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嚐膽!華為早已做好了所有準備,帶領半導體行業走向強大!
餘承東最近在會議中坦誠相告,美國新一輪打壓將會對準華為即將投資的芯片製造業。至此華為的高端芯片麒麟在9月15日之後不能再繼續生產。面對這樣的狀況,雖然行業裏早有準備,但是真的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所有人的情緒中都包含着悲憤。那麼這次打壓到底會對哪些方面產生影響呢?
打壓對華為的影響
華為公司目前主營的業務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為消費者、運營商、企業服務和雲服務。消費者板塊佔據了華為營收一半的比例。最主要的產品就是手機。有接近華為人士稱,華為在未來或許會更多地採用聯發科芯片。因為前不久華為和聯發科達成了深度合作,華為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芯片訂單。
作為消費者的產品,芯片供應還是相對好解決的。畢竟除了聯發科之外,三星、高通也是華為未來的潛在合作對象。因此絕大多數的業界人士認為,即使華為不能夠使用麒麟芯片也會安穩地度過這一難關。
我們再來看第二的部分運營商。5G的出現使得華為走上了世界的前端。因此5G也成焦點。5G基站芯片是由基帶處理芯片和接口芯片組成。雖然華為一直在使用自研芯片,但是受到打壓影響未來不能夠再使用先進工藝生產。
業界人士認為,對於5G基站來説重中之重並不在芯片,而是在算法和架構。也就是説工藝上的限制不會對華為的5G基站產生致命影響因此華為可以協同國內的研發公司共同解決5G基站芯片所帶來的困擾。
華為的第三大和第四大業務是企業服務和雲服務。後者是今年剛剛成立的業務板塊。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去年華為推出的服務器芯片——鯤鵬。鯤鵬的出現不少人將其視為華為成為中國英特爾的開始。
而這才是真正令華為感到艱難的地方。華為鯤鵬服務器芯片採用了先進的7納米工藝。而在如今的形勢之下,恐怕很難繼續生產。但是這並不意味着華為就只能坐以待斃。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華為不能夠繼續使用7nm工藝進行鯤鵬920的生產。但是基於鯤鵬使用的是ARM框架並且已經取得了永久授權。可以在框架基礎上使用較為低端的芯片製程,例如:20nm製程。這樣依然可以解決現階段的難題。
所以總的來説,華為的基本業務都將保持穩定前行,但是有所不同的是,華為這次不能夠繼續單打獨鬥。必須要花費相當的精力去扶持國內芯片產業生態的發展。只有生態變得更強,華為才能變得更加堅不可摧。
海思依舊存在,希望仍然存在
華為海思在過去的10多年中一直在追趕着世界芯片設計的第一梯隊,而就在今年第一季度華為海思正式成為了世界第十大半導體公司。毫不誇張地説與高通、三星、英特爾並駕齊驅。然而一道禁令使得華為十多年的努力變成了灰燼。着實有些讓人痛心。
華為也曾考慮過打造一條不含有美國技術和設備的芯片生產線。但是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經過華為自身評估後發現難度很大並且國產率只能達到20%左右。因此被逼上絕路的華為在上週百人峯會會議上表示:未來的華為將會全面紮根半導體行業,從芯片IP到設備材料再到封裝領域將會進行難點突破。此外餘承東表示:無論如何都希望在第三代半導體上實現領先,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投入!
看到這裏或許有人會問,這麼多難題華為一家公司能完成如此重任嗎?其實這次華為並沒有像以前一樣什麼都乾的方式。反而是積極與芯片產業的各家公司進行合作。而中國芯片產業的公司也給予了同樣積極的態度。這樣的氛圍下,或許華為與其他公司進行積極合作,研發出支持國內國內所用通信公司5G基站的芯片將會變成現實。
寫在最後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建設者每個人心中發的痛。面臨着落後的局面,讓所有人清楚地看到了中國芯片產業的不足。因此半導體產業與華為一起攜手努力才有機會改變如今的現狀。只有卧薪嚐膽和高質量的研發才能夠扭轉局勢。在如今撥雲詭譎態勢下,只有我們自己積極團結,才能夠儘快看到中國芯片產業的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