乎一切都變了味兒。
根據知乎網友 @ 問卷網汪汪的一份調查問卷顯示, 82.79% 的受訪者都認為華為今年能實現芯片製造自主可控。
在芯片的研發上我們確實是需要這樣的精神,但同時也必須認清時局,有些東西並不是喊喊口號、人多力量大就能整出來的,更是要靠耗時的研發以及技術的沉澱和積累,才能撥雲見日。
在 2008 年,就有權威的學術報告指出,集成電路的關鍵技術在 90nm 節點以後,特別是 45nm 之後,會出現革命性的變化,這在微電子產業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也是當前發展的薄弱項。
預計到 2020 年,國際上微電子發展水平將達到 14nm ,而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靠我們自己爭口氣,不然容易被卡脖子。
自力更生固然能豐衣足食,但也必須認清現在所面對的問題,既然已經落後了,就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這樣高精尖的活兒,真的急不得。
至於為什麼會有人造謠,這個原因可就太多了,但動機無非就是一個“ 利 ”字。
可能是投機倒把者們眼中的利益。
也有可能是那些通過煽動民族情緒來博取流量的好事者的利益。
無論是哪種,本質非蠢即壞。
我們曾經有過像 “ 漢芯 ” 的騙局,沒有人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再來一次。
麪包總會有的,但在麪包端上餐桌之前,要等麥子收成,等麪粉發酵。。。沒有成果是一蹴而就的,麪包如此,芯片更是如此。
寧願它來的晚一點,也不要用浮躁的心態濫竽充數,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