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奪冠半月後,那些改變仍在發生
每天背單詞兩小時、慢跑30分鐘、10點半上牀……
和室友開黑衝分、定級賽不贏不睡……
這兩種極端的狀態,最近同時出現在深圳大學大二學生鄒輝的朋友圈。分隔這兩種狀態的,有一條鮮明的時間線:11月6日,中國LPL賽區戰隊EDG以3:2強勢逆轉,拿下英雄聯盟S11全球總決賽冠軍。
EDG奪冠的相關熱搜在微博上有80條之多,相關詞條閲讀量接近30億,所有平台的賽事直播觀看總量甚至高達11.7億……然而這些數據還不足以説明這場比賽的能量。社交媒體的“震動”甚至跨越了年齡圈層——比他大六歲從不玩遊戲的姐姐發來微信:“EDG到底是啥?”
然而在狂歡之後,這場比賽還能為粉絲留下什麼,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在獎盃之外,這一冠能為中國的電競粉絲乃至整個年輕羣體沉澱下什麼?從鄒輝的朋友圈可以看到,一切變化都有跡可循。
從“偏見”到主流
S11總決賽前夕,2021英雄聯盟高校行深圳大學站線下觀賽活動在校園舉行。
此前鄒輝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一場電競文化交流活動能夠以校園活動的形式在高校開展。活動現場請來了數位電競達人與16名校園電競愛好者同台競技,來自專業電競俱樂部的教練和專業解説登台講解S11比賽內容。
“高中時期,電競在校園是被認為不務正業的。”當時很多人不能理解電競與遊戲,因為電競成為了大部分孩子沉迷遊戲的藉口,導致被誤作為不務正業,時至今日這樣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鄒輝説,他高中時也熱愛籃球、足球,但從未覺得電競有何“魔性”。在他眼裏,電競和足籃球一樣,熟悉規則、瞭解對手、戰勝對手,享受的是實時博弈和個人能力的比拼,並非耽於玩樂。但除少數開明的老師外,電競仍是不被認可的存在。
從“偏見”到主流,電競逐漸打破固有藩籬,走到社會舞台的中央。一次次世界職業聯賽的舉辦、成為亞運會正式項目、人社部發布新崗位電子競技員、各個地方政府將電競作為數字體育大力扶持……這一切讓大眾意識到電競是獨立產業,電競正名之旅從未停止。
鄒輝切切實實感受到,電競“去污名化”已經向前走了一大步。
另一方面,如鄒輝一樣的年輕電競羣體,也在為電競正名。
除觀賽活動外,2021英雄聯盟高校行還舉行了許多配套活動。深圳大學RobotPilots機器人俱樂部、動畫協會、視覺傳達協會等10個社團,從前期腦暴、中期策劃到後期執行深度參與其中。現場,一個左手持法杖,右手帶有深圳大學代表性建築標誌的機械小兵(遊戲內角色)亮相舞台,這正是社團耗時168小時,通過3D打印等技術製作完成的。
活動還設立了創意集市、藝術畫廊,學生根據自身社團特色將英雄聯盟元素融入其中,展示着鮮活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電競是什麼?在鄒輝看來,其實是一種年輕人展示自我的方式。“藉助電競,我們實際上體現的是年輕一代的文化,是一種樂於創新的熱情。”
同時,通過這樣的線下觀賽活動還能看出,電競已成為了年輕一代最喜愛的社交方式之一,不僅能夠成為高校學生社交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連接各種其他活動形式,讓高校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其中。
電競搭台,文化唱戲
如果説,校園舉行線下電競觀賽活動是“一大突破”,那麼EDG出征前夕高校學生的創意應援活動,則讓鄒輝直呼“聞所未聞”。
微博上有一個閲讀量達1.4億的話題——“S11大學生電競濃度有多高”,這一話題之下的每一條微博都讓鄒輝驚歎不已:鄭州大學音樂學院民樂團的同學用壎、古箏、二胡、琵琶、簫、竹笛、中國大鼓、花盆鼓等八種國風樂器,演繹國風版英雄聯盟S11主題曲;安徽師範大學中國畫專業的同學創作國風水墨畫為S11助威;山西農業大學同學用玉米澱粉塗裝稻田,創作66米巨型麥田畫為EDG戰隊加油;西安交通大學通過UE5+動態捕捉技術製作助威動畫,將加油的聲音帶到冰島……
