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協和醫院完成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

由 老巧雲 發佈於 科技

楚天都市報6月10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聶文聞 張茜 彭錦弦) 出生僅16天的寶寶,自打孃胎起食道就成了“死衚衕”,無法和胃相通,一吃奶就吐,十分危險。武漢協和醫院專家派出達芬奇機器人上陣,突破幼兒體內空間極限,精準縫合了食管。今日,寶寶滿月,也即將出院回家。據悉,這是國內首例機器人胸腔鏡食道閉鎖手術。

劉先生説,他和妻子來自恩施,他常年從事建築工作,妻子全職在家照顧大女兒。今年5月,一家三口期待程程的降生,可寶寶出生後狀況頻出,讓夫妻倆傷透了腦筋。

“我們嘗試了各種辦法,孩子一喝母乳就吐。”劉先生説,開始以為是寶寶腸胃不好,調養兩天會好轉。令人納悶的是,孩子連續4天無法進食,一吃奶就吐、口吐白泡,還出現呼吸急促、嗆咳。夫妻倆將寶寶送往當地醫院,因一直無法查明病因,後又轉至武漢協和醫院。

該院小兒外科主任湯紹濤教授發現,孩子的口腔、鼻腔都沒法插入胃管,高度懷疑是食管閉鎖。通過造影檢查,證實了這一推斷,孩子的食管成了“死衚衕”,最終確診為食道閉鎖I型。當即,小兒外科團隊迅速組織會診並確定手術方案。

湯紹濤教授説,食道閉鎖是小兒較嚴重的畸形,手術最關鍵的,就是重新吻合食管。 “新生兒食道細,又靠近心臟,會隨着心跳顫動,外科醫生縫合時如同踩着浪縫合。”湯紹濤説,稍有不慎,要麼食管漏了,要麼梗阻。

如果開胸手術,對孩子創傷太大;而腔鏡手術是二維畫面,專家縫合挑戰大。最終,湯紹濤教授決定,派出達芬奇機器人,它在三維成像、機器手穩定上有很大優勢。

但專家也擔心,達芬奇機器人用於成人手術很成熟,很少用於幼兒,尤其是剛出生只有16天的寶寶,要在他巴掌大胸部打小洞,通過達芬奇機器人進行微創,麻醉、手術難度大。

5月20日,手術緊張有序進行。小兒外科以湯紹濤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與以麻醉科主任陳向東教授為首的團隊,及手術室高興蓮護士長團隊反覆討論,綜合本團隊200餘例小兒機器人手術經驗,突破肋間隙和胸腔空間極限,巧妙地避免了機器臂在胸腔內、外的碰撞,成功為程程施行先天性食管閉鎖患兒的手術,食管吻合精準嚴密,手術耗時2小時,未見術中出血。

至此,這個出生只有16天、體重6斤2兩的先天性食管閉鎖患兒,為國內首例應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治療的新生兒。

據瞭解,食管閉鎖是新生兒嚴重的消化道畸形疾病,發生率1:3000-4000,其中I型少見,發生率僅為5%-7%。因此,食道閉鎖的治療成功率被學界認為是小兒外科綜合實力體現。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平台,3D視野顯示解剖結構更加清晰,7個維度活動的機械臂和濾過防抖動功能使得術中解剖和吻合操作更精準流暢,可以減少組織損傷和手術併發症手術,縮短時間,將造福更多的食管閉鎖患兒。

據悉,2000年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系統問世首先應用於成人外科,2001年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開始應用於大齡兒童患者。然而機器人手術系統體積龐大,要求操作孔之間必須保證足夠距離(8cm),以保證機器臂具備足夠的操作空間,而且穿刺孔為8-12mm。如何機器人應用於嬰幼兒,特別是新生兒手術成為世界性的難題。2015年法國醫生首先嚐試應用達芬奇機器人完成III型食管閉鎖手術,3例患兒中2例失敗,原因是新生兒肋間隙、胸腔容積狹小,機器人Trocar置入胸腔以及機器臂胸腔內、外碰撞頻繁,使得手術艱難或中轉,之後一直未有醫生再次嘗試。