決戰之前,各個高校的學生紛紛開動腦袋,結合專業所學,策劃出許多別出心裁的應援創意,不僅體現了無與倫比的“腦洞”,也展示出過硬的專業能力。
電競引發的共鳴,在年輕羣體中形成足以跨越地區、圈層和年齡的“通用語言”。這種全新的交流載體,又在高校這個充滿創意和熱情的場所中得到了Z世代獨有的內容填充。
有從業人員認為,電競作為一種文化,本身就有極強的包容性,能夠與多種不同文化融合,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內容。這正是電競近年來在不同圈層廣泛吸引愛好者,IP內涵經久不衰且不斷豐富的原因。
而高校學生羣體是電競愛好者的“主力軍”,如此,電競能否承擔起文化傳承、文化輸出的重任?有的高校開始了嘗試。
英雄聯盟高校行活動期間,電子科技大學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川劇)傳承基地藉助英雄聯盟IP,進行了一次傳統文化的創新演繹。其中有幾大關鍵詞:文化根基、數字技術、電競元素。年輕的校園設計師們將英雄聯盟中國區各大職業俱樂部隊標與川劇臉譜進行融合,由此創造出一批帶有隊伍特色的川劇主題助威臉譜。活動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與,甚至在網絡上引發“自來水”,使眾多網友自發參與創作。
因為同理所以共鳴,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對電競的愛,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青年熱血的一面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生的接受度其實很高,無論是專業創作還是傳統文化,只要能戳中興趣點,就能發揮很大的熱情。”鄒輝説。
電競“真愛粉”是什麼樣子?
EDG奪冠過去半個月,社交媒體的聲浪逐漸降低。狂歡之後,有人開始淡忘,繼續眼下的生活,而鄒輝心裏,卻總覺得有些“空虛”。
鄒輝是電競忠實粉絲,同時也是英雄聯盟的老玩家。從高中開始,英雄聯盟陪伴他度過了許多時光,是重要的青春記憶。EDG在冰島捧起象徵榮譽的召喚師獎盃,全場歡呼,粉絲沸騰,場上的隊員們眼眶濕潤。目睹這一切之後,鄒輝也開始不自覺地嘗試階段性總結,一個問題浮上腦際:五年的電競之旅,究竟為自己帶來了什麼?
就像所有的體育運動一樣,除了項目本身的樂趣之外,因為賽事而關注的那些人、隊伍、比賽中的那些故事確確實實在鄒輝心中沉澱下來。
EDG奪冠之後,其跌宕起伏的成長曆程最為人津津樂道。
2017年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上,EDG難挽頹勢,迎來淘汰的命運。走出競技場,隊員們彎腰向等候的粉絲道歉後坐上了返程大巴。之後的幾年,EDG的征途始終起起伏伏:2019年,EDG季後賽首輪遭遇0:3淘汰,並且無緣當年世界賽。2020年,EDG首次無緣季後賽。在不斷“刷新下限”的同時,EDG不再是那支賽區內風光無兩的隊伍。從某個時間點開始,EDG不斷下滑,直到今年總決賽開賽前夕,仍有冷嘲熱諷:“在讓人失望這方面,EDG從不讓人失望”。
回想英雄聯盟高校行線下觀賽活動現場,奧運冠軍當陳一冰提到,大部分職業選手們都視《英雄聯盟》為賽場,願意為團隊榮譽耐住枯燥的訓練,面對一次一次的失敗和挫折。
在學生羣體中人氣頗高的譚喬也在現場視頻連線。他説,“電競對於我來説不是避世消愁。真正能成為冠軍的選手,都有永不服輸的精神,而生活中的強者,如同譚sir我一樣,即使頭髮掉了,‘皇冠’也不能掉。”
決賽開始前,有不少人“立誓”,其中不乏博人眼球者,聲稱EDG奪冠自己將“倒立洗頭”云云。然而在這些鬧劇之後,微博話題“電競‘真愛粉’是什麼樣子”下,更多的粉絲開始了正能量“還願”:線上騰訊文檔中積累的500多條真實學子正向Flag在一一實現。
堅持66天打卡早起、完成每天鍛鍊身體的計劃、卸載無用娛樂軟件、衝刺英語四級……像這樣的正向改變仍在持續發生……
11月17日,鄒輝也發佈了第一條還願打卡朋友圈:兑現奪冠Flag!30天打卡,背單詞兩小時Get!
但實際上,當初他並沒有立下任何Flag——有時改變需要理由。
編輯/徐